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哲
- 作品数:22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贵州省0~7岁农村留守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0~7岁农村留守儿童与一般农村(非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以便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其生长发育及营养水平。方法:采用《全国农村7岁以下留守儿童健康项目设计》对9个乡(镇)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结果:1岁~年龄组身高均值留守组优于非留守组(男性78.78vs77.19,女性77.25vs7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915、2.725,P<0.01),其他年龄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贵州省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不差于非留守儿童,这可能与贵州地区整体社会经济水平落后有关,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此问题,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水平。
- 冯海哲张谊鲜义辉李艳萍
-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陈晓霞冯海哲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干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
- 贵州省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应急人员卫生应急能力自我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对贵州省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应急人员开展卫生应急能力自我认知调查,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省9家市(州)级、36家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84名应急人员开展匿名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应急能力自评,对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市县两级疾控应急人员个人应急能力总得分为(63.88±13.01)分、均分(3.19±0.65)分,属应急能力中等水平;4个维度中现场处置能力维度得分(3.42±0.75)最高、专业知识储备能力维度得分(2.98±0.64)最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年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β’=0.128)、从事应急工作年限越长(β’=0.124)、性别为男性(β’=0.119)、近1年参加过应急演练(β’=0.116)、专业背景为医学(β’=0.104)的应急人员,其应急能力自评得分较高(P<0.05)。结论学历、职称与专业构成是贵州市县两级疾控应急队伍建设的重点,现场应急处置实践与反复演练是提升能力的有益途径,当前应强化应急队伍人员公共卫生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今后应建立完善和长期坚持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和轮训机制。
- 贺金冯海哲杨星杨星王惠子肖浪潮
- 关键词:疾控中心卫生应急
-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了解贵州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基层疾控机构资源配置公平性,为推进贵州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供基线数据和决策建议。方法通过对贵州省的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2020年人力资源、财政保障、基础设施、实验室装备和检测能力4个维度调查,了解资源配置现状,采用集中指数和资源聚集度分析2020年基层疾控机构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2020年末,贵州全省三级疾控机构在编人员5162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为84.71%和79.70%,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55.13%)。全省疾控机构总收入为167486.89万元,其中,财政补助占比为91.11%;总支出为154917.69万元。省级疾控机构建筑面积达到标准要求,市级疾控机构7家(占77.78%)达标,县级疾控机构59家(占67.05%)达标。省级疾控机构可开展的实验项目数为1325项,市级疾控机构中位数为360项,县级疾控机构中位数为73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能力是市、县两级机构的主要短板。县级疾控机构资源配置相对基本公平,实验室装备(50万元以上检测设备台套数)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各市、州间县级疾控资源配置公平性存在差异。结论建议继续加大全省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尤其是提升基层疾控机构服务能力。结合服务人口数、区域面积、辖区经济水平三大因素,制定省、市、县分级配置标准,继续加大对疾控人员招录,补足人员缺口。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大对疾控工作的重视和政策宏观调控的同时,还应提供相对充足的财政保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实验室能力提升,尤其是加大大型实验室设备的投入。
- 王惠子冯海哲冯海哲杨星徐国红肖浪潮李亚情罗翀方森洲
- 贵州1991—2015年<5岁儿童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1991—2015年贵州省<5岁儿童年龄别死亡率(U5MR)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评价贵州省《千年发展目标4(MDG 4)》指标的进展情况。方法采用贵州省<5岁儿童死亡监测网1991—2015年监测资料,计算城市、农村新生儿、婴儿及<5岁儿童死亡率和<5岁儿童主要死因死亡专率。结果 2015年贵州省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和U5MR分别为3.5‰、8.7‰和12.2‰,比1991年分别下降92.9%、86.8%和87.6%,城市、乡村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NMR、IMR和U5MR分别由1991年的25.0‰(城市)和55.3‰(农村)、39.9‰和93.0‰、42.1‰和112.4‰下降至2015年的3.2‰和3.6‰、7.6‰和9.2‰、10.3‰和13.2‰(均P<0.01)。2015年贵州省农村NM R、IM R、U5M R分别为城市的1.13、2.63、1.28倍,而1991年分别为2.21、2.33、2.67倍。贵州省<5岁儿童死亡主要死因中,肺炎、腹泻、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脑膜炎死亡专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从1991年的3276.1/10万、1501.7/10万、1416.7/10万、689.4/10万和689.4/10万下降到2015年的215.3/10万、61.6/10万、154.4/10万、153.7/10万和4.7/10万(P<0.01)。2015年全省U5M R前4位死因分别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城市前4位为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农村前4位为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死亡率均逐年下降,而先天性心脏病、溺水和交通意外死亡率呈现反复。结论 2015年贵州省U5MR为12.2‰,已达到国家2020年目标,降低农村U5M R、缩小城乡差距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但是,基于死因别构成变化,防治重点要进行相应调整。
- 冯海哲王菲张谊韩燕李艳萍
- 关键词:儿童新生儿死亡率死因构成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健康管理贵州省2009-2015年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9-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健康管理服务(0~3岁儿童和孕产妇)执行情况以及实施效果,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72县(区)144个乡镇(社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熵权TOPSIS法分析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健康档案的真实性、规范性、健康管理服务满意度等服务指标,综合评价贵州省各年度对项目执行的优劣情况。采用2009-2015年全省妇幼卫生年报数据,分析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等服务指标以及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核心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卡方趋势性检验统计推断。结果 2012-2015年全省共调查4 400户,有效调查问卷3 610户,各年度TOPSIS综合排序依次为:2015、2014、2013、2012年。0~3岁儿童、孕产妇真实性档案率,规范性档案率及服务对象满意度均呈上升趋势。城乡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农村显著高于城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等均呈上升趋势,且城乡差距逐年缩小。结论贵州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5年来,有效提升了妇幼保健服务利用度,促进了妇幼健康水平的提高。
- 冯海哲张玉琼郑一坷张谊张玲韩燕何蕾
-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评价TOPSIS
- 感染与儿童川崎病99例冠状动脉损害关系探讨
- 2007年
- 王菲冯海哲周文琼莫澜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儿童
-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分期、分级诊断在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的诊断与分期分级在儿科急重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入小儿病房的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重症患儿,按SIRS 4项诊断标准与SIRS临床分期、定义分级进行分组。结果:126例中,符合2项(Ⅰ期-早期;脓毒症)33例(占26.2%),符合3项(Ⅱ、Ⅲ期-中期;严重脓毒症)66例(占52.4%),符合4项(Ⅳ、Ⅴ期-中期;脓毒性休克)27例(占21.4%)。总病死率8.7%,随着SIRS病情加重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病例增多,病死率增2组MODS发生率为6.1%和81.5%(P<0.01),病死率为6.1%和33.3%(P<0.01)。结论:SIRS诊断标准和临床分级结合评价,可以区别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
- 赵云红冯海哲
- 关键词:脓毒症
- 贵州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健康)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情况及均等化评价被引量:6
- 2017年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概念,是落实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主要内容,是医疗工作的重点,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2009年,国家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妇幼健康管理(0~6岁儿童和孕产妇)作为2项重要内容纳入服务项目,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免费向目标人群提供,有效的改善了妇幼健康服务的公平性。为强化项目的实施效果,2012起,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开展全省统一的项目绩效考核,
- 冯海哲张玉琼夏韵谢阳张玲韩燕
-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
- 贵州省2006年度“降消”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6年度"降消"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措施,以确保项目资金高效、安全、合理使用。方法:根据2006年中央、省对项目县资金专项检查资料及地、县上报资料,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项目投入总经费大幅增加,为2005年的3.33倍。资金在各领域的分配比例出现明显变化,重点投向贫困救助,贫困救助经费投入量为2005年的5.85倍,占2006年总投入的89.13%,取消了行政督导经费。贫困救助资金沉淀量大幅增加,是2005年的70.43倍,资金沉淀率从2005年的5.02%增加到2006年的60.44%,增加了1104%。沉淀率各地区间存在巨大差异,从0%至78.7%。受益孕产妇绝对数增加1.76倍,受益率增长2.09倍。但各地区间孕产妇受益率差异巨大,从44.88%至11.27%。贫困救助经费配置量与项目地区活产数、资金沉淀率呈显著正相关,贫困救助经费配置量、资金沉淀率与受益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项目资金投资效率较低,投资模式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建议调整项目资金的投资模式和管理模式,调整补助方案,建立项目激励机制。
- 鲜义辉张谊喻小青冯海哲金真菊喻贵清吴小平李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