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安
- 作品数:27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绵阳市2014-2015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4-2015年的43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男性,年龄(40.04±11.90)岁。间日疟19例,恶性疟24例。有12例(27.91%)在疟疾流行区曾经感染疟疾。所有病例均发热,37.21%病例热退后有大汗,30.23%有寒战。此外还伴有肌肉酸痛65.12%(28/43)、恶心呕吐55.81%(24/43)、咳嗽30.23%(13/43)、腹痛腹泻18.60%(8/43)、贫血27.91%(12/43)、黄疸4.65%(2/43)和肝脾肿大37.21%(16/43)。43例病例中,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58.14%(25/43),嗜酸性粒细胞降低60.47%(26/43),PLT降低76.74%(33/43)、HGB降低27.91%(12/43);肝脏酶学升高60.47%(26/43)、总胆红素升高4.65%(2/43)、白蛋白降低4.65%(2/43);尿素氮和肌酐升高2.33%(1/43)。B超查见肝脏长大者占4.65%(2/43),脾脏长大者占32.56%(14/43)。经病原学治疗和对症治疗后,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在1-2周内治愈。结论 输入性疟疾临床表现复杂,遇有疟疾流行区返回人员,临床医师要高度警惕输入性疟疾的发生,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及时诊断并进行抗疟治疗及处理并发症。
- 史映红刘世安王保东龙波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 一起一犬伤多人事件处置及随访5年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一起一犬伤多人事件进行分析,评价预防处置措施效果,为规范化处置一犬伤多人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起一犬伤多人事件的犬只和暴露者情况、处置措施和随访转归进行分析。结果一犬共伤11人,犬被打死、焚烧后深埋处理,犬脑组织检测出狂犬病病毒。11名暴露者有1名为Ⅱ级暴露,其余均为Ⅲ级暴露。均在24 h内接受伤口处理、接种疫苗和血清。捕杀犬只386只,免疫犬只325只。随访5年,11名暴露者未发病,当地未发生犬间和人间狂犬病疫情。结论一犬伤多人事件发生狂犬病风险高,暴露后及时进行规范处置可有效预防狂犬病。多部门合作对一犬伤多人事件的处置具有积极意义。
- 史映红李六林刘昌弟李永清刘世安
-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后免疫
- 2010-2011年绵阳市犬密度及犬只狂犬病病毒带毒调查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犬只密度和狂犬病病毒带毒感染状况,为防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北川、平武未报告过狂犬病,随机抽取2个村进行调查;在其余7个报告狂犬病病例的县市区分别抽取1个报病村和1个未报病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犬密度、免疫和拴养等情况。在9个县市区采集50份犬脑组织检测狂犬病毒抗原。结果共调查9个县市区18个村,平均犬密度为0.41只/户,免疫率为81.9%,拴养率67.55%。报病村,其免疫率和拴养率均较未报病村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份犬脑组织未发现狂犬病毒抗原阳性者。结论绵阳市犬只密度较高,免疫率和拴养率低,需加强犬只管理和免疫,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 史映红刘昌弟李永清刘世安舒亚
-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病毒
- 饮用水中氨氮的3种测定方法比对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比较连续流动分析法、离子色谱分析法和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氨氮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离子色谱分析法和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氨氮的含量,比较3种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以及加标回收,并对水样的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的相对偏差(RSD)为0.61%,加标回收率为96.0%~97.5%。离子色谱法测定的相对偏差(RSD)为0.41%,加标回收率为97.7%~102.1%。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相对偏差(RSD)为2.6%,加标回收率为93.3%~105.0%。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都可以满足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F=1.199,P>0.05)。结论与国家标准方法纳氏试剂光度法相比,另外两种方法简单、快速、无污染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氨氮的同时还可测定饮用水中的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氰化物等。
- 杜艳丽刘世安何俊
- 关键词:连续流动分析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饮用水氨氮
- 绵阳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现况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脱失现况,为制定降低脱失率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绵阳市不同人口学特征、吸毒年限、吸毒方式、服药剂量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脱失率进行分析。结果绵阳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脱失率为46.9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吸毒方式、不同服药剂量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脱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吸毒年限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脱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绵阳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脱失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吸毒方式、服药剂量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治疗脱失差异明显,应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脱失率。
- 赵西和廖克坤刘世安
- 2010-2011年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监测与防治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点与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疟疾网络报告数据、疟疾防控年报表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1年绵阳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27例,间日疟和恶性疟分别占51.85%和48.15%;外出务工人员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2.59%;20~44岁年龄组青壮年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0.37%;发病高峰为5-7月;92.59%病例感染地为非洲国家、缅甸和云南省;病例发病到诊断平均间隔时间为3.96d。疟疾发病率由2002年0.19/10万上升至2011年0.44/10万。结论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需加强流动人员疟疾监测和疫情处置以防本地传播。
- 李永清刘昌弟史映红刘世安李仕一文艳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 2011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2011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绵阳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3020例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63.4073/10万,5-8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3-10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5.33%(2577例),病例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2536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0.97%。结论学生和托幼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要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和保护率,加强学校和幼托机构的疾病监测和管理能力,尽力减少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
- 黄川刘世安文艳
- 关键词:腮腺炎发病率预防措施
- 一起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中疫苗效力评估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保护效果,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12月某小学校暴发病例66例,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方法研究疫苗效力。结果病例组平均(7.77±1.3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8.03±1.30)岁,2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8,P=0.267)。疫苗接种至发病的平均间隔时间为(5.66±2.04)年。总体疫苗效力为37.93%(95%CI:0~73.1%)。接种疫苗后3年内疫苗效力为92.40%(95%CI:38.3%~99.1%),3年后疫苗效力为21.50%(95%CI:0~60.6%)。结论疫苗效力随接种时间的推移保护效果下降,建议免疫程序中首剂次接种3年后增加第2剂接种。
- 李永清刘世安许云峰李六林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效力
- 绵阳市某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确认四川省绵阳市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强度,分析暴发原因,指导学校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方法收集网络直报数据、个案调查表和预防接种证,进行统计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累计报告发病66例,罹患率为4.21%,男女生罹患率分别为4.96%和3.32%。发病年龄范围在4岁至11岁;发病高峰在11月,二年级学生罹患率最高(10.36%);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率仅为66.39%。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临床表现,确定某小学存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应强化学校传染病报告管理,增强师生卫生防病意识,提高含腮苗成分疫苗接种率。
- 李永清刘世安刘昌弟李六林
- 关键词:流腮流行病学调查
- 绵阳市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绵阳市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9年间发生在绵阳市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与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6年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5起,发病1562例,死亡13例,罹患率4.83%,病死率0.83%。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为主,事件类型主要为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每年5~9月为事件高发期,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农村和家庭。结论绵阳市应加强夏秋季节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重点应放在学校和农村地区。
- 李永清刘昌弟黄川刘世安李仕一史映红文艳李六林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