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尚森

作品数:15 被引量:27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支护
  • 4篇围岩
  • 4篇钢管
  • 4篇钢管混凝土
  • 3篇沿空留巷
  • 3篇巷旁支护
  • 3篇煤层
  • 3篇采高
  • 3篇大采
  • 3篇大采高
  • 2篇型钢
  • 2篇型钢梁
  • 2篇墙体表面
  • 2篇综放
  • 2篇围岩控制
  • 2篇稳定性分析
  • 2篇近距离煤层
  • 2篇基本顶
  • 2篇覆岩
  • 2篇钢梁

机构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紫金矿业集团...
  • 1篇冀中能源集团...
  • 1篇冀中能源股份...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4篇何尚森
  • 9篇谢生荣
  • 6篇孙运江
  • 4篇谢国强
  • 3篇侯运炳
  • 3篇杨军辉
  • 3篇张广超
  • 2篇何富连
  • 2篇李世俊
  • 2篇李二鹏
  • 2篇李通达
  • 2篇周玉
  • 2篇韩帅
  • 1篇蒋红军
  • 1篇龚爽
  • 1篇徐祝贺
  • 1篇许磊
  • 1篇殷帅峰
  • 1篇陈冬冬
  • 1篇杨绿刚

传媒

  • 4篇煤炭学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煤矿开采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矿安全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年份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巷道巷帮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以山西某矿回采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的巷道超高段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分析的手段演算了巷道高3~9 m时两帮位移特征:巷高越高巷帮中点水平位移和下沉越明显,大于某临界高度后位移会明显增加且巷帮有产生整体滑移的趋势。揭示了巷帮是超高巷道围岩控制的关键部位,采用锚杆索加固浅部围岩形成的锚固结构对围岩具有约束作用,并采用了相应的"三高"锚杆支护技术。
许磊何富连蒋红军徐祝贺邢俊泷张广超何尚森
关键词:支护技术
大采高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的模糊事故树法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同忻矿大采高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机理,探究影响综放面稳定性的因素,建立了大采高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事故树;运用三角模糊函数和布尔代数法求出顶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对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导致综放面支架—围岩系统失稳的主要因素。
何富连赵志志何尚森李通达殷帅峰
关键词:事故树三角模糊数
深部软岩巷道锚喷注强化承压拱支护机理及其应用被引量:121
2014年
针对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总变形量大、收敛速率快、持续变形时间长以及支护系统损毁等矿压显现特点,分析了复杂应力场和高渗透压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并结合深部巷道的"应力恢复、围岩增强、固结修复和主动卸压"控制原则,提出了集密集高强锚杆承压拱、厚层钢筋网喷层拱和滞后注浆加固拱于一体的锚喷注强化承压拱支护技术,并阐明其成拱及强化支护的机理。结合现场地质生产条件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工程类比法综合确定试验巷道围岩支护方案,并进行现场应用。现场实践表明,采用锚喷注强化承压拱支护技术后,巷道围岩总体变形量较小,围岩收敛率从扩刷修复前的2.6 mm/d降至0.56 mm/d,且支护系统亦无开裂损毁现象发生,实现了对深井软岩巷道的有效控制。
谢生荣谢国强何尚森张广超杨军辉李二鹏孙运江
关键词:深井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制
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该系统包括紧贴顶板的Π型钢梁、支撑顶板Π型钢梁的钢管混凝土立柱、套在钢管混凝土立柱下部的椭圆环底座、以椭圆环底座为铰接支点的倾斜液压千斤顶,其端头支撑充...
谢生荣孙运江何尚森谢国强杨军辉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该系统包括紧贴顶板的Π型钢梁、支撑顶板Π型钢梁的钢管混凝土立柱、套在钢管混凝土立柱下部的椭圆环底座、以椭圆环底座为铰接支点的倾斜液压千斤顶,其端头支撑充...
谢生荣孙运江何尚森谢国强杨军辉
煤柱区巷道超前支护段围岩破坏机制及控制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新阳矿新102综放工作面材料巷超前支护段由于受多重支承压力和新102工作面采动影响,变形严重、支护困难,在详细分析巷道超前支护段变形破坏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锚网+W钢带+锚索+U型钢棚"的联合支护方案,并在超前工作面30m范围内采用ZT2×3200/18/35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加强支护,在超前工作面30~100m范围内采用"单体支柱+π型钢梁,1梁3柱"的加强支护方式。现场观测表明,材料巷超前支护段顶板下沉量由原先平均27mm/d减少到8mm/d,保障了工作面安全生产,加快了工作面推进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孙运江李通达宋志强何尚森谢生荣李世俊王金光
关键词:超前支护围岩控制
瞬变电磁法在某煤矿边界探水的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针对某煤矿边界小煤窑众多、采空区以及积水情况不明的问题,采用瞬变电磁法对矿井边界区域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该煤矿边界富水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共有3处低电阻区域,是矿井防治的重点区域。探测结果与矿井已有资料相吻合,证明了此次瞬变电磁在边界探水结果的可靠性。
侯运炳何尚森曹曙雄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煤矿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及支架工作阻力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掌握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的覆岩结构及支架合理工作阻力,以同忻煤矿81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的方法对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覆岩的破断和组合形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覆岩力学模型,得出了同忻煤矿8107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式。结果表明:正常开采期间,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直接顶易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倒台阶组合悬臂梁结构,悬臂梁结构的破断、回转是支架—围岩互馈过程中的主要压力来源;来压期间,高位砌体梁结构与低位悬臂梁结构耦合形成"砌体梁—悬臂梁"结构,砌体梁结构的滑落失稳引起悬臂梁结构的协同回转,是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强冲击来压的原因;实测8107工作面正常回采以及来压时支架工作阻力分别为26 MPa(9 750 k N)和40 MPa(15 000 k N),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吻合;8107工作面采用的ZF15000/27.5/42型四柱低位放顶煤支架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侯运炳何尚森周殿奇韩帅周玉
关键词: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覆岩结构支架工作阻力
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该系统包括紧贴顶板的Π型钢梁、支撑顶板Π型钢梁的钢管混凝土立柱、套在钢管混凝土立柱下部的椭圆环底座、以椭圆环底座为铰接支点的倾斜液压千斤顶,其端头支撑充填墙体...
谢生荣孙运江何尚森李世俊龚爽
文献传递
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空间承载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两柱掩护式支架基于平面力系的承载区适应性单一,难以反映顶梁纵向对称面以外区域承载特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承载体"分析支架的承载特性。运用空间力学解析法,以顶梁为研究对象推导"承载体"外表曲面解析式并分析承载面重叠时的选取原则;对"承载体"进行纵向和横向切面,得到支架纵、横两向承载特性;分析承载体的体积与支架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与已有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承载面的选取应遵循各液压构件承载力最小值的原则,并要满足立柱承载力在顶梁承载范围内为正值;"承载体"随支架高度而变化,并与支架高度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纵向承载区的2个极值点及面积都在支架纵向对称面处取得最大值并向两侧立柱双向衰减,横向承载区按照分布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增大立柱上铰点到顶梁末端距离、立柱间距、平衡千斤顶的工作阻力及与水平夹角均能增大承载体的体积;"承载体"纵向对称面处的承载区分布特征以及支架参数对承载能力的影响都与已有计算结果吻合,因此"承载体"能够反映支架顶梁任意区域的承载特性,"承载体"的体积可以作为支架参数优化的标准。
侯运炳何尚森谢生荣周殿奇周玉王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