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修雁

作品数:79 被引量:305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显像
  • 18篇脑血
  • 17篇血流
  • 17篇脑血流
  • 16篇灌注
  • 15篇灌注显像
  • 14篇放射性
  • 13篇SPECT
  • 12篇核素
  • 11篇发射型计算机
  • 11篇放射性核素
  • 10篇血流灌注
  • 10篇脑血流灌注
  • 9篇肿瘤
  • 8篇单光子
  • 8篇骨显像
  • 8篇核素显像
  • 8篇放射性核素显...
  • 7篇心肌
  • 7篇血管

机构

  • 52篇复旦大学
  • 16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精神卫...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大阪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江苏省江原医...

作者

  • 69篇修雁
  • 36篇石洪成
  • 27篇陈绍亮
  • 26篇陈曙光
  • 25篇顾宇参
  • 20篇李蓓蕾
  • 18篇孙晓光
  • 15篇刘文官
  • 14篇张一秋
  • 14篇朱玮珉
  • 12篇陈可靖
  • 11篇胡鹏程
  • 6篇余浩军
  • 6篇黄钢
  • 6篇朱文炳
  • 5篇李文罡
  • 5篇陈雪芬
  • 5篇牛敬忠
  • 4篇张宏伟
  • 4篇崔尧元

传媒

  • 16篇中华核医学杂...
  • 10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中华核医学与...
  • 5篇国外医学(放...
  • 4篇核技术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9篇1998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及定量分析在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男31例,女4例,平均年龄63.9岁)经DSA证实脑血管狭窄行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资料,患者均于手术前后行99Tcm-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所有图像先经过SPM 2.0进行配准和标准化,然后用Brain Search软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软件根据Talarich图自动将大脑分为210个功能区,计算每个区的归一化平均值(NAC),并与28例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1.96s的区域为是低灌注区.对术前低灌注区的NAC与术后相应脑区的NAC进行比较,并对灌注明显改善和无明显改善患者的平均病灶数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进行比较,分析颈内动脉(ICA)闭塞和ICA狭窄患者的平均病灶数与术后改善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秩和检验、两样本t检验、两样本秩和检验和x2检验.结果 35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支架植入后低灌注区明显改善.20例明显改善患者的平均病灶数明显高于15例无明显改善的患者(34.05±14.41和22.93±17.24;t=2.067,P<0.05),明显改善患者的ESRS平均秩和明显低于无明显改善患者(14.8和22.3,Z=2.24,P<0.05).28例ICA支架植入患者改善率为60.7% (17/28),好于7例大脑中动脉(MCA)支架植入患者(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闭塞患者的平均病灶数高于ICA狭窄患者(34.36±14.31和31.35±16.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8,P>0.05);ICA闭塞患者的术后改善率7/11高于ICA狭窄患者的10/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可较好地反映支架植入前的低灌注情况、预测支架植入后的灌注改善情况.
靳丽丽孙晓光黄钢修雁石洪成
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ECD
甲亢患者人格特征、记忆功能评定及与脑血流灌注相关分析
目的评定甲亢患者记忆功能及人格特征,分析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甲亢记忆功能及人格特征研究中的价值。方法甲亢患者37例,男10例、女27例,年龄(39.27±10.58)岁。分成短病程(病程小于等于6个月,15例)和长病程组(病
修雁王建华虞一萍石洪成胡鹏程刘文官陈雪芬陈曙光顾宇参余浩军陈可靖
关键词:甲亢患者神经质人格特征
脑梗塞后脑功能激活的SPECT脑血流显像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脑梗塞后脑功能激活的SPECT脑血流显像研究谢瑞满牛敬忠朱文炳修雁陈可靖陈绍亮本研究主要观察脑梗塞患者经体外反搏治疗的脑功能激活方式后,SPECT脑血流显像的变化规律,结合临床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头颅CT和MRI检查比较,进一步探讨脑梗塞后脑功能...
谢瑞满牛敬忠朱文炳修雁陈可靖陈绍亮
关键词:脑梗塞SPECT脑血流显像
脑血流负荷检查方法学及进展被引量:1
1996年
脑血流负荷检查可提高对脑血流异常的阳性诊断率,估价脑血流灌注储备力,按其方法学可分为药物介入试验及生理负荷试验两类,本文主要介绍了Diamox及CO2介入试验的方法、作用机制及副作用,并涉及生理负荷试验的方法。目前以Diamox介入试验最为常用。正常人灰质静息时rCBF为61.5±20.8ml/(100g·min),注射Diamox后提高至102.2±36.0ml/(100g·min),脑血流增加1.7倍。一组报道应用Diamox后可将TIA的阳性诊断率从47%提高至93%.
修雁
关键词:脑血流脑血管疾病
用自身对照观察肝胆能对肝胆显像剂药物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用自身对照观察肝胆能对肝胆显像剂药物动力学的影响陈绍亮孙晓光修雁刘文官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表1给予肝胆能前后心脏时间放射性曲线常数组别K1使用前使用后K2使用前使用后对照组病例组0440±01180468±0...
陈绍亮孙晓光修雁刘文官
关键词:利胆药药物动力学
化学发光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以测定血清中CA19-9含量为例,介绍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并与放射免疫测定进行比较。方法:用化学发光仪对浓度为411.9ng/ml及664.5ng/ml的CA19-9样品做1:2,1:4,1:8,1:16稀释回收试验,计算百分回收率;测定批内变异、批间变异(%);用化学发光仪及CIS公司的放免药盒测定81份样品中的CA19-9含量,其中52份样品用DPC公司的放免药盒测定,计算化学发光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所得结果的相关性,并求出回归方程。结果:稀释试验回收百分率为101.7%~115.4%。化学发光分析测定CA19-9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均小于5%。化学发光法与用CIS放免药盒测定的CA19-9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9,回归方程为Y=1.83X-7.98;用发光方法与DPC放免药盒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3,回归方程为Y=061X+668。化学发光测定CA19-9的试剂成本为28.2元/个样品,每个样品只需20s即出具结果,CIS放免药盒成本为28.1元/个样品,6h或更长时间才能出报告,DPC为23元外样品,约2h出结果。结论:化学发光分析虽然成本较贵,但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测?
修雁孙晓光许开平陈绍亮顾伟光
关键词:化学发光分析放射免疫分析CA19-9血清
头颈部复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性,61岁,于2012年11月发现右颞顶部头皮软组织肿块,行右颞顶部巨大占位切除及额颞部联合临近瓣转移头皮缺损重建、左大腿取皮头部植皮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右颞顶部肿物)上皮样血管肉瘤,侵犯皮肤及皮下组织。
张洁修雁石洪成
关键词:血管肉瘤分子靶向治疗
核素心血池显像评价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的疗效被引量:1
2000年
孙晓光陈袆修雁陈绍亮杨英珍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潘生丁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研究潘生丁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方法  2 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 8例健康对照者均进行了静息和潘生丁负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 ,间隔时间 1周内。显像剂为99Tcm 双半胱乙酯 (ECD) ,仪器为ElscintApexSp 6SPECT仪 ,潘生丁剂量按体重 0 5 6mg/kg。结果采用半定量方法进行分析 ,比较静息及负荷显像探测脑缺血性病变的灵敏度及不对称指数。结果 潘生丁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缺血性脑血管病判断病变的灵敏度可由静息时的 5 8 3%提高至 83 3%。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负荷试验可将静息时的灵敏度从 46 7%提高至 73 3% ,对照组负荷前后不对称指数差异无显著性 ,患者组不对称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患者组负荷后脑血管呈不同的反应类型。结论 潘生丁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脑血管病变的检出 。
修雁陈绍亮孙晓光陈婕毛悦时汪忻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缺血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及认知激活局部脑血流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未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与认知激活状态局部脑血流 (rCBF)灌注特点及其症状与血流灌注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研究组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双日法行基础及认知激活状态99Tcm 双半胱乙酯 (ECD)脑SPECT断层显像。采用Wisconsin卡片分类试验 (WCST)进行认知激活。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WCST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基础状态时研究组左、右颞叶后下部rCBF灌注比值明显增加(P <0 .0 5 ) ,左额叶中中部rCBF比值明显下降。认知激活状态与基础状态相比 ,对照组左额叶外侧中部及右枕叶上部的rCBF比值明显增加 ,而研究组各个感兴趣区 (ROI)rCBF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及一般病理因子分与左额颞部上部、左颞叶后上部、右枕叶上部、左顶叶外侧部、右颞叶后上部及左右颞顶部等ROI的rCBF比值呈正相关 ,妄想、幻觉行为、兴奋及敌对性评分与右颞叶后上部、右壳核、右丘脑、左额叶外侧上下部、右颞枕部等ROI的rCBF比值正相关 ,而概念紊乱则与右壳核及右丘脑的rCBF比值呈负相关。结论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可能伴有额叶功能低下 ,其阳性症状严重程度与大脑不同部位的血流灌注特点有关。
李华芳修雁陈绍亮顾牛范
关键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局部血流SPECTECD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