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虫病
  • 10篇囊虫
  • 10篇囊虫病
  • 10篇脑囊虫
  • 10篇脑囊虫病
  • 4篇CT
  • 3篇吡喹酮
  • 3篇癫痫
  • 3篇疗效
  • 2篇电图
  • 2篇影像
  • 2篇丝虫
  • 2篇尾蚴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囊尾蚴
  • 2篇脑电
  • 2篇脑电图
  • 2篇脑囊虫病患者
  • 2篇儿童

机构

  • 20篇山东省寄生虫...
  • 3篇济宁市卫生防...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宁市妇女儿...
  • 1篇山东省济宁市...

作者

  • 20篇刘玉磊
  • 6篇贾凤菊
  • 6篇胡颖新
  • 4篇马巧荣
  • 4篇刘仑华
  • 3篇戴伟
  • 3篇毛德华
  • 3篇吴晓燕
  • 3篇于振华
  • 3篇董红
  • 2篇岳继娥
  • 2篇曹新春
  • 2篇张洪花
  • 2篇孔庆安
  • 2篇李继民
  • 2篇王昌源
  • 2篇王中磊
  • 2篇张其忠
  • 2篇徐宏秀
  • 1篇高歌

传媒

  • 5篇中国寄生虫病...
  • 5篇实用寄生虫病...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土源性线虫感染防治被引量:4
2002年
刘仑华董红刘玉磊曹新春史保权赵中平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病学
212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儿童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CT特征。方法对 2 12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脑囊虫病患者主要通过使用被绦虫卵污染的饮食而感染。发病年龄集中在 8~ 11岁 ,农村高于城镇。临床上以癫痫发作和头痛为主。CT异常率为 82 .5 %,主要表现为片状和圆形的低密度影和少量的高密度影。经 2~ 4个疗程的抗囊治疗后 ,2 12例患儿疗效均达到治愈标准。有 12 8例患者复查了头颅CT ,其中 12 6例 ( 98.4%)患者的低密度影消失 ,2例 ( 1.6%)转化为点状钙化。结论儿童脑囊虫病患者以异体感染为主 ,癫痫发作和头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抗囊治愈率为 10 0 %。
王中磊戴伟马巧荣刘玉磊胡颖新
关键词:儿童脑囊虫病影像学
脑囊尾蚴致腹型癫痫2例报告
2002年
李登俊岳继娥刘玉磊
关键词:CT腹型癫痫
小脓肿性脑囊尾蚴病70例临床分析
2000年
吴晓燕贾凤菊张志华刘玉磊胡颖新
脑囊虫病CT分型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了解脑囊虫病CT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脑囊虫病患者治疗前脑CT影像表现分型 ,与患者在抗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杀虫反应以及抗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抗囊治疗第 1疗程易出现杀虫反应 ,但各型脑囊虫病患者出现反应的程度不同 ,并且抗囊治疗效果也不同。Ⅰ型患者杀虫反应轻 ,经 2~ 3个疗程抗囊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已治愈。Ⅱ、Ⅲ、Ⅴ型患者第 1疗程出现较重的杀虫反应 ,治愈率分别为 81 4%、72 6 %和 74 1%。Ⅳ型患者杀虫反应轻 ,疗效较好。结论 表明脑CT分型对指导脑囊虫病临床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贾凤菊徐宏秀孔庆安李怀菊傅婷霞刘玉磊
关键词:脑囊虫病CT
药械供应在消除丝虫病中的保障作用
2002年
刘仑华刘波刘玉磊徐秀来曹新春史宝权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100例老年脑囊虫病病例及治疗
1997年
于振华吴晓燕刘玉磊马巧荣岳继娥
关键词:老年人脑囊虫病
济宁市2所幼儿园综合防治蛲虫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孙传红刘玉磊戴伟张其忠
关键词:蛲虫感染健康教育儿童
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免疫学、脑电图的变化。方法对2 539例脑囊虫病患者应用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抗囊治疗后临床、影像学、免疫学及脑电图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2 539例脑囊虫病患者经3~4个疗程的抗囊治疗后,临床上有94.53%(1 349/1 427)患者癫痫发作症状得到完全控制,96.31%(861/894)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93.31%(223/239)记忆力减退的患者恢复到病前水平,其他如肢体麻木、语言障碍、视乳头水肿及皮下结节等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脑CT或MR I,有82.95%(2 106/2 539)脑囊虫病患者低密度灶全部吸收、17.05%(433/2 539)患者病灶大部分吸收,小部分转化为钙化灶;987例患者观察了免疫学的动态变化,血IHA、ELISA、CAg阳性率分别为74.77%(738/987)、84.70%(836/987)、3.75%(37/987);复查脑电图1 253例,其中恢复正常和明显好转的为74.86%(938/1253)、20.03%(251/1 253);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对比除IHA、ELISA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治愈率82.95%(2 106/2 539),显效率17.05%(433/2 539),总有效率100%。结论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影像学、免疫学及脑电图检查从不同方面对脑囊虫病的诊断、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王忠磊寇景轩胡颖新刘玉磊毛德华陈红旗
关键词:脑囊虫病吡喹酮阿苯达唑免疫学脑电图
361例脑囊虫病病人的脑电图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脑囊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而有关脑电图表现的分析较少,现将1997年来我所住院确诊的361例脑囊虫病病人的脑电图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61例患者中,男265人,女96人,年龄...
王中磊王昌源刘玉磊
关键词:脑囊虫病脑电图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