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仁 作品数:100 被引量:634 H指数:13 供职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全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更多>>
深圳某区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行为特征与干预策略探讨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行为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干预策略。方法采用时间场所抽样法(TLS,针对工作基础好的场所)和同伴推动抽样(RDS,偏向MB及低收入MSM人群)对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累计调查326人,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流动性大,文化程度较高,来源港澳地区有5人、占1.5%,43.9%的人群在深圳居住时间<1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达到86.2%;最近6个月有45.2%的人有过双性性行为,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58.3%几乎不使用安全套;38.0%有10位性伴以上,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和商业性伴肛交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56.6%、62.0%和63.4%。结论 MSM人群普遍存在多性伴、无保护的高危行为,知行分离。干预工作应关注干预措施的技巧和深度,提高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 谭惠玲 龙清平 刘凤仁 覃佩兰 李晓霞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 性行为 干预策略 安全套使用 艾滋病知晓率 深圳市龙岗区涉禽场所禽流感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涉禽场所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污染情况,探索影响其病毒核酸检出率的因素。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选择龙岗区不同涉禽场所,按月采集不同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590份外环境标本中,215份检出A型流感病毒核酸,A型、H5亚型(均为H5N6)、H9亚型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36.44%、18.81%、10.17%和2.37%。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市场禁售活禽/采取休市措施、市场改造升级、销售冰鲜禽类及其制品可降低外环境标本A型、H5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出率,而小型活禽零售市场、市场通风不良、2016年1月—4月间外环境采样是促进A型、H5亚型和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龙岗区H5、H9、H7N9等禽流感病毒的污染广泛,涉禽市场暴露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风险。加强涉禽市场外环境监测力度,全面禁售活禽、推广"冰鲜上市"是降低人禽流感发生风险的关键。 刘凤仁 黄飞雁 梁享生 李刚 刘峰 俞国龙 李静媚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禽类市场 停课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停课措施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控制效果,为提供科学、经济的疫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4年龙岗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材料,按照初始报告病例数和初始波及班级数,进行1∶1匹配,比较停课组和非停课组疫情的新增病例数、新增班级数、终末罹患率、措施介入至疫情结束时间间隔。结果停课组新增病例中位数为2.00人;新增班级中位数为0个;终末罹患率中位数为6.97%,停课至疫情结束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50 d。非停课组新增病例中位数为1.00人;新增班级中位数为0.50个;终末罹患率中位数为6.24%,控制措施至疫情结束时间间隔中位数为4.00 d。停课组与非停课组新增病例数、新增班级数、终末罹患率、措施介入至疫情结束时间间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停课措施对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控制效果不明显。 段利娜 李刚 刘凤仁 叶伟雄 孙春云关键词:手足口病 疾病暴发流行 2014-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男男同性传播HIV人群HIV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既往HIV检测的有关影响因素,从而为更好地开展该人群的检测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4-2017年中国艾滋病报告系统中报告的龙岗区MSM 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4-2017年,龙岗区共报告889例MSM HIV/AIDS病例,以汉族(91.56%)、未婚(73.90%)、45岁以下青壮年(84.70%)为主,高中及以上学历(65.13%)、多同性性伴比例(69.18%)较高,职业分布较广但以商业服务(37.57%)居多。其中821人既往HIV检测信息填写完整,仅80人曾在HIV诊断之前接受过HIV检测,检测率为9.7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多同性性伴、既往性病史、样本来源与MSM人群既往HIV检测行为存在着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相对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低文化程度的MSM更少在其HIV确诊之前接受HIV检测(OR=0.513,95%CI:0.299~0.881);多同性性伴(OR=3.582,95%CI:1.740~7.373)、既往性病史(OR=1.762,95%CI:1.020~3.045)以及样本来源于性病门诊(OR=2.162,95%CI:1.169~3.998)的MSM人群在其HIV确诊之前接受HIV检测的比例较高。结论深圳市龙岗区MSM HIV/AIDS人群在其HIV确诊前接受HIV检测的比例较低,且受文化程度、同性性伴数等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行为特征的MSM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HIV传播。 刘凤仁 龙清平 黄飞雁 叶彩霞 叶碧莉 李晓霞 叶伟雄关键词:HIV/AIDS 男男性行为者 HIV检测 影响因素 2016-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2016-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本区2016-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采集的479份临床手足口病例进行鉴定,对优势病原的VP1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用MEGA 4. 1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2016-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共报告手足口病2772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4. 38/10万,其中以布吉街道、龙岗街道和坂田街道为高发区,占病例总数的60. 14%;发病曲线呈双峰分布,每年5~6月及10~11月达发病高峰;两年优势病原分别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及A组6型。进化树显示,龙岗区40例CV-A6归属D3基因亚型D3a分支。结论 2016-2017年间,手足口病在龙岗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分布差异,CV-A6已逐渐替代CV-A16和EV71成为引起本区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病原。 周健明 邓义州 李静媚 金玉娟 刘凤仁 刘峰 洪泽涛 毛琛关键词: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系统进化树 2008-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年发病率分别为45.75/10万、96.80/10万、307.48/10万和349.36/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街道均有发病,以龙岗街道、坪地街道、布吉街道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20.37/10万、356.06/10万和259.83/10万。发病主高峰集中在4-7月,病例数占59.59%,次高峰集中在9-11月,病例数占23.14%。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职业以散居及托幼儿童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时有暴发。重症病例数逐年增多,2008-2011年分别为2、14、31和55例。4年间共死亡19例,2008-2011年死亡病例数分别为2、5、8和4例。结论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疫情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该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切实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曹桂华 林琳 刘渠 李刚 刘凤仁 叶伟雄 陈嘉慧 覃佩兰 叶碧莉 董建 陈应坚 甘莉萍 徐亚军 石婷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检测 传染病控制 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深圳市龙岗区乙肝报告及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报告发病现状,评价乙肝防控效果,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龙岗乙肝病例报告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617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慢性乙肝比例逐年升高,急性乙肝比例呈下降趋势。总发病率居前3位的街道分别为龙岗、南湾、布吉街道。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每年2月份报告病例数均有所下降。在人群分布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构成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为主,占72.44%,报告病例最多的人群为21~30岁组(25.89%)和31~40岁组(30.15%),省外户籍(54.08%)和广东省户籍(37.85%)发病数占比最高。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加强成年人乙肝防控工作,特别是流动人口以及常住人口的乙肝防控工作。 叶碧莉 陈嘉慧 刘凤仁 李刚 黄欢婷 郑洁纯 孙春云关键词:乙型肝炎 疫情分析 2008—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蚊媒密度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大学生运动会场所周边地区的蚊媒密度变化规律,为2011年第26届大运会期间的病媒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方法 2008—2009年在大学生运动会场所周边地区采用诱蚊灯捕获法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共布放诱蚊灯211盏,共捕获成蚊1665只,平均蚊密度为7.89只/盏;主要蚊种有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白纹伊蚊,分别占捕获总数的81.62%、11.23%、1.74%、1.32%、0.96%和0.48%。不同场所蚊媒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蚊媒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医院>居民区>猪棚>其他场所>公园>农户。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的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应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生态防治策略,有效降低蚊媒密度,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李文东 刘凤仁 张起文 董建关键词:蚊科 1起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1起SY学校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原因,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报告学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发生原因;采集患者咽拭子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A型流感、B型流感和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4年11月18日至12月7日共搜索到病例17例,所有病例均发生在一年级(6)班,罹患率为34.00%(17/50),病例中男生10人,女生7人。首例病例,男,7岁,于2014年11月18日起陆续出现流涕、咳嗽和发热等症状,入院治疗,于12月7日痊愈出院;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等急性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实验室检测9份咽拭子标本(RT-PCR),其中3份为腺病毒核酸阳性。与患病学生互为好友关系或秋游时邻座的学生发病的比例高达88.24%(15/17)。结论该起疫情可能是1起因密切接触导致的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学校应加强教室通风和消毒工作、加强流感防控知识宣传等。 何志明 李刚 刘凤仁 叶伟雄 孙春云 刘峰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疾病暴发流行 深圳市某区2005-2008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肠道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8年的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2005-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种276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3.49/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7.09%;5岁以下儿童高发,占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37.20%;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r=0.45,P=0.01)和痢疾发病率(r=0.44,P=0.01)与蝇密度相关密切,但与蟑螂密度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肠道传染病的发病还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加强儿童尤其是1岁以下婴幼儿细菌性痢疾的预防与控制。 刘凤仁 刘渠 张起文 陈嘉慧 王文玲 叶伟雄 曹桂华关键词:肠道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