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克松

作品数:33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烟叶
  • 12篇白肋烟
  • 8篇烤烟
  • 4篇复烤
  • 4篇打叶
  • 4篇打叶复烤
  • 3篇选育
  • 3篇学成
  • 3篇叶质
  • 3篇叶质量
  • 3篇烤烟品种
  • 3篇化学成分
  • 3篇烘烤
  • 3篇分切
  • 3篇变黄
  • 2篇段位
  • 2篇性状
  • 2篇烟区
  • 2篇烟叶品质
  • 2篇烟叶质量

机构

  • 33篇安徽中烟工业...
  • 5篇湖北省烟草公...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湖北省烟草公...
  • 3篇北京卷烟厂
  • 3篇湖北省烟草科...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徽皖南烟叶...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省烟草公...
  • 1篇云南省烟草公...
  • 1篇福建省烟草专...

作者

  • 33篇吴克松
  • 13篇姚忠达
  • 12篇周初跃
  • 12篇汪季涛
  • 11篇舒俊生
  • 10篇郭东锋
  • 10篇张福建
  • 10篇边文杰
  • 9篇王浩军
  • 7篇杨波
  • 4篇程新胜
  • 4篇杨继福
  • 4篇高艾飞
  • 3篇王瑞
  • 3篇张朝
  • 3篇汪开保
  • 3篇陈翔
  • 2篇宋朝鹏
  • 2篇贺帆
  • 2篇马雁军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烟草科学
  • 3篇烟草科技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作物研究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烟草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烘烤工艺对烤烟感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对烤烟品种云烟97的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分别设计7个烘烤工艺条件处理,对烤后烟叶的感官质量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劲头、浓度、甜度和余味7个指标对感官质量评价的影响较大,11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有67.27%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得分=0.58587F1+0.26588F2",得出:下部叶在变黄末期42℃延长8 h、中部叶在主变黄期38℃延长12 h、上部叶在42℃延长20 h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的感官质量。
郭建杨晓亮宋朝鹏张豹林贺帆吴克松王浩军汪季涛张国英
关键词:烤烟烘烤工艺感官质量
烤烟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综合评价烤烟烟叶的整体质量状况,通过运用AMMI数学模型对烟叶质量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将烟叶质量外观、化学成分、感官评吸3项指标作为整体质量体现的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烟叶质量评价效果较好,在统计分析上能够区分出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烟叶质量差异,同时与烟叶质量的外观、感官指标对烟叶质量能有较好的契合。结论表明使用此种方法来评价烟叶质量,有一定的实用性,对烟叶质量也有一定的区分能力。
舒俊生王浩军杜丛中周初跃吴克松郭东锋
关键词:烟叶
7份白肋烟雄性不育系与同型可育系性状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以7份白肋烟雄性不育系与对应的同型可育系为供试材料,比较不育系与同型可育系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MSVA1053、MSVA1061、MSVA528、MSVA1050、MS鄂白010、MS鄂白001和MS建选3号等7份不育系遗传性状稳定,特征特性及综合性状与同型可育系一致,己转育成为各对应品种的雄性不育的同型系。
黄文昌周永碧朱信吴成林吴克松覃光炯
关键词:白肋烟不育系性状
5个烤烟新品种与云烟87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筛选出适应丽江地区烤烟种植区优质、适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在2009~2010年于丽江市永胜县开展了以云烟87为对照,XYN87,云烟113,云烟114,云烟115,T29共5个新品种的区域试验。进行了生物学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供试品种中,T29的经济性状最好,产量为3 256.35 kg,/hm^2;在抗病性上云烟113最优,白粉病病株率3.75%为最低;从化学成分上看,云烟115与T29的糖碱比分别为10.78和9.31,化学成分最协调。两年的适应性研究结果的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成分得分T29为1.07674,表现最佳。
郭东锋姚忠达舒俊生吴克松周初跃杜丛中王忠平罗应坤李兰周崔宇翔杨焕文李佛琳
关键词:烤烟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品质
仿生型信号分子对烟草生物碱的抑制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明确仿生型信号分子(BSM)抑制打顶后烟草生物碱积累的机制,研究了打顶、打顶后立即涂抹BSM以及对照植株的茉莉酸(JA)含量、脂氧合酶(LOX)和鸟氨酸脱羧酶(ODC)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打顶后烟草叶片和根部的JA含量增加,而BSM处理可以降低JA含量的增加幅度,且对根部JA含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处理后6 h根部JA降低了38.5%;烟草打顶后的24 h内叶片中LOX活性大幅度增加,BSM处理可以使LOX活性下降,在峰值处LOX活性降低了25.0%;根部的ODC酶在打顶后迅速增加,BSM同样对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在峰值处ODC活性降低了11.2%。BSM抑制打顶后烟草植株中生物碱的积累机制是抑制了创伤信号路径上游的LOX活性,继而抑制了JA的含量及ODC的活性,从而最终降低了烟草植株中生物碱的含量。
苏雷姜岸鸣陈常伟吴克松程新胜
关键词:茉莉酸脂氧合酶鸟氨酸脱羧酶生物碱
湖北白肋烟等级质量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3个试验点7个等级湖北白肋烟外观、感官、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工业可用性及其相关性研究,探求其等级质量特点及其差异规律。结果表明,湖北白肋烟等级间质量差距较大,试验点间差距较小;外观等级质量整体呈现一定层次;在特征香气、烟气强度和细腻程度上,各等级有一定差异;大多数化学指标在适宜范围内,但烟碱含量明显偏高,总挥发碱偏大,灰分含量高;叶片厚度稍薄、单位面积重量较轻,含梗率较低,工业可用性较好。在指标相关性上,白肋烟的总氮、pH、蛋白质氮/总氮、总糖、叶片厚度、单位面积重量等指标与感官质量多项指标密切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叶片厚度、单位面积重量、平衡含水率与多项化学指标密切相关。
汪开保王宏伟吴克松
关键词:白肋烟统计分析
陈化烟叶褐变程度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0年
为明确影响陈化烟叶褐变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测定了烟叶色素、多酚、钾、氯、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及pH值,研究了陈化过程中烟叶褐变程度与多酚、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及pH值变化的关系。经简单相关、复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多酚含量与烟叶褐变程度间的相关程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并且随陈化时间的推移,相关程度逐渐降低,褐变程度与总糖、还原糖、淀粉、蛋白质、多酚含量、钾氯比、pH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说明陈化烟叶的褐变程度受多种化学成分的影响,多酚类物质含量与陈化烟叶的褐变程度关系极为密切。
王浩军姚忠达吴克松杜丛中周初跃郭东锋王树声
关键词:烟叶褐变化学成分
文山烟区生态条件及烟叶质量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进一步发挥文山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不断生产出优质烟叶原料,对云南文山烟区气候因素、土壤养分状况及所产烟叶的质量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山烟区积温高,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植烟土壤p H值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氮、磷、钾含量适宜,多数中微量元素含量适宜;有效硼含量偏低,有效硫含量偏高,应注意追施硼肥,控制硫肥;文山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较好,化学组成比例协调,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边文杰王浩军周初跃杜丛中郭东锋姚忠达吴克松
关键词:气候土壤烟叶质量
福建烟叶分切不同段位质量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以福建龙岩3个等级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切处理,研究叶尖、中段和叶基3个分切部位在外观品质、叶片厚度、质量分布、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外观品质看,叶中段最好,表现为成熟度好、叶片疏松、油分充足、色度较强。从感官品质看,上部烟叶的叶尖和中段及中下部烟叶中段的感官品质较好。从化学成分看,叶尖、叶中段化学成分与全叶相似。从质量分布和叶片厚度看,叶中段质量占到全叶的45%~50%;叶中段最厚,上部烟叶的叶尖和中段的厚度接近,而中下部烟叶的叶尖和叶基厚度接近。通过分切处理,3个等级烟叶均能截取质量水平明显好于原等级的分切烟叶,其中上部烟叶的叶尖和叶中段综合质量水平较好,而中下部烟叶的叶中段综合质量水平较好。此研究可为烟叶可用性提高、缓解优质原料紧缺提供理论支撑。
杨波张福建杨继福沈嘉汪季涛张朝杜丛中吴克松
关键词:烟叶叶尖中段
不同烘烤方法对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为了改进烘烤方法,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延时密集烘烤、普通密集烘烤及小烤房传统烘烤3种烘烤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度延长变黄期和定色期稳温时间,可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同时有利于提高烟叶质体色素、西柏烷类及苯丙氨酸类的降解产物含量。
姚忠达吴克松周初跃祖朝龙刘碧荣任四海范成广
关键词:密集烘烤烟叶香味物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