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
-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压力控制通气用于小儿喉罩通气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喉罩通气全麻时压力控制通气(PC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为2~10岁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儿56例,随机分为PCV组(P组)和容量控制通气组(V组),观察2组各时点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动脉血气、喉罩漏气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气腹后V组喉罩漏气率及胃胀气率与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2组呼吸系统检查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2组气腹开始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2组Ppeak、Pplat、PaCO2、PaO2及HR均升高,MAP降低(P<0.05~P<0.01);T2和T3时点V组Ppeak、Pplat均高于P组(P<0.01),2组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能在相对低的气道压力下提供有效的肺通气,有利于气体交换,减少CO2气腹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尤其在小儿喉罩通气全麻时较容量控制通气更有优势。
- 许峰董峰孙大鹏高田
-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压力控制通气喉罩麻醉小儿
- 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麻黄碱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足月妊娠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单纯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麻黄碱组。观察3组麻醉开始前10 min,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手术结束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小,麻醉后各时点,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A,B组(P<0.01)。B组血压下降程度及低血压发生率虽然少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小剂量麻黄碱能较好的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发生及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史学兵高田廖和国
- 关键词:剖宫产术羟乙基淀粉麻黄碱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
- 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术后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接受硬膜外麻醉方式,使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对全体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术后6 h、术后1 d以及术后3 d阶段观察,观察组分数表现平稳,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时,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效果较好,有利于防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
- 董峰高田
- 关键词: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的各时间段其各项生命指标变化的情况、局麻药和丙泊酚的用量、进行麻醉诱导的时间和进行手术的用时。结果 :进行麻醉前、建立气腹前、建立气腹的5 min和建立气腹的15 min,两组患者的SP值、DP值、HR值和Sp O2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局麻药和丙泊酚的用量均更少,其进行麻醉诱导的时间和进行手术的用时均更短(P<0.05)。结论 :对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其麻醉药的用量,缩短其进行麻醉诱导的时间和进行手术的用时。
- 董峰高田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
- 鞘内注射吗啡对切口痛大鼠脊髓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动态观察鞘内注射(intrathecal,IT)吗啡对大鼠切口疼痛及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珐:雄性SD大鼠96只,分成4组,以累积疼痛评分观察大鼠行为学,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结果:在术后2h、24h、48h时点,对照组大鼠的累积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术前和术后给药组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2h,各手术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6h和120h,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h,对照组大鼠Fos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IT吗啡可明显抑制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尤以术前给药为甚;术后24~120h,各手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或术后单次IT吗啡,仅在术后早期有镇痛作用并能抑制Fos蛋白表达的增加。
- 高田胡兴国曾因明
- 关键词:吗啡类注射鞘内FOS蛋白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不同持续时间的镇痛效果比较
- 2010年
-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不同持续时间的镇痛效果。【方法】10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Ⅰ组:术后疼痛时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作为对照;Ⅱ组:手术结束前硬膜外单次注射负荷量吗啡1mg+0.125%罗哌卡因5mL;Ⅲ组、Ⅳ组和Ⅴ组,在上述负荷量基础上,镇痛泵输注吗啡66.7μg/h+0.125%盐酸罗哌卡因2mL/h,剂量分别为60mL、90mI。和150mL。于术后6h(T1)、12h(T2)、24h(T3)、48h(T4)、72h(T5)观察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Ⅱ组VAS在T1、T2、T3、T4、T5各时点平均值为1.8、2.25、3.75、3.1和2.2,在T3、T4出现升高,与同时点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镇静评分在各时点为3.05、2.25、1.3、1.7和2.1,在T3、T4出现下降,与同时点V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VAS在术后各时点为1.82、2.1、1.8、2.95、2.15,在T4出现升高,与同时点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镇静评分在各时点为3.1、3.05、3.1、1.85和2.1,在T4出现下降,明显低于Ⅴ组(P〈0.05);Ⅳ组各时点VAS分别为1.8、2.15、1.95、1.8、1.8,各时点均低于I组(P〈0.05),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为3.15、3.2、3.1、3.5和2.5,各时点均高于Ⅰ组(P〈0.05);Ⅴ组各时点VAS分别为1.8、2.1、1.95、1.75、1.3,各时点均低于Ⅰ组(P〈0.05),其中T5低于其他各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为3.2、3.05、3.1、3.15和2.5,各时点均高于Ⅰ组(P〈0.05)。各组副作用偶发,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长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持续时间,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可持续维持在满意水平,术后72h镇痛效果最佳,患者更平稳、舒适。
- 高田廖和国朱琳琳胡兴国
- 关键词:剖宫产术镇痛硬膜外
- 丙泊酚预处理对老年小鼠脾脏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老年小鼠脾脏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50只SPF级雄性老年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假手术+丙泊酚组,手术+丙泊酚组,每组各10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脑组织炎性因子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突触致密物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化钙结合衔接子分子-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皮质微管相关蛋白tau(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tau)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重组Bcl-2关联X蛋白(recombinant 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半胱胺酸蛋白酶第三型(cysteine protease-3,Caspase-3)的表达。利用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Morris水迷宫实验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他研究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对5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影响显著(F=95.17,P<0.01)。在定位航行实验4~6 d,手术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高于假手术组(P<0.05),手术+丙泊酚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低于手术组但高于假手术+丙泊酚组(均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5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路程百分比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88,50.21,32.04,均P<0.01)。手术组小鼠各指标均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手术+丙泊酚组小鼠各指标均高于手术组[(2.60±0.66)次,(0.80±0.40)次;(40.56±1.51)%,(13.82±3.11)%;(19.25±1.31)s,(6.12±2.00)s](均P<0.05)。ELISA结果显示,5组小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
- 高田张天羽周子明赵冉冉徐晖
- 关键词:丙泊酚神经元损伤海马
- 静脉留置针用于连续腑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2000年
- 高田黄庭霞王玉嘉
-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静脉留置针麻醉
- 氟马西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对实施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有无确切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实施全麻手术的23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118例。实验组术后静注氟马西尼,对照组术后静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天(T0)及术后1h(T1)、2h(T2)、6h(T3)、24h(T4)采用简易认知功能检测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认知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均低于术前,实验组在T1、T2时各项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恢复较慢,容易引起认知功能减退;氟马西尼能缩短老年患者的苏醒时间,且能部分改善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
- 史学兵高田黄庭霞
- 关键词:氟马西尼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时间
- 连续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脐以下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连续骶管麻醉在小儿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个月到6岁拟行脐以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T0)、手术切皮时(T1)及手术结束时(T2)三个时点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手术期间体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和术后患儿苏醒时间。结果A组HR、SBP、DBP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B组SBP和DBP三个时点无明显变化,但在T1、T2较A组低(P<0.05),B组HR在T1、T2与T0及A组相应相应时点减慢(P<0.05)。2组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氯胺酮总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苏醒时间均较A组少(P<0.01)。B组术中平静,体动显著少于A组(P<0.01)。结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脐以下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患儿平稳安静,副作用少,术毕苏醒迅速,可连续给药而不受时间限制。
- 高田朱琳琳
- 关键词:骶管麻醉外科手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