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晓雪

作品数:43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土壤
  • 6篇百里香
  • 5篇矿泉
  • 5篇红松幼苗
  • 4篇植物
  • 4篇污染
  • 4篇矿泉水
  • 4篇火山
  • 4篇UV-B辐射
  • 3篇茎段
  • 2篇带腋芽茎段
  • 2篇多糖
  • 2篇野生
  • 2篇腋芽
  • 2篇抑菌
  • 2篇饮料
  • 2篇植物精油
  • 2篇乳化
  • 2篇乳液
  • 2篇生理指标

机构

  • 37篇黑龙江省科学...
  • 12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上饶师范学院
  • 2篇黑龙江省林业...
  • 2篇黑龙江省林业...
  • 1篇聊城大学
  • 1篇黑龙江林业职...
  • 1篇中国科学院文...

作者

  • 43篇魏晓雪
  • 17篇李月兴
  • 13篇杨臣
  • 13篇方振兴
  • 13篇张文天
  • 12篇潘虹
  • 12篇姜明月
  • 11篇曾颖
  • 9篇王菁华
  • 7篇王松
  • 6篇李德文
  • 6篇夏海涛
  • 6篇孙义敏
  • 5篇郭新明
  • 4篇祖元刚
  • 4篇吴婧
  • 3篇刘彤
  • 3篇李博
  • 3篇焉志远
  • 3篇倪红伟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黑龙江科学
  • 3篇北方园艺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森林工程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生态科学
  • 1篇Agricu...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五大连池植物精油偏硅酸矿泉水的制备方法
一种五大连池植物精油偏硅酸矿泉水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偏硅酸矿泉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五大连池偏硅酸矿泉水中不含有抑菌物质,不能降低五大连池偏硅酸矿泉水中真菌微生物风险和无法提高矿泉水附加值的问题。方法:一、...
刘威王菁华郭新明李月兴王松孙义敏方振兴吕奇吴婧魏晓雪曾颖姜明月张文天
五大连池地区矮曲林物种多样性及与土壤因子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五大连池地区矮曲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土壤因子与不同类型矮曲林分布的关系,为五大连池矮曲林深入研究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矮曲林物种多样性,同时取土壤样品测定各项指标。[结果]五大连池地区3种矮曲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3种矮曲林的土壤磷和钾的含量都较高;矮曲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效磷、全氮、全钾含量有相关性,与其余指标相关性不大。[结论]五大连池地区矮曲林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整体较低;矮曲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只与土壤有效磷、全氮、全钾含量有相关性。
魏晓雪姜明月方振兴张文天孙义敏杨臣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土壤
UV-B辐射增强对红松幼苗蜡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以3年生红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分为CK(对照)、T1、T2、T3(分别增加1.40k J·m-2·d-1UV-B、2.81k J·m-2·d-1UV-B、4.22 k J·m-2·d-1UV-B辐射)4个处理。研究UV-B辐射增强对红松针叶表皮蜡质形态、含量、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幼苗针叶表皮细胞覆盖厚厚的蜡质层,蜡质主要由烷类、酯类、烯萜类、酚类、伯醇、醛类及其他少量未知物质组成。经过40d UV-B辐射后,红松幼苗针叶蜡质晶体结构发生改变,蜡质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烷类的比重随着UV-B辐射处理的加强而降低。红松针叶表皮蜡质对紫外线辐射有直接防御作用,但其防御机制并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个伤害。
魏晓雪杨臣李德文
关键词:UV-B辐射蜡质光合参数
五大连池矮曲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季节变化的动态响应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为今后更好了解矮曲林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老黑山主要矮曲树种山杨、香杨和白桦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差异特征,揭示其对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的影响,选取了老黑山脚下熔岩台地15个样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曲林三种主要林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季节变化规律相似,全年整体含量为微生物量碳香杨<白桦<山杨,微生物量氮则是山杨<白桦<香杨。白桦矮曲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其生物量氮呈显著相关性(p<0.05),与土壤全氮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山杨矮曲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其土样有机碳和全氮呈高度负相关性(p<0.05)。香杨矮曲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其土样有机碳呈高度负相关性(p<0.05),与土壤全氮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矮曲林土壤含水率四季变化不大,涵养水源能力差,微生物生物量呈现季节性动态变化,由此可见,不同植被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有一定影响,而含水率对其影响不大,温度变化对其有一定影响。
姜明月张文天魏晓雪
关键词:火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黑龙江省4种野生百里香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兴安百里香(Thymus dahuricus Serg.)、显脉百里香(Thymus nervulosus Klok.)、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和地椒(Thymus quinquecostatus Cêlak.)茎叶挥发油的含油率与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百里香含油率介于0.29%~1.72%,其中兴安百里香的含油率最高。在这4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包括16种萜烯类、9种醇类、5种酚类、2种酯类、1种酮类、1种醚类、1种醛类等。其中,百里香酚相对质量分数最高(32.86%~79.04%),4种百里香都归类为百里香酚型;不同种百里香挥发油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此结果可为黑龙江地区百里香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杨雪冰董上夏海涛山小淞梅雪松魏晓雪
关键词:百里香挥发油
外源NO对UV-B胁迫下红松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平流层臭氧的减少会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UV-B(280—320 nm)辐射显著增强,增强的UV-B辐射对生物体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一氧化氮(NO)作为UV辐射的第二信使,已成为当前植物逆境生理和信号转导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
魏晓雪
关键词:红松幼苗UV-B辐射一氧化氮生理特性
熔岩台地矮曲林土壤溶液吸光度与土壤碳、氮含量的相关性
2022年
通过对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白桦、香杨、山杨3个林型的矮曲林45个样本进行14个波长(250、254、260、265、272、280、285、300、340、350、365、400、436和465 nm)土壤溶液吸光度以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测定,旨在探讨土壤溶液吸光度对土壤碳氮指标的指示作用以及不同林型对该作用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更加简便的土壤碳单指标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较低波长范围中,各林型的250~300 nm的8个吸光度值具有高度相关性,它们在分析土壤溶液吸光度变化时具有等效性,在较高波长范围内,各林型不同波长间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同时存在范围上的重叠,最终确定254 nm、340 nm、365 nm、465 nm即可代表各自林型14个波长的信息量;基于所有数据的拟合分析发现,254 nm(较低波长)与白桦矮曲林、山杨矮曲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以及香杨矮曲林的土壤有机碳均具有最高的回归相关性(R^(2)=0.75~0.851),而香杨矮曲林的土壤全氮最高的相关性出现在365 nm(R^(2)=0.646)。这些发现说明,土壤溶液吸光度值,特别是低波长(250~300 nm)可以表征熔岩台地大部分矮曲林土壤碳、氮相关指标的变化,但是需要考虑不同林型之间的差异。
张文天姜明月魏晓雪沈光潘虹曾颖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
一种复合食用菌颗粒乳化水包油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复合食用菌颗粒乳化水包油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护肤品领域。本发明的乳液由纯净水、橄榄油、松子油、黑木耳超微粉、松茸超微粉、黑木耳多糖、松茸多糖、木耳黑色素、抗坏血酸葡糖苷和维生素E组成。本发明利用黑木耳和松茸超...
方振兴曾颖吴婧王希英夏海涛王菁华李月兴刘威孙义敏王松郭新明张超魏晓雪
UV-B辐射增强对红松幼苗针叶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以盆栽3年生红松实生苗为材料,分为CK(对照)、T1(+3.25μW·cm-2UV-B辐射)、T2(+6.51μW·cm-2UV-B辐射)及T3(+9.76μW·cm-2UV-B辐射)4个处理,研究环境UV-B辐射增强对红松叶片自由基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显著提高红松针叶内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自由基(H2O2)和MDA含量(P<0.05),T3处理下叶片的H2O2(149.05mmol·g-1)和MDA(12.56μmol·g-1)含量最高;UV-B辐射增强诱导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抗氧化物质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UV-B胁迫程度加强而显著增加(CK为0.17mg·g-1,T3处理为0.26mg·g-1),而各UV-B辐射增强处理均降低了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各生理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松针叶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自由基、MDA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OH含量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研究证实UV-B辐射增强通过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对红松幼苗的生理代谢产生影响,而红松幼苗通过提高抗氧化酶(CAT,APX,SOD)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含量来抵抗UV-B辐射引起的损伤,但其防御机制并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个伤害。
魏晓雪于景华李德文佟璐庞海河祖元刚
关键词:UV-B辐射脂质过氧化
五大连池天然露头泉氮磷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五大连池地区30个天然露头泉氮、磷污染特征,为五大连池天然矿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环境区域有代表性的30个天然露头泉,分别于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进行样品采集,测定样品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含量,分析五大连池天然露头泉氮、磷污染特征。[结果]五大连池地区30个天然露头泉总体受到严重的氮素污染,总氮和硝态氮是主要的氮素污染形式,总磷和氨氮含量较低。[结论]天然露头泉污染主要是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
魏晓雪李月兴王菁华方振兴潘虹曾颖杨臣
关键词:氮磷污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