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男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减反射无氟超疏水自清洁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反射无氟超疏水自清洁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薄膜主要由SiO<Sub>2</Sub>纳米颗粒组成,薄膜本身及制备过程皆不涉及氟化物或者氟元素;所述薄膜具有显著的减反射与超疏水功能。所述薄膜的制备主要包...
- 王永孙明悦高亚男孙敏刘俊成聂丽芳
- 文献传递
- 超声波在线监测纳滤膜无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研究
- 纳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净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膜分离过程中,膜污染严重影响了膜的分离效果,限制了膜分离技术推广应用。目前,膜分离中微生物污染及其与多种物质复合膜污染的研究正引起膜界的广泛...
- 高亚男
- 关键词:纳滤膜膜污染微生物污染
- 文献传递
- 一种锑掺杂氧化锡红外反射薄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掺杂氧化锡红外反射薄膜的制备方法,将SnCl<Sub>2</Sub>·2H<Sub>2</Sub>O、SbCl<Sub>3</Sub>和无水乙醇配制成溶胶,静置陈化得到凝胶,然后通过提拉镀膜机在玻璃表面...
- 孙明悦王永高亚男刘俊成
- 文献传递
- 光催化复合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将光催化技术与膜过滤相结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法将溶胶涂敷到陶瓷膜基体上制备一种具有抗污染性能的光催化复合膜.用XRD表征了TiO2的结晶结构和晶粒度,并使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油废水对表面负载光催化剂的复合膜与普通陶瓷膜的过滤过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负载光催化剂后复合膜的纯水通量有所下降,但复合膜过滤油水的通量和截留率均高于普通陶瓷膜,说明光催化复合膜能够改善分离膜的操作性能.
- 高亚男李建新何本桥
- 关键词:复合膜溶胶-凝胶法TIO2光催化含油废水膜污染
- 一种玻璃表面疏尘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表面疏尘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薄膜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nO<Sub>2</Sub>/SiO<Sub>2</Sub>复合薄膜,将Sn的氯化物、硅酸酯类有机物分别作为SnO<Sub>2</Sub>和Si...
- 高亚男孙明悦王永刘俊成
- 文献传递
- 自组装落灰实验装置
- 自组装落灰实验装置,包括旋转样品台,鼓风机,正方体箱子,旋转样品台支架、灰尘台五部分组成。本发明克服了干燥环境中自然落灰的不足,旋转样品台可以随意旋转调节样品台角度,鼓风机可以调节档速来改变风量。此装置可以大大缩短落灰时...
- 高亚男翟硕彦王永孙明悦刘俊成
- 文献传递
- 一种掺杂二氧化锡透明导电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二氧化锡透明导电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包括衬底和依次附着于所述衬底上的过渡层和导电层;所述过渡层为具有金红石晶体结构的材料;所述导电层为第VA族及第VIIA族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锡。本发明...
- 孙明悦王永高亚男刘俊成
- 文献传递
- 超声波在线监测纳滤膜无机污染被引量:1
- 2007年
- 针对商业用纳滤膜,分别使用1.2 g/L和2.4 g/L的CaSO4溶液作为料液,采用超声波时域反射法在线监测纳滤膜的污染过程.结果表明:1.2 g/L CaSO4过滤过程中,初期膜通量下降是由浓差极化所致,污染4 h后开始有CaSO4的沉积;2.4 g/L CaSO4为饱和溶液,在污染初期CaSO4晶体就在膜面上快速沉积,所以其通量大幅度下降;此外,CaSO4晶体随着污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变大,有增长的趋势.超声监测结果与膜通量变化、比重法和SEM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 李建新高亚男
- 关键词:纳滤膜无机污染CASO4超声技术
- 钢铁酸洗废液中Fe^(3+)和Fe^(2+)的测定被引量:12
- 2008年
- 针对强酸性溶液中Fe3+和Fe2+的测定,提出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钢铁酸洗废液中的Fe3+,并在强氧化剂存在下测定废液中的Fe2+.实验表明,在精确控制pH值条件下,此法可对Fe3+和Fe2+进行连续准确的测定.
- 张永刚高亚男
- 关键词:钢铁酸洗废液FE^3+FE^2+铁磁流体EDTA
- 溶胶-凝胶法制备玻璃表面SiO2基疏尘薄膜
- 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双电离氧空位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稳定性好、成本低、环保等特点,在抗静电薄膜、透明导电电极、隔热薄膜、气敏传感器等应用。本论文基于抗静电薄膜在玻璃上的应用,研究了玻璃表面SiO2...
- 高亚男
- 关键词: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法粗糙度透过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