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井江

作品数:19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食蟹猴
  • 3篇毒性
  • 3篇小鼠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动物
  • 2篇排卵
  • 2篇转基因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超数排卵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毒性试验
  • 1篇心脏毒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孙井江
  • 6篇高虹
  • 5篇秦川
  • 4篇朱华
  • 3篇冯铭
  • 3篇王任直
  • 3篇高珊
  • 3篇赵春华
  • 3篇刘牧
  • 2篇陈云新
  • 2篇何君
  • 2篇刘云波
  • 2篇张建军
  • 2篇李秦
  • 2篇马耀文
  • 2篇徐艳峰
  • 2篇贺银丽
  • 2篇李昊
  • 1篇代小伟
  • 1篇冯晓纯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动物...
  • 4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黑龙江动物繁...
  • 1篇中国养兔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PARα转基因小鼠在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PPARα转基因小鼠在评价PPARα激动剂类药物毒性时,是否比传统动物更敏感。方法8周龄PPARα转基因小鼠(Tg)和C57BL/6J小鼠(WT),雌雄各半,分别随机分成3组,氯贝丁酯高剂量组(400 mg/kg)、氯贝丁酯低剂量组(300 mg/kg)、溶媒对照组(10%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灌胃一个月,给药结束后检测血生化指标、心肝肾脏器系数及病理改变,并观察动物的一般生长情况。结果 1血生化:Tg♂高、低剂量组肌酐(CRE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显著高于各对应的野生型对照组(P<0.01,P<0.05)。2脏器系数:Tg高、低剂量组肾脏系数与Tg溶媒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增加(P<0.01,P<0.05)。3组织病理:Tg各剂量组肝脏、肾脏病理损伤较WT各剂量组更严重。结论 PPARα转基因小鼠评价PPARα激动剂药物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时比常规C57BL/6J野生小鼠更敏感,是一个新的动物模型。
贺银丽郭珣赵显莉裴彦宇孙井江高虹
关键词:PPARΑ激动剂肝毒性肾毒性
实验用食蟹猴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提供实验用食蟹猴的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学、脑脊液指标的参考值。[方法]选取50只4~7岁食蟹猴,雌性24只,雄性26只,分别检测其生理学(心电图、体温、心率)、血液学(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血液生化学、免疫学(CD3+、CD4+、CD8+、IgG、IgM)和脑脊液(白细胞、葡萄糖、蛋白质、氯化物)指标,并进行性别间比较。[结果]雌雄性动物相比,血常规指标中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生化指标中ALP、CHO、CRE、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中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脊液指标中蛋白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供了食蟹猴生理生化、免疫学、脑脊液的背景数据,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李岩何君孙井江马耀文高虹
关键词:食蟹猴血液学血液生化免疫学脑脊液
中国家兔超数排卵问题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探讨我国有关家兔超数排卵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国1989~2007年11月间发表的有关家兔超数排卵问题相关论文的分布、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包括:20年来我国发表相关论文的年代分布;主要研究单位分布的地区和省份;论文相对集中发表的杂志分布。超排影响因素涉及家兔体重、品种、年龄、及不同的超排程序、超排试剂、试剂剂量和不同超排试剂组合等。结果显示:我国有关家兔超数排卵研究论文,近10年比上世纪90年代有成倍增加,集中在2003年和2005年;研究单位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江苏、黑龙江等省;养兔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占17.8%,全国性畜牧兽医和实验动物等相关杂志占31.1%,其余51.1%论文散在发表于各省级相关科研杂志和地区性大学的学报。研究表明:母兔的体重、品种和年龄均影响超排;不同发情阶段和不同季节也有一定影响;重复超排差异不显著;众多家兔超排方案中,建议条件许可时优选FSH×2×3+hCG(100 IU)方案和FSH+PVP方案。
刘牧高珊孙井江刘云波
关键词:超数排卵
食蟹猴脑出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食蟹猴自体股动脉抗凝血脑出血模型。方法健康成年食蟹猴8只,采用新鲜抗凝自体股动脉血1.5 mL,立体定向一次性缓慢匀速注入右侧基底节区屏状核内侧,利用MRI、PET、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组织病理学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动物在麻醉苏醒后出现了与血肿部位相对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血肿腔位于右侧基底节,注血部位大片代谢缺损区,中线向左侧移位。组织病理学检查损伤局部周围可见多量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部分损伤脑组织已被肉芽组织机化。结论自体股动脉抗凝血定向脑内注射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食蟹猴脑出血模型,注血量、注血部位和速度是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朱华李秦冯铭陈云新李昊孙井江赵春华王任直秦川
关键词:动物脑出血食蟹猴基底节
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动物模型建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小鼠模型。方法选择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5%硫酸镍组,10%-10%硫酸镍组,10%硫酸镍单次刺激组),于第0天致敏且第2、3天激发,分别于第一次激发后的6、12、24、48 h对各组激发部位炎症进行动态评分;超声扫描表皮厚度;苏木精-伊红染剂(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激发部位皮肤病理变化;对皮损部位皮肤匀浆进行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各剂量组动物激发部位皮肤24 h炎症程度最强。各剂量组激发部位皮肤表皮增厚,超声扫描显示实验组小鼠表皮厚度为:10%-10%硫酸镍组>5%-5%硫酸镍组>10%硫酸镍单次刺激组。5%-5%、10%-10%硫酸镍组出现表皮结痂,基底层液化,真皮毛细血管扩张,真皮炎性细胞浸润,表现为急性炎症症状,与人类镍过敏的急性病理变化一致。5%-5%、10%-10%硫酸镍组皮损部位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均值水平均有升高,10%-10%硫酸镍组的白细胞介素-4均值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5%、10%-10%硫酸镍组成功建立ACD急性小鼠模型。
魏若尧孙井江李挚刘跃华高虹孙劲旅
关键词:硫酸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小鼠
胚胎发育期和冷冻保护剂剂量对Nakagata小鼠胚胎冷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利用不同剂量的冷冻保护剂,对ICR和Km小鼠不同发育期的胚胎进行冷冻和解冻实验。探讨Nakagata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管方法,使用不同剂量的冷冻保护剂等因素对冷冻效果的影响。方法2细胞期胚胎在KSOM微滴培养液内分别培养到2细胞4、细胞和8细胞期胚胎,分别加入50μL,100μL,200μL的DAP213冷冻保护剂,利用Nakagata方法冷冻,解冻以及观测解冻后培养至囊胚期胚胎的冷冻效果。结果冷冻保护剂DAP213剂量和ICR,KM小鼠胚胎不同细胞发育期对冷冻效果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P<0.01)。相对而言,冷冻保护剂剂量对结果的影响(P>0.05)低于胚胎细胞发育期对冷冻效果的影响(P<0.01)。结论冷冻保护剂的剂量和胚胎细胞发育期均会影响冷冻实验的结果。胚胎的细胞发育期对冷冻效果的影响更大。对2细胞期,4细胞期和8细胞期的胚胎进行冷冻。8细胞期胚胎的冷冻效果最好,4细胞期胚胎冷冻效果最差。利用Nakagata冷冻管方法建立小鼠胚胎冷冻库,100μL冷冻保护剂效果较好。不同小鼠的品系也可影响冷冻结果。
高珊张建军薛孝先张文明孙井江孟金萍黄馨刘牧
关键词:胚胎冷冻冷冻保护剂
中国兔子超数排卵相关问题的研究(一)被引量:1
2008年
为探讨我国有关兔子超数排卵问题相关研究的分布现状和研究成果,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国1989~2007年11月间发表的有关兔子超数排卵问题相关论文的分布、内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20年来发表兔子超排相关论文的流行分布。包括:年代分布;主要研究单位地区和省份的分布;论文相对集中发表的杂志分布。结论是我国有关兔子超数排卵研究论文,近10年比上世纪90年代有成倍增加,相对集中在2003年和2005年;主要研究单位分布在四川(含重庆)地区,以及黑龙江、江苏等省;养兔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占全部论文的17.8%,全国性畜牧兽医和实验动物等相关杂志占31.1%,其余51.1%论文呈散在分布,发表于各省级相关科研杂志和地区性大学的学报。
刘牧高珊孙井江张建军刘云波
关键词:超数排卵
光化学法制作食蟹猴局部脑缺血模型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使用光化学法构建食蟹猴局部脑缺血模型,为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必要的条件。方法选择8只健康成年食蟹猴,静脉注射35 mg/kg体重的玫瑰红B 5 min后用冷光源照射大脑皮层中央前回10 min。第一次注射后10 min钟注射第二次玫瑰红B,浓度与第一次相同。照射完毕后,向颞侧移动光源发光口,在第二点照射10min。利用影像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组织病理学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动物清醒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与体征。病理学检查可见明显的坏死灶。坏死灶周围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结论成功的将光化学法首次应用于灵长类动物,为进行与临床有重要意义的神经细胞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朱华李秦徐艳峰冯铭李昊孙井江赵春华王任直秦川
关键词:光化学法脑出血食蟹猴
转基因人源化ACE2裸小鼠模型的建立
2022年
目的建立BALB/c-Nude裸小鼠为背景的人源化ACE2(hACE2)转基因裸小鼠动物模型。方法利用hACE2转基因小鼠与雄性BALB/c-Nude裸小鼠杂交获得F1代,将F1代hACE2小鼠与BALB/c-Nude裸小鼠回交获得F2代,再将F2代hACE2小鼠互交获得F3代hACE2转基因裸小鼠。对F3代中hACE2转基因裸小鼠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及免疫指标与C57BL/6J野生型小鼠、hACE2小鼠和BALB/c-Nude裸小鼠对比分析。结果(1)hACE2转基因裸小鼠生长发育指标与C57BL/6J野生型小鼠、hACE2小鼠和BALB/c-Nude裸小鼠无明显差异。(2)hACE2转基因裸小鼠生理指标中,建立的hACE2转基因裸小鼠与BALB/c-Nude裸小鼠相似,病理解剖观察发现,小鼠体内均无胸腺。脏器系数结果与BALB/c-Nude裸小鼠比较,脾系数和肝系数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检测指标与C57BL/6J野生型小鼠、hACE2小鼠比较,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和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3)hACE2转基因裸小鼠免疫指标中,与C57BL/6J野生型小鼠和hACE2小鼠比较,CD45+CD3+、CD45+CD3+CD4+、CD45+CD11B+和CD45+NK+均出现显著差异(P<0.01),与BALB/c-Nude裸小鼠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BALB/c-Nude为背景的hACE2转基因免疫缺陷裸小鼠动物模型。
孙路付函君刘云鹏武婧林凯丽石桂英王敬竹孙井江高虹
关键词:转基因人源化裸小鼠
三聚氰胺等物质给予幼年恒河猴的毒性试验
2012年
目的观察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给予动物后,导致肾脏损伤、形成结石的过程,及肾脏损伤的恢复过程。方法选择6月龄恒河猴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2只/组,分别为T1(140 mg/kg三聚氰胺和14 mg/kg三聚氰酸),T2(140 mg/kg三聚氰胺和50mg/kg腺嘌呤)和T3组(140mg/kg三聚氰胺)。连续70 d口服受试物,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液学、血生化、尿常规和肾脏B超的检测;并连续观察18个月,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1.各剂量组动物在给予受试物8周后所有动物肾脏中均出现多个结石;停止给予受试物后,所有动物结石数量和大小均呈下降趋势,至停止给予受试物16个月后,全部动物肾脏均未检测出结石。2.各剂量组,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酸(UA)等指标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在动物的恢复期,此两项指标的数值明显下降。结论 1.单纯三聚氰胺(相当于人体使用量48 mg/kg.w.d)不能造成恒河猴肾脏功能的明显损害,可形成肾结石。2.在三聚氰酸或腺嘌呤存在的情况下,三聚氰胺可以造成恒河猴肾功能指标β2-MG和UA在正常范围内升高,并可在肾脏形成结石;。3.经过16个月的恢复所有动物结石无法检出,其中三聚氰胺组动物恢复最快。
高虹何君贺晓玉马耀文孙井江李洋高洁秦川
关键词: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腺嘌呤恒河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