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贵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邓小平
  • 1篇伊壁鸠鲁
  • 1篇哲学
  • 1篇政企
  • 1篇政企分开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体制
  • 1篇中国经济体制...
  • 1篇人民
  • 1篇世界哲学
  • 1篇市场经济
  • 1篇企业
  • 1篇青年马克思
  • 1篇权力
  • 1篇主观世界
  • 1篇主体性思想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意识
  • 1篇文明
  • 1篇文明建设

机构

  • 8篇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刘明贵
  • 1篇古杰一

传媒

  • 4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州学刊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8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关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2002年
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或中间环节 ,它既是一种技术行为 ,也是一种经济行为 ,因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还很落后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创新动力不足 ,创新空间狭小 ,创新能力不高。解决这些问题 ,要转变观念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要实行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创新空间 ;要采取有效措施 。
刘明贵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政企分开
马克思《博士论文》关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1987年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问题、自由问题、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原子论问题、宗教问题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本文拟就他关于哲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马克思关注这一问题的原因 大家知道,十八世纪末的德国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割据的国家,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已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但是,这一时期,普鲁士反动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反动法令,重新实行书报检查制度,禁止政治结社和集会,德意志各联邦政府互相保证引渡政治流亡者,向政府请愿和抗议也被视为犯罪行为而加以迫害,等等。
刘明贵
关键词:哲学马克思《博士论文》青年马克思伊壁鸠鲁自我意识黑格尔哲学世界哲学
由“两个改造”的关系看“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
2002年
改造世界的活动分为两个方面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对自然界的改造 ,精神文明建设是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 ,而这种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 ,并且只有通过物质文明建设才能得以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中不仅渗透精神文明的因素 ,而且靠精神文明来保证它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克服“两张皮”现象 ,把“两个文明”
刘明贵
关键词:主观世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邓小平的主体性思想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1997年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邓小平的主体性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旧的经济体制压抑人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必须对它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是否符合人民利益。
刘明贵
关键词:邓小平主体性思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人民
简论邓小平的激励思想被引量:5
2001年
邓小平激励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有机结合。他认为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重在鼓励 ,重点在奖 ;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物质利益 ,只讲精神鼓励 ,不讲物质奖励 ,那就是唯心论 ;精神鼓励也不能放弃 ,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精神鼓励为主 ,物质奖励为辅”的方针 。
刘明贵
关键词:邓小平
试论开展毛泽东邓小平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的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的辩证法思想是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需要 ,对于把握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地位 ,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指导我们处理好各种矛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刘明贵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辩证法思想
抓住机遇,迅速决断——学习邓小平的决策方法
2002年
抓住机遇 ,迅速决断 ,是邓小平决策方法的重要特点之一。表现在 :1 对机遇的高度关注 ,认为机遇只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期 ,强调稳是对的 ,但不能丧失机遇。 2 机会要抓住 ,决策要及时。机会难得 ,不宜拖延 ;要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解决问题。
刘明贵
关键词:邓小平
权力过程中的错位现象被引量:1
1999年
权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权力的存在是一个过程,在权力过程中存在着授权主体与权力主体、权力主体与监督主体、权力的作用对象与权力的服务对象的同位和错位现象。权力过程中的错位现象是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根源之一。
古杰一刘明贵
关键词:权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