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源
- 作品数:77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体外膜肺氧合对心死亡猪供肝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死亡猪供肝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巴马小型猪12头分为ECMO修复组(实验组)和冷保存组(对照组),每组6头。两组猪均以静脉推注氯化钾的方法诱导心脏停搏,给予标准心肺复苏30min后宣布心死亡,建立猪心死亡模型。实验组应用ECMO行自体血循环4h;对照组获取肝脏并置于4℃的UW液中冷保存4h。取两组肝组织,检测ATP、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并行肝组织切片电镜检测。结果心死亡时(经历30min热缺血后),两组肝组织ATP含量下降到不足基础值的40%,经ECMO修复4h时逐渐恢复到基础水平,而对照组ATP含量逐渐下降。与冷保存4h时对照组相比,ECMO修复4h时实验组SOD、谷胱甘肽和HSP70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丙二醛和ICAM-1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心死亡时两组猪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一致,胞浆内出现空泡,细胞核明显变形,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嵴消失;ECMO修复4h时染色质边集减轻,线粒体轻度肿胀,可见线粒体嵴。结论猪心死亡后,应用ECMO可恢复供肝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避免供肝的冷保存损伤并增加能量储备。通过上调谷胱甘肽、SOD和HSP-70等保护性蛋白减轻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保护肝窦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
- 隋明昊刘蕾史源马宁刘艳沈中阳
- 关键词:肝脏热缺血体外膜肺氧合
- 直视下袖套法加套入式吻合大鼠全血供肝移植模型建立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直视下应用套入式吻合方法重建大鼠移植肝的动脉血供。 方法 SD- SD大鼠肝移植30只,SD- Wistar大鼠肝移植5 0只。供体从腹腔干动脉开始分别结扎脾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保留肝固有动脉。以8- 0无损伤缝线作袖套法加套入式方法行供体的腹腔干动脉和受体的右肾动脉吻合,恢复移植肝动脉血供。 结果 无肝期最短13min,最长2 1min。套入式吻合肝动脉时间平均4 .0 0±1.31min;手术成功率96 .3% ;SD- SD大鼠成功2 9只,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均健康存活,最长目前已超过2个月。SD- Wistar大鼠成功4 8只,一般术后3~5 d出现急性排斥反应,不用免疫抑制剂于9d后死于排斥反应所致的肝功能衰竭。 结论 直视下袖套法加套入式吻合方法重建大鼠移植肝的动脉血供是一种稳定。
- 孟珂伟吕毅于良刘昌仵正吴胜利王博史源刘锋李晖潘承恩
- 关键词:袖套法肝动脉血供套入式吻合胃右动脉
- 犬肝移植供肝的在体修整与切取方法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介绍一种犬肝移植实验中供肝的在体修整与切取方法。方法为尽可能地提高供肝质量,对供体犬肝脏和附属管道采用完全的在体游离、修整的方法,增加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方式,并与快速法供肝切取相比较。结果应用该方法,供肝灌注均匀完全,冷缺血时间可明显缩短,损伤少,显著提高了供肝质量。结论对供肝采用完全的在体修整,增加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是建立大动物肝移植模型良好的供肝获取方式。
- 李建辉史源吕毅蒋安刘昌于良
- 关键词:肝移植供体冷缺血
- 脑死亡过程中脑组织氧代谢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建立稳定的猪脑死亡动物模型,观察脑组织氧代谢在脑死亡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评价脑组织氧代谢指标在脑死亡判定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择12只长白猪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硬膜外水囊加压法建立脑死亡动物模型,实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及颅内压(ICP).按脑死亡模型构建过程中脑灌注压(CPP)下降程度分为CPP正常组及CPP下降0%~30%、30%~70%、70%~100%组.分别经颈外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置管进行血气分析,观察颈外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AJDO2)、颈内静脉球部-颈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DPCO2)及DPCO2/AJDO2比值等脑组织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12只实验猪均成功建立了脑死亡模型,在MAP和ICP监测情况下,可稳定重复构建不同阶段CPP的模型.随CPP下降,AJDO2、DPCO2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DPCO2/AJDO2比值则逐渐升高;CPP下降0%~30%组AJDO2明显高于CPP正常组〔(5.86±1.21)%比(3.92±0.64)%〕,CPP下降0%~30%组和CPP下降30%~70%组DPCO2均明显高于CPP正常组〔mmHg(1 mmHg=0.133 kPa):10.33±1.83、11.48±2.32比6.11±1.43〕,CPP下降30%~70%组和CPP下降70%~100%组DPCO2/AJDO2比值均明显高于CPP正常组和CPP下降0%~30%组(2.81±0.53、4.12±1.07比1.57±0.64、1.62±0.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死亡过程中,随CPP降低,脑氧代谢指标呈规律性变化;DPCO2联合DPCO2/AJDO2比值是反映颅内低灌注的可靠血气分析指标,对脑死亡的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齐华英万晨光冯学泉李牧陈立王勇强史源刘蕾沈中阳
- 关键词:脑死亡脑氧代谢血气分析
- 肝移植术围手术期脾亢的处理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脾亢)的变化,探讨脾亢患者肝移植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年内我院115例接受肝移植手术、符合入选条件的脾脏切除或脾动脉结扎患者,将15例作为实验组(A组),其中11例在术前、4例在术中行脾脏切除术或脾动脉结扎术;将68例年龄匹配的同期未切脾肝移植受体随机选为对照组(B组).分析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血小板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移植肝门静脉肝动脉血流量比(PVF/HAF)的变化规律.结果: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在A组为0,B组为15%,B组明显升高但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A组肺部感染率为85%,显著高于B组的54%(P<0.05);A组的血小板峰值为(340±158)×109/L,显著高于B组的(249±93)×109/L(P<0.01);A组血小板计数在25d达到顶峰,相比B组在21d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的门静脉肝动脉血流量比值显著低于B组(12±8vs24±16,P<0.05),肝脏动脉血供较为充分.结论:脾亢患者行肝移植术应按照指征行脾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或脾动脉栓塞术对于术后顽固性低血小板者、肝动脉盗血综合症者及门静脉血流量过大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蒋安吕毅刘昌李宗芳李泉源史源马锋
- 关键词:肝移植脾功能亢进移植物排斥肺部感染
- 一种可用于磁力牵引的导丝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磁力牵引的导丝装置,包括导丝本体及磁力牵引组件,磁力牵引组件包括端帽、连接套、磁体,端帽与导丝本体前端固接,连接套上设有供导丝本体穿过的过丝孔,连接套与端帽可拆卸连接,磁体设于端帽与连接套之间且...
- 李金萍孙娜张文玉韩鹦赢王喜超史源常文秀
- 磁外科技术在创伤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展望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磁力和磁性材料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外科领域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分支——磁外科.磁外科包括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示踪、磁悬浮等多项技术,在创伤救治领域中显示出极大优势.本文详细阐述磁相关技术的原理及优势,综述磁力和磁性材料在消化道重建、创伤后压迫止血、血管快速重建、骨折内固定等创伤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并介绍磁外科技术在创伤领域的应用前景.
- 张红梅史源孟珂伟吕毅王浩华杨涛马峰史爱华宋嘉树杜锡林
- 关键词:创伤
- 磁压榨吻合技术在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采用磁压榨吻合(MCA)技术代替传统缝合法,建立一种无缝线快速吻合肝移植模型,为临床肝移植相关问题研究搭建一个良好的技术平台。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成年大鼠300只,体重为250~280 g,供、受体各150只。以"双袖套"法为基础,采用MCA行大鼠肝上下腔静脉(SHVC)重建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练习分3个阶段,分为前期40对,中期40对,后期70对。观察并记录各阶段大鼠肝移植术手术时间及术后1、5 d存活率;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并改良手术技巧。结果供体手术时间从前期(45.0±5.0)min减少至后期(22.0±3.0)min,无肝期从(28.5±5.0)min减少至(11.8±3.1)min,受体手术时间从(76.1±7.0)min减少至(47.7±2.9)min。前期、中期、后期的术后1、5 d存活率分别为25%(10/40)、80%(32/40)、97%(68/70)和5%(2/40)、45%(18/40)、83%(58/70)。前期大鼠肝移植手术失败主要是由于无肝期长、门静脉(PV)-肝下下腔静脉(IHVC)吻合失败、术中出血多,受体多数未完成手术或术后2~4 h死亡。中、后期大鼠肝移植手术失败主要是由于PV-IHVC吻合失败。结论采用改良的MCA可快速吻合SHVC,提高移植成功率,为初学者减少练习难度与周期,建立了一种理想的肝移植模型。
- 杨丽斐陆建文史源马涛马涛董鼎辉吴荣谦
- 关键词:肝移植
- 八眉猪肝脏及其附属管道解剖学研究与异种移植设想被引量:2
- 2004年
- 对 60只体重 (1 2 .5± 2 .5) kg陕西八眉猪肝脏及其附属管道进行解剖学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 ,八眉猪肝脏各管道及其叶、段划分与人肝基本一致 ;各叶、段由同名的门静脉分支、肝动脉分支供应血液 ,肝静脉汇合入肝内后腔静脉 ,胆汁由各叶同名肝管汇流入肝总管。除肝前后腔静脉、肝后后腔静脉与人同名血管管径有显著性差异外 ,其余管道直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八眉猪肝和人类肝脏在解剖特性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 刘昌吕毅史源季学闻李辉张晓刚王浩华刘原兴王博谢恩义仵正于良潘承恩
- 关键词:八眉猪肝脏解剖学异种移植
- 肝动脉补充灌注对供肝胆道微血管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通过犬肝移植比较犬肝肾联合切取中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补充灌注对胆道微血管丛的灌注效果。方法分析传统双通道灌注快速切取法(15例)和加用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补充灌注肝动脉法(15例)的手术方式以及胆道灌注效果的资料,对两种灌注方法的时间数据及灌注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相比较,手术时间、供肝功能无明显差异,胃十二指肠动脉辅助灌注肝动脉法供体切取时间较长(P〈0.01),但肝动脉灌注维持时间较长(P〈0.01),胆管周围微血管断面内红细胞个数明显减少(P〈0.01),可以有效提高胆道血管丛灌注效果。结论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补充灌注肝动脉法对胆道微血管丛灌注效果较传统方法更好,可为改进临床灌注方法提供线索。
- 蒋安吕毅史源李建辉于良刘昌李泉源张勇
- 关键词:肝移植动脉灌注肝肾联合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