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伟明

作品数:23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肠癌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影像
  • 3篇造影
  • 3篇弥散
  • 3篇弥散成像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结肠
  • 3篇结肠充气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CT表现
  • 3篇充气
  • 3篇磁共振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机构

  • 22篇承德市中心医...
  • 2篇长春市心理医...
  • 2篇承德钢铁集团...
  • 1篇承德市疾病预...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22篇孙伟明
  • 6篇钦建平
  • 3篇李唯
  • 3篇宣建新
  • 3篇郑义
  • 2篇赵明
  • 2篇冯志明
  • 2篇赵兴家
  • 2篇刘哲峰
  • 1篇宁亚莉
  • 1篇芦钺
  • 1篇滕伟
  • 1篇石峻峰

传媒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4
  • 6篇2012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与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结合应用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与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结合应用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32例,年龄22~64岁,平均41.8岁。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Sensation16螺旋CT机。体位:仰卧位;范围:双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方向:头一足方向;记录每次扫描的辐射剂量。每例患者的4种图像进行增强对增强、平扫对平扫的图像质量对比,由1位CT主管技师、l位CT诊断主治医师、1位外科副主任医师共同对病灶显示的清晰度和图像的器官等进行评定,分析与诊断由2位高年资CT诊断医师共同进行。结果 CT检出阴性预测值76.9%,阳性预测值95.5%。诊断敏感度93.3%,误漏诊5例,检出大肠病变46例,准确率91.2%,特异度73.3%。结论只有将常规剂量增强扫描与结肠充气造影MSCT低剂量平扫进行相互的结合,才可以进行结肠癌的早期诊治及预后评估。这样做能够不影响分期诊断、定性诊断的检查效果,又能够降低了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扫描技术。
赵兴家孙伟明宋玉卿马进元范志奎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
中药治疗Ⅲ期直肠癌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放化疗对Ⅲ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依照TNM国际分期标准,选取Ⅲ期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中药"二莲汤"灌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放化疗,奥沙利铂(L-OHP)130mg/㎡+5%GS 500ml静滴2h,1d;亚叶酸钙(CF)100mg/㎡+GS 250ml静滴1h,1-5d;氟尿嘧啶(5-Fu)500mg/㎡+1000ml静滴4h,1-5d,共化疗1周期。放射剂量为60~70Gy。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RR(CR+PR)为67.5%;1年生存率为73.6%。对照组总有效率RR(CR+PR)45%;一年生存率为57.2%。观察组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放、化疗,能明显缩小病灶,达到降期的目的,以进一步提高Ⅲ期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缩短了等待手术的时间。同时中药可减轻局部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赵兴家赵海云孙伟明赵永生姚福全
关键词:MSCT中医药疗法
盘内臭氧灌洗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0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王金良孙伟明刘逵王克刚李王月
关键词:腰椎灌洗
胰腺淋巴瘤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孙伟明
关键词:胰腺淋巴瘤进食后发热腹胀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3例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析
2008年
葛伟孙伟明
腹内型纤维瘤病1例
2014年
患者男,58岁。发现腹部肿块3天;8天前兀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40℃,伴咽部疼痛,全身酸痛.打上腹剑突下疼痛,无放敞,尤腹胀,无恶心、呕吐,1天前排黑便1次。肿瘤指标均呈阴性。
孙伟明赵兴家郑义宣建新
关键词:纤维瘤腹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急性脑梗死的弥散成像和血管成像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检查,再行DWI及TOF 3D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49例发病时间〈2h,T1WI和T2WI均为正常,DWI像呈稍高信号影;94例发病时间2~6h,T2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中,16例表现为正常;24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影及其分支缺失;42例表现为脑血管影局限性狭窄、稀疏;61例表现为弥漫性脑血管分支影稀疏、减少,呈枯枝状,且常伴有主血管影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DWI比常规T2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发现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脑血管成像在与DWI及T2WI像结合观察时,可对患者脑血管基本状态做出初步评价,但不宜单独用于临床。
钦建平孙伟明冯志明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急性脑梗死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与CT表现
2004年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uanger,SAE),目前已明确与脑动脉硬化有关,已被逐渐认识和承认为老年人好发的脑白质病,现将我院收治的9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与CT分析报告如下。
孙伟明钦建平
关键词: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T表现脑白质病
多层螺旋CT诊断右冠状动脉缺如一例
2008年
葛伟孙伟明钦建平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诊断右冠状动脉缺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前降支阵发性胸闷左冠状动脉
CTA诊断肾切除后肾动静脉瘘并动脉瘤形成1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44岁,因“间断腹部胀痛并停止排气、排便3天,加重1天”入院;20年前因外伤接受左肾切除术及左股骨骨折内固定术,5个月前因肠梗阻接受肠切除肠吻合术。查体:腹硬、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临床诊断为肠梗阻。腹部CT:平扫未见左肾,左肾区见不规则团块影,最大层面约8.5 cm×9.8 cm,CT值40~50 HU,病灶后缘见半环形钙化密度影;腹腔内肠管扩张,部分肠管内可见气液平面,局部肠壁增厚;腹腔见液性密度影(图1A)。CT诊断:①肠梗阻;②左肾切除术后左肾动脉瘤?③腹腔积液。CTA:左肾区团块影与腹主动脉强化程度一致,并与左肾动脉及左肾静脉相连,左肾动脉增粗、走行纡曲,对比剂通过左肾静脉引流进入下腔静脉(图1B^1D);考虑左肾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并动脉瘤形成。DSA:左肾缺如,左肾动脉增粗,局部与下腔静脉相通,证实CTA诊断。
李唯郑义孙伟明
关键词:动静脉瘘血管造影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