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
- 作品数:49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学龄前儿童斜视手术术前遮光预处理预防苏醒期谵妄的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斜视手术术前遮光预处理对苏醒期谵妄(ED)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是否进行遮光预处理将行双眼斜视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3~7岁)分为遮光预处理组(46例)、对照组(49例)两组。遮光预处理组模拟术后伤口纱布覆盖方式在术前3 d每天进行1 h的眼部遮光预处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两组患儿均进行相同的术前宣教。患儿苏醒后每5 min对患儿进行ED评分,>9分认为存在ED,>15分给予丙泊酚处理。记录FLACC疼痛评分、麻醉药停止至苏醒的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家属满意度及苏醒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SpO_(2)<90%等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和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遮光预处理组ED发生率、丙泊酚补救率、ED最高评分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均降低(P<0.05),遮光预处理组家属非常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06)。两组患儿手术时间、FLACC疼痛评分和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SpO_(2)<90%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遮光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学龄前儿童斜视手术后ED的发生。
- 魏薇孙振涛张增梅张莹赵海运张帅孙立群王宇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斜视手术谵妄
- 烟花爆竹所致142例眼外伤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炯花爆竹导致眼外伤的相关因素、高危人群及发病特点。方法对我院眼科收治的烟花爆竹所致眼外伤142例(154眼)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27例占89.44%。14岁以下儿童79例占55.63%。眼球破裂伤占25.97%、眼球穿孔伤占31.17%、眼球挫伤占30.52%。治疗后视力0.05以下者占41.56%。结康教育,论烟花爆竹所致眼外伤以男童居多,病情复杂,治疗后较普通眼外伤低视力的比例高,亟需开展燃放烟花爆竹的健建立起从院前预防和急救开始至院后康复的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减少眼外伤的发生。
- 魏薇李胜云张桂菊呼爱鲜王卡
- 关键词:眼外伤烟花爆竹
- 围手术期非故意低体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围手术期非故意低体温是指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物、手术操作、周围环境等各种非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术中体温下降的现象。通常将核心体温低于36℃称之为低体温,其中轻度低体温为34-35.9℃、中度低体温为32-33.9℃、重...
- 李胜云魏薇
- 关键词:围手术期影响因素临床护理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安全管理HFMEA小组,对2014年1月一2018年4月行术中放疗患者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列出需要改善的失效模式,找出需要干预的失效环节,分析并确认根本原因,计算风险指数(RPN),改进安全管理流程,最终拟定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后观察实施效果。结果实施HFMEA流程改进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率从85.42%提高至9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4,P<0.05);改进后,患者满意度(98.21±3.98)分,手术医师满意度(99.02±5.89)分,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4、3.07;P<0.05)。改进后,患者甲状腺患侧与对侧皮肤表面吸收散射剂量、晶状体患侧与对侧皮肤表面吸收散射剂量、健侧乳房皮肤表面吸收剂量均低于改进前。结论应用HFMEA方法管理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的安全管理流程,可通过前瞻性地控制不规范操作行为并优化流程,从而达到保证患者安全,提髙手术质量的目的。
- 张增梅孙立群李胜云魏薇王宇
-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护理安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与体会
-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需要。自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手术室积极响应,现将我院开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汇报如下:1.术...
- 李胜云魏薇
-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术前访视
- 文献传递
- 充气式加温系统的不同温度对婴幼儿术中体温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充气式加温系统的不同温度在婴幼儿剖腹手术中预防低体温的效果。方法60例全麻下择期行剖腹手术的婴幼儿依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患儿入室后覆盖充气式加温毯,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档,即45℃档(45 min 后自动调节为43℃档)、43℃档、38℃档。记录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5、30、45、60 min 及之后每30分钟的鼓膜温度,直至手术结束,以及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3组患儿麻醉前核心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30 min,45℃档组鼓膜温度为(36.31±0.20)℃,43℃档组为(36.32±0.24)℃,38℃档组为(36.08±0.21)℃,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2,P <0.01),两两比较时,45℃档组与43℃档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60 min,45℃档组鼓膜温度为(36.39±0.26)℃、43℃档组为(36.19±0.22)℃、38℃档组为(35.92±0.15)℃,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19,P <0.01)。低体温发生率分别是45℃档组为10%(2/20)、43℃档组为25%(5/20)、38℃档组为50%(10/2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P <0.05)。3组麻醉苏醒时间分别是45℃档组为(15.40±5.09) min、43℃档组为(19.80±4.10) min、38℃档组为(22.00±4.36) mi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6,P <0.01);拔管时间分别是45℃档组(18.10±5.97) min、43℃档组为(21.85±4.02) min、38℃档组为(24.90±5.54) mi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3,P <0.01)。结论充气式加温系统通过提高外周组织温度,可有效减少婴幼儿核心温度向外周的散失,并且使用的温度档越高,在维持婴幼儿术中体温恒定,降低低体温发生率,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等的效果越佳。
- 孙立群李胜云白冰魏薇张增梅
- 关键词:手术中护理体温调节腹部手术
- 目标反馈教学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目标反馈教学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参加2016年、2017年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8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培训学员为试验组,采用目标反馈教学进行培训;2016年培训学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通过培训考核成绩、学员对培训效果评价、带教教师座谈会形式对2种培训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实训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Z=-3.26、-3.42、-3.89,P<0.01);试验组学员对培训效果的评分高于对照组(Z=-4.23,P<0.01);教师对该培训方法的评价较好。结论目标反馈教学能更好地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
- 张增梅王宇魏薇孙立群李正伟
-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在职培训
- 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肝移植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 目的:评价在肝移植手术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93例患者分为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中按照预见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47例,分别从心理护理、手术间及物品准备、巡回护士配合、...
- 魏薇张增梅陈皓王芳芳
-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术中出血量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压疮发生率皮肤压疮
- 铅防护用具的设计及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复合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铅防护系列用具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铅防护系列用具,收集64例行复合手术使用的照射剂量参数,采用热释光元件测定患者非投照部位(甲状腺、乳腺)的防护效果。结果 64例平均照射时间为6.4 s,受照部位皮肤表面累积剂量面积乘积平均值为12.7 Gycm2,介入参考点处的皮肤表面入射剂量值为37.47 mGy,其中有12例(18.75%)的受照部位皮肤表面累积剂量面积乘积超过1 Gycm2。乳腺、左侧甲状腺、右侧甲状腺皮肤表面接受散射剂量平均值分别为1.954 mSV、0.418 mSV、1.235 mSV。结论遵循防护最优化原则,使用铅防护系列用具对患者进行有效防护,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低的照射参数。
- 白冰张增梅赵海运孙立群魏薇
- 关键词:剖宫产术前置胎盘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辐射防护
- 缺陷情景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教学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缺陷情景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教学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整群抽样法选取参加2022年和2023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河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78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将参加2022年和2023年培训的学员分别作为对照组(38名)和试验组(4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缺陷情景式OSCE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通过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对2种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学员男4名,女34名,年龄(30.03±4.33)岁;试验组学员男3名,女37名,年龄(29.93±3.95)岁。试验组学员手术患者核查交接、手术体位安置、职业暴露防护成绩分别为(91.80±2.95)、(90.38±3.66)、(91.10±3.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9.08±3.21)、(87.84±3.49)、(88.39±4.21)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3.13、3.18,均P<0.05);试验组学员临床思维能力总分为(80.66±1.85)分,高于对照组的(77.77±1.6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P<0.05);试验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较好,满意率为92.5%(37/40)~100.0%(40/40)。结论缺陷情景式OSCE教学方法应用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能更好地提高学员操作水平,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培训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王宇张增梅李胜云魏薇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专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