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勇
-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优缺点。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我院自2004年至2007年采用Se-hapayah术式(31例)、PPH术式(38例)治疗的69例直肠前突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效例数、住院时间、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对比情况。结果:两种术式的有效率相当,Sehapayah术式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结论:PPH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有效方法,手术简单,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和术后疼痛轻。
- 宫红彦万勇
- 关键词:直肠前突手术术式
- 3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优缺点对比。方法结合文献,分析2004~2007年采用Sehapayah术式(31例)、PPH术式(38例)、STARR术式(9例)治疗的78例直肠前突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效例数、住院时间、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对比资料。结果3种术式的有效率相似,Sehapayah术式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STARR术式费用最高。结论PPH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有效方法,手术简单,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和术后疼痛轻。STARR术式治疗直肠前突近期疗效确切,但开展时间短,手术例数少,有待于进一步积累资料。
- 宫红彦万勇程伟才
- 关键词:直肠前突手术疗效
- 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总结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 12 6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分析了肝转移灶切除与综合治疗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切除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6 %(31/ 38) ,44 .4%(8/ 18)和 2 0 %(2 /10 ) ,而综合治疗组分别为 44 .3%,2 1.6 %和 5 .8%。结论 :手术中 B超检查对肝转移灶的定位诊断最有价值。对肝转移灶应尽可能手术切除 ,术后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 ,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 金国祥王颢万勇
- 关键词:肝转移大肠癌外科手术
- HSP90α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HSP90α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和10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SP90α的表达,分析HSP90a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的HSP90α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6.15%vs.29.00%,P<0.05);不同TMN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的HSP90α阳性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90α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 程伟才万勇宫红彦
- 关键词:胃癌病理特征
- 二氮嗪对黄疸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研究二氮嗪对梗阻性黄疸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作梗阻性黄疸模型,雄性S-D大鼠60只,分5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对照组),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GSH活性氧(清除剂)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10 min静脉注射GSH 50 mg/kg;二氮嗪预处理组(A、B、c)缺血再灌注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1 mg/kg、5 mg/kg、10 mg/kg。结果:与时照组相比,二氮嗪预处理各组血清中ALT、AsT、LDH含量,细胞内MDA含量和SOD活性,肝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GSH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血清中ALT、AST、LDH含量,细胞内MDA含量和SOD活性,肝细胞凋亡指数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肝脏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无保护作用,GSH预处理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提供保护作用。
- 张好生孙汝萌杨昌柏万勇程伟才刘明义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缺血再灌注损伤二氮嗪预处理
- 二氮嗪预处理对不完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 刘明义张好生邱延松孙乔莉王向臣宫红彦孙志刚万勇
- 采用胆总管内置管的方法建立大鼠不完全性梗阻性黄疸模型,用无损伤血管夹钳夹肝脏左、中叶肝蒂30min,造成70%肝脏缺血,松开血管夹2h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用二氮嗪处理不完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不...
- 关键词:
- 关键词:二氮嗪肝脏缺血再灌注
- 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体会(附58例报告)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索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直肠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直径<2cm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后经6个月至7年随访无1例复发或转移,3例直径>2cm者行根治性手术,2例发现直肠类癌时已有肝转移灶,1例随访2年半无复发或转移。1例直肠多发类癌行根治性手术随诊2年无复发或转移。结论直肠类癌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2cm类癌可采用局部切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宫红彦万勇程伟才傅传刚
- 关键词:直肠类癌手术
- 自制双套管闭式负压吸引管在高位消化道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万勇宫红彦
- 关键词:消化道瘘负压吸引双套管全静脉营养瘘病
- 运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结合文献 ,回顾性分析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 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并发症的发生除与传统手术有部分相同的原因外 ,尚有与器械操作相关。操作熟练 ,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医师。结论 通过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
- 万勇宫红彦
- 关键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并发症双吻合器
- 腹部手术延迟性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登记研究结果被引量:11
- 2020年
- 延迟性术后肠麻痹(prolonged postoperative ileus,PPOI)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PPOI的定义尚存争议。文献报道的PPOI发生率差异较大,其在国内尚未获得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亦缺乏统一诊断标准,相关因素方面的临床证据不足。我们开展了一项"腹部手术延迟性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病例登记研究,以期明确我国开腹手术患者PPOI的发生率,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医师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杨盈赤管文贤金钢杨尹默王坚陈凛万勇于波陈纲李乐平刘颖斌何庆泗张伟徐为朱维铭陈磊修典荣张勤张建良田伟军周雷杨道贵楼文晖张忠涛
- 关键词:术后肠麻痹腹部手术后延迟性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