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进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74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电镜
  • 5篇满江红
  • 4篇电镜观察
  • 3篇鱼腥藻
  • 3篇微形态
  • 3篇微形态特征
  • 3篇果皮微形态
  • 3篇果皮微形态特...
  • 2篇扫描电镜观察
  • 2篇莎草
  • 2篇莎草科
  • 2篇莎草属
  • 2篇宿主
  • 2篇孢子
  • 2篇相互作用
  • 2篇龙眼
  • 2篇满江红鱼腥藻
  • 2篇果皮
  • 2篇草科
  • 2篇超微

机构

  • 13篇福建省农业科...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5篇黄进华
  • 5篇郑伟文
  • 4篇林永辉
  • 3篇刘剑秋
  • 2篇刘中柱
  • 2篇陆培基
  • 1篇刘利华
  • 1篇黄瑜
  • 1篇尹怀志
  • 1篇庄向生
  • 1篇罗土炎
  • 1篇许秀淡
  • 1篇郑少泉
  • 1篇林芳
  • 1篇林世棠
  • 1篇林国宇
  • 1篇苏敬良
  • 1篇郑伸坤
  • 1篇林建生
  • 1篇柯冠武

传媒

  • 2篇Acta B...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福建省农科院...
  • 1篇亚热带植物通...
  • 1篇第二届全国医...
  • 1篇第七届全国农...
  • 1篇第六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3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Vahl)果皮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报道了飘拂草属15种、2变种的果皮微形态特征。通过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果实的形态、果皮的纹饰进行观察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飘拂草属在果皮微形态特征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为种的区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系统发育与演化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刘剑秋黄进华
关键词:微形态特征果皮莎草科
水淹电镜的抢修及保养
电镜的保养与维护对电镜的正常使用及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如果维修不及时,有些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或因保养不当,就有可能使仪器不能正常运转,影响了工作,本文就05年受“龙王”台风影响电镜室遭到水淹的抢修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
黄进华罗土炎黄敏敏
关键词:透射电镜使用寿命
文献传递
莎草属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上的意义被引量:20
1993年
首次报道了在立体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莎草属(Cyperus Linn.)14种、2变种植物果皮微形态特征的观察结果。根据纹饰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1)网——瘤状复合纹饰;(2)网状纹饰;(3)疣状纹饰。莎草属植物在果皮微形态特征上存在的种间差异可为种的划分提供依据,并为探讨该属的系统演化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刘剑秋黄进华
关键词:莎草属分类学微形态莎草科果皮
不同处理方法对莎草属果皮微形态特征扫描电镜观察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采用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莎草属六个种的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比较观察,探寻最佳的制样途径。实验结果表明,经醋酸醉处理的样品,能获得理想的观察效果。本文还对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利弊进行了讨论。
刘剑秋林国宇黄进华
关键词:莎草属微形态特征扫描电子显微镜
满江红大孢子果萌发与成苗期间蕨-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被引量:3
1990年
用电镜揭示了小叶满江红(Azolla microphylla)的大孢子果萌发与成苗期间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孢子与宿主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发现大部分藻孢子首先与幼孢子苗发生的多细胞腺毛结合,之后进入第一片真叶叶腔,并继续按照同样的方式被转移到相继形成的真叶叶腔或分支茎尖。萌发的鱼腥藻孢子只在孢子苗的茎尖区域或叶腔中观察到,其萌发模式与自生鱼腥藻相似。92%萌发的满江红鱼腥藻孢子附着或靠近腺毛。这些腺毛呈现出分泌型传递细胞的结构特征。由此推测藻孢子从腺毛获得某种刺激萌发的化学信息或促进细胞增殖的营养物质。藻孢子萌发形成的营养细胞在叶腔中分化出固氮的异形胞,从而开始了新的共生世代。
郑伟文林永辉林亦瀚陆培基刘中柱黄进华
关键词:满江红
满江红体内细菌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小型水生植物满江红(Azolla)实际上是真核蕨类与原核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的共生体。尽管本世纪初有人发现满江红特化的叶腔中存在有细菌,但对它有观察与研究则是七十年代以后的事。这些研究...
郑伟文黄进华林永辉
关键词:满江红细胞壁满江红鱼腥藻
文献传递
焦核龙眼的种子发育
解剖观察到闽焦64-2、白核龙眼和闽焦64-1的种子焦核发生始期分别在花后36、40 和57天;其种子败育期分别达42、28和42天。认为液态胚乳存在的时间、发育程度与种子发育、败育密切相关。种脐是种子养分来源的通道,在...
郑少泉黄金松许秀淡黄进华郑伸坤
关键词:龙眼种子发育细胞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满江红结孢期间鱼腥藻侵染孢子果的新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小叶满江红、蕨状满江红和墨西哥满江红的内生藻对宿主孢子果的侵染及动向。发现有两种形态与大小不相同的鱼腥藻细胞链紧靠着孢子囊原基周围的表皮毛。大部分的藻丝借助于表皮毛,从发育中的孢子果顶端小孔进入孢子果。但藻丝从孢子果基部小孔入果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正在发育的孢子果内外可见到仍在活跃分裂的鱼腥藻营养细胞。甚至在接近成熟的大孢子果的囊群盖内层细胞中偶尔也能见到营养细胞。尚未取得营养细胞在进入孢子果前即已分化为厚垣孢子的证据。
郑伟文黄进华
关键词:满江红鱼腥藻侵染
巨片吸虫生活史各期虫体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根据生活史培养收集的各期虫体,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描述了巨片吸虫的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后蚴及成虫的体表细微结构。发现了虫卵卵壳的双层结构,成熟囊蚴腹面的盘状物和成虫阴茎的构造。并且对各期虫体的神经末梢进行较系统的描述总结。同时与肝片吸虫的虫体进行比较,找出两种吸虫体表细微结构的异同。
尹怀志黄进华汪溥钦
龙眼假种皮的发生和果实的个体发育被引量:12
1992年
本文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龙眼假种皮的发生和果实的个体发育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观察结果认为,龙眼果实的个体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期是果皮和种皮生长期,约50天左右;第2期是假种皮,子叶生长及果实成熟期,约60天左右。果皮和种皮的明显生长在前,且几乎是同步的;假种皮明显生长在后。
柯冠武王长春黄进华
关键词:假种皮个体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