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立夫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地基
  • 3篇应力
  • 3篇复合地基
  • 2篇应力分布
  • 2篇软土
  • 2篇深厚软土
  • 2篇市政道路
  • 2篇综合管沟
  • 2篇管沟
  • 2篇海相
  • 2篇案比
  • 2篇CFG桩
  • 2篇CFG桩复合...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地基处理
  • 1篇地基处理技术

机构

  • 7篇东北大学
  • 6篇中建五局土木...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作者

  • 7篇黄立夫
  • 4篇蔡智
  • 3篇王述红
  • 1篇肖福坤

传媒

  • 2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路基工程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工程与试验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综合管廊埋深数值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以福建省平潭市政道路项目为背景,通过岩土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模,进行了综合管廊应力分布数值模拟。在所建模型中,包含4个关键位置。保持综合管廊上部荷载不变,改变综合管廊埋深,通过监测每个位置的竖向应力值,得出关键位置应力与埋深的估算关系式;保持综合管廊埋深不变,改变综合管廊上部荷载,通过监测每个位置的竖向应力值,得出关键位置应力与上部荷载的估算关系式。所得的两个估算式可供综合管廊设计及施工估算应力借鉴。
廖四海黄立夫李雄蔡智
关键词:综合管廊埋深数值模拟应力分析
海相深厚软土地基处理CFG桩静载测试研究
2015年
依托福建平潭万北路K5+ 050~ K5+ 865段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针对海相深厚软土CFG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载荷试验,以判断是否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通过对比相同条件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研究复合地基中桩-土承载特性及沉降变形过程.
刘振华蔡智屈洋王鹏黄立夫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
市政道路施工海相深厚软土组合型地基处理技术被引量:17
2014年
海相深厚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手段或相关参数选择比较单一,导致地基处理不够科学、合理,并造成了资源上与经济上的一定浪费。为了优化成本,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传统单一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介绍多元复合地基的概念、分类与特点。依托福建平潭市政道路项目,推广采用多元复合地基,即水泥搅拌桩-CFG桩耦合处理技术,对海相深厚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方案比选,在满足沉降要求的基础上,优化了地基布置,节约了近9%的造价。
刘小高黄立夫谭博王述红
关键词:地基处理多元复合地基
CFG桩复合地基加筋褥垫层作用机理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针对福建平潭万北路市政道路工程土工格栅加筋褥垫层是否能够改善CFG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及桩土应力分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的CFG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应用FLAC^(3D)软件进行CFG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模拟,并将数值模拟所得的Q-s曲线与现场试验所得进行了对比,对路堤荷载下有无土工格栅对褥垫层加筋处理两种工况下的复合地基进行了桩身应力及沉降的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所得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Q-s曲线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土工格栅加筋褥垫层通过增大桩身受力来改善地基沉降,但改善效果不明显,主要起提高安全储备的作用。
王勇蔡智屈洋黄立夫王鹏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数值模拟
岩体中孔与裂纹贯通破坏模式图形判别法
2018年
为研究工程岩体贯通破坏过程岩体裂纹起裂贯通机制,预制了以岩桥倾角为变量的红砂岩试块用单轴压缩的加载方式进行实验,并且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证.首先总结了含单裂纹与单孔红砂岩岩石试块破坏的4种断裂模式,然后首次定义了塑性核心区半径、塑性延展区长度,并用它们表征单孔半径(或裂纹长度、倾角)与塑性破坏区域的大小,发现塑性破坏区的贯通与试块的贯通断裂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最后提出通过作图判断岩石裂纹贯通断裂的判别方法.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破坏模式判别方法的正确性,与类似物理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王述红张雨浓黄立夫肖福坤
关键词:岩石力学单轴压缩
市政道路综合管沟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福建省平潭市政道路项目为依托,通过岩土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模,对综合管沟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所建模型中,包含9个关键位置。研究方法为:改变综合管沟上部荷载,监测每个位置各个方向的应力值(横向、竖向、纵向);改变综合管沟埋深,监测其中3个关键位置的竖向应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管沟上端角部3个关键位置存在应力集中现象;估算或监测时,可以只考虑几个关键位置的竖向应力,减少工作量;适当增加管沟埋深,可以减少管沟应力集中现象。
王鹏黄立夫谭博蔡智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综合管沟数值模拟应力分布上部荷载
市政综合管沟方案比选及安全性能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结合福建省平潭市政道路项目,叙述了综合管沟的常见形式,提出两种方案,进行比选。比选的具体方法是,成立评定小组制订比选规则表,总结两种方案的优缺点,由小组成员进行评分,选取平均分高的方案。基于现场调研和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模模拟,对比选方案进行数值分析,重点分析了影响综合管沟安全性的关键位置,提出了评价市政综合管沟的安全方法。该方法定义了一个安全系数,可对综合管沟角部加强提供参考,供其他类似城市的综合管沟的设计及施工借鉴。
谭博黄立夫刘小高王述红
关键词:综合管沟数值模拟安全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