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启碧
-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用于股骨髓内钉的断钉取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股骨髓内钉的断钉取出装置,包括由记忆合金材料压合而成的取出杆,所述取出杆前端分开形成断钉取出部,所述断钉取出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腿,所述支腿前端均设置齿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
- 齐保闯贾琳何艳徐显春郎颖倪红钟涛魏立李艳超唐强余启碧盛冬梅
- 文献传递
- 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3年
-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严重暴力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塌方、高处坠落伤等,战时则为火器伤。其致命性和致残性高居各类骨折之首。抢救生命,减少致残是救治的主要目的。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并护理了骨盆骨折患者5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骨盆骨折患者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9~88岁,中位年龄42.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9例,坠落伤19例,挤压伤8例。其中闭合性骨折54例,开放性骨折2例。
- 余启碧倪红
- 关键词:骨盆骨折护理
- 气垫床在骨科预防褥疮的护理体会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对脊柱或严重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气垫床预防褥疮的护理效果。方法对70例脊柱或严重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入院时即给予气垫床护理直至患者能够下地活动。对同期70例入选患者给予常规翻身护理。对两组患者皮肤体征及舒适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70例患者的皮肤体征与舒适度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手术或严重下肢骨折患者给予气垫床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褥疮的发生,同时能提高护理质量。
- 余启碧张琴施燕飞
- 关键词:脊柱下肢骨折褥疮气垫床
- 髌骨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
- 2009年
- 资料与方法
2000—2008年3月收治髌骨骨折患者138例,行手术治疗118例。男72例,女46例;年龄15—77岁,平均39.2岁。闭合性骨折103例,开放性骨折15例;新鲜骨折114例,陈旧性骨折4例。致伤原:跌伤79例,车祸伤27例,锐器伤12例。
- 余启碧
- 关键词:髌骨骨折护理
- 颈椎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7
- 2012年
-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的较有效方法。该术式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的和特点,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融合稳定颈椎。但由于颈前部解剖复杂,以及颈脊髓损伤的全身生理、病理改变,科学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余启碧
-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
- 一种用于腰椎椎体骨折的复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腰椎椎体骨折的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工作端、连接杆、柄端,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复位工作端连接,另一端与柄端连接,所述复位工作端与连接杆呈“L”形连接,所述柄端与连接杆呈“T”形连接,所述复位工作端为扁平弧...
- 齐保闯徐显春贾琳钟涛王学文邓学海倪红唐强余启碧盛冬梅
- 文献传递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2例围手术期护理
- 2011年
- 我院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2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50~70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新鲜骨折)40例,陈旧性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经过有针对性锻炼后情况良好,
- 余启碧余莉廖莲蓉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 出院前后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及评价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出院前后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对同一患者采用同一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住院期间和出院之后2次填写调查。然后将2次问卷答案进行分析,从2次问卷的差异中找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持续整改方案。本组病例住院调查240人.收回答卷240份.出院调查240人,收回答卷207份.结果住院期间组护理技术满意95.00%,责任心满意度92.92%,服务满意度92.17%%,病区卫生满意82.92%。出院后随访组组护理技术满意91.30%,责任心满意度89.86%,服务满意度85.02%,病区卫生满意70.53%。对比出院前后的4个满意度,P值分别为(〈0.01:〈001;〉0.05〉005)。结论出院后的问卷调查更能客观反映患者的心声.更能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对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更有帮助。
- 何艳何开莲余启碧
- 宜宾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回顾性调查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特点及原因,以便为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性锐器伤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过去12月锐器伤情况,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3名被调查医务人员中,锐器伤终身发生率67.20%,平均次数为3.16次/人,锐器伤年发生率32.46%。刺伤原因主要为操作时太过仓促(比例为51.76%),其次是操作不规范(比例为23.62%)。医生遭遇锐器伤的主要环节为手术缝合和传递器械过程(比例分别为60.29%和19.11%),护理人员遭遇锐器伤的主要环节为拔针和整理废物(比例分别为35.88%和35.11%)。遭遇锐器伤后立即上报的仅占39.70%,暴露源术前检查结果正常为未上报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工作太忙没时间或自身不重视。结论当前医务人员遭遇锐器伤有关问题依然突出,针对锐器伤主要发生环节和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亟待加强。
- 李晓玲施燕飞余启碧
- 关键词:锐器伤医务人员回顾性调查
-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12年
- 目的:总结对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提高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对20例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严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康复训练。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余启碧刘右萍倪红蒋欣廷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