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 作品数:65 被引量:1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G-CSF对东莨菪碱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及ChA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认知障碍和Ch AT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10月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N组)、东莨菪碱组(S组)和G-CSF干预组(G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N组)、氢溴酸东莨菪碱1 mg/kg(S组)、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1 mg/kg后皮下注射GCSF 50μg/kg,连续5 d。每天给药后3 h进行水迷宫测试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末次水迷宫实验后4%高聚甲醛灌注取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h AT阳性细胞表达。结果行为学变化:各组大鼠第5天潜伏期和游泳距离较第1天短(P<0.05),N组和G组大鼠第5天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均较S组短(P<0.05)。Ch AT表达变化:N组和G组大鼠海马Ch AT阳性细胞个数均较S组多(P<0.05)。结论 G-CSF可以有效改善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丁明 张迅 王威 迟蕾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乙酰胆碱转移酶 MORRIS水迷宫 氟哌啶预防PCEA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2003年 吗啡类药物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PCEA)效果肯定,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也颇为常见。我院从2001年8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期间对472例术后PCEA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两种镇痛药液配方,观察氟哌利多在预防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吗啡副作用的效果。 姚树漠 林清暑 王丙琼 刘金英 李爱翠 丁明关键词:氟哌啶 PCEA 吗啡类药物 硬膜外腔镇痛 臂丛神经阻滞致广泛全脊髓麻醉1例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刘金英 丁明 付春兰关键词:麻醉 脊椎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患者唾液中皮质醇(Cor)及SIgA变化对手术的影响 2003年 手术患者术前大多存在紧张、恐惧及焦虑心理,女性患者尤甚,而良好的心理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解除患者术前的这种心理障碍.我院通过观察患者唾液中皮质醇(Cor)及SIgA变化,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现报道如下. 王丙琼 丁明 刘金英 付春兰关键词:唾液 免疫球蛋白A 皮质醇 心理治疗 睡眠剥夺及恢复对大鼠海马GA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及恢复对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D组)和睡眠剥夺+恢复组(D+R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实验前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C组于实验第5天行水迷宫测试;D组睡眠剥夺96h,D+R组睡眠剥夺96h后恢复睡眠12h,然后行水迷宫测试。测试完毕立即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GAT-1的表达。结果与实验前比较,D组、D+R组逃避潜伏期延长(t=-5.714、-3.069,P<0.05)。与C组比较,实验后D组、D+R组逃避潜伏期延长(F=21.535,q=9.23、3.76,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F=19.096,q=8.72、3.88,P<0.05),D组海马CA1区GAT-1阳性细胞数减少(F=21.664,q=4.77,P<0.05);与D组比较,实验后D+R组逃避潜伏期缩短(q=5.48,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和海马CA1区GAT-1阳性细胞数增加(q=4.85、4.54,P<0.05)。实验前3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睡眠剥夺及恢复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海马中GAT-1的表达有关。 张丽伟 丁明 迟蕾 耿聪关键词:睡眠剥夺 海马 Γ-氨基丁酸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定量CT骨密度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测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骨密度(BMD),分析骨量变化相关因素,指导治疗。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6例为实验组,26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登记一般资料及病程、ESR、CRP、BASFI及HLA-B27等指标,应用定量CT测定腰1-5椎体BMD,进行两组间BMD比较及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腰椎皮质骨及松质骨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9.1±39.8 vs 308.2±49.3mg/mL,140.8±18.6 vs 190.1±15.7 mg/mL,P<0.01),实验组腰椎松质骨BMD丢失百分率显著高于皮质骨(25.9%±10.3%vs 12.7%±13.2%,P<0.01),实验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45.5%和39.4%。病程及骶髂关节破坏程度与骨密度负相关,身高、体重、BMI、BASFI、ESR和/或CRP是否升高及HLA-B27阳性与否均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BMD显著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应早期评估BMD,及时应用生物制剂等防治骨量丢失。 丁明 魏健 薛峰 钱学江 韩爱强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舒芬太尼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家兔再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对家兔断肢再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对照组)仅作断肢再植,不给予干预措施。B组(舒芬太尼组)于术中术后给予舒芬太尼干预;C组(米乐松组)术中术后给予米乐松干预;D组(联合组)同时给予舒芬太尼及米乐松的干预。于再灌注后4h、24h,72h取缺血肢体的肌肉组织,观察其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及24h肌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4h和24h Bax基因及Bcl-2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72h Bax基因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P<0.05);C、D组在各时间点,Bax基因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P<0.05);C、D组与B组比较,在各时间点,Bax基因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P<0.05)。与C组比较,D组各时点Bcl-2表达增高,Bax基因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术中应用对断肢再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无保护作用,而术后应用可减轻其损伤;而米乐松术中术后都有保护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王学平 丁明关键词:舒芬太尼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家兔 术前睡眠质量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睡眠质量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认知功能与血清S100β蛋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相关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通过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随机抽取对照组(PSQI≤7分)与研究组(PSQI>7分)各30例。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ale,MMSE)评估认知功能,分析血清NSE、S100β蛋白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发生术后认知功能受损的概率升高(P<0.05),血清S100β、NSE蛋白在术毕及术后6、12、24、48 h均升高(P<0.05);与术前相比,同一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在术毕及术后6、12、24 h升高(P<0.05)。结论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与术后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呈负相关;术后认知功能与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变化密切相关。 丁明 耿聪关键词:睡眠质量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股骨颈骨折闭合穿针术的影响 被引量:3 2005年 王丙琼 丁明 付春兰 初丽丽关键词:穿刺术 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在全麻下拟行胸腰椎骨折减压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n=30).抽取麻醉诱导前30 min(T1)、气管导管拔出即刻(T2)、术毕2 h(T3)、术毕6 h(T4)、术毕12 h(T5)、术毕24 h(T6)的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术中各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Dex组CRP、IL-6和TNF-α在T2-6各时点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Sham组中,CRP从T3时点开始升高,IL-6、TNF-α均从T2时点开始升高,在T4时点升至最高点,T5时点开始下降;Dex组,CRP从T4时点开始升高,IL-6、TNF-α均从T3时点开始升高,在T4时点升至最高点,T5时点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可行,并且可以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安全性。 王宏伟 付春兰 丁明关键词:脊柱手术 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