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涛
- 作品数:69 被引量:5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时间特征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时间分布特征,为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HFRS的季节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南京市报告HFRS病例311例,年均发病率为0.38/10万。集中度M=0.50;圆形分布法计算平均角珔α=99.79°,平均角标准差S=84.46°(Z=35.40,P<0.05)。高峰点为4月11日(1月15日—7月5日)。结论南京市HFRS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时点在4月中旬,高峰期为1月中旬到7月上旬。
- 孙燕群李成国李成国吴文张守刚马涛张钟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集中度
- COVID-19疫情分析报告框架和指标及Rstudio软件应用研究
- 2023年
-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防控先后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常态化防控探索阶段和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等3个阶段[1]。防控策略和措施要结合疫情形势和规模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整,专业的疫情分析和研判是行政决策的技术支撑[2-4]。
- 马涛王恒学徐园园汪君君赵跃媛张大卫伍蓉孙思萌丁松宁范华锋丁洁
- 关键词:疫情防控疫情分析疫情形势行政决策ID
- 2012年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12年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南京市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全年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7041例,发病率为210.16/10万;其中重症217例,重症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为1.27%。发病高峰发生在夏季(4—7月),次高峰发生在冬季(11和12月)。城郊、2县人群发病率均高于主城区(P〈0.0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0:1(P〈0.01)。0~5岁儿童占总病例的92.41%,年龄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大多数病例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2012年全市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646例,普通病例以CoxAl6和EV71感染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P〈0.01)。结论南京市手足口病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及人群分布特征明显。低龄、男性幼儿是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延迟就诊的病例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风险更大。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
- 张钟洪镭许阳婷丰罗菊马涛徐庆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EV71
- 一起聚集性肺炎疫情病原的快速实验室诊断与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初步筛查疫情致病病原体。方法: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分别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基因。结果:11份患者咽拭子中有4份标本荧光PCR扩增支原体基因阳性,1份为弱阳性。所有标本的甲、乙型流感荧光PCR扩增结果为阴性。同时采集与患者同班的3例无症状对照标本,3例标本的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实验室研究结果并结合此次疫情的流行病学和患儿的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可能是一起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聚集性支原体肺炎疫情。
- 石利民杜雪飞洪镭马涛王燕丁洁
- 关键词:聚集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荧光PCR
- 2013-2016年南京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特征,并分析时空聚集性,为菌痢的重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6年南京市报告的菌痢病例流行和病原学特征,采用时空重排扫描分析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 2013-2016年南京市共报告菌痢病例2 064例,年均报告516例(412~6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 3/10万(5. 0/10万~8. 2/10万),报告2起暴发疫情,共发病167例。4-10月报告病例占78%;男性占54%;病例年龄中位数为21岁(0~95岁),0~3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散居儿童(34%)、学生(17%)和离退人员(16%)占比最高。各年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都为正值,都P <0. 05;各年均探测到1个时空聚集区域,聚集地区为城区(玄武、鼓楼、秦淮等老城区),聚集时间为4-10月,都P <0. 001。分离培养志贺氏菌株139株,福氏志贺氏菌占58%,宋内氏志贺氏菌占37%。结论南京市菌痢报告发病逐年下降,城区高发,婴幼儿童和老年人群为重点人群,应根据流行和病原学特征,在重点地区和人群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
- 马涛谢国祥徐庆张敏许阳婷丰罗菊随海田祖荣强
- 关键词:志贺氏菌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
- 2019年南京市登革热输入和本地传播风险评估
- 目的为明确2019年南京市登革热的输入和本地传播风险,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指导应急准备,提早部署防控工作。方法本次风险评估识别的风险为2019年南京市登革热输入和本地传播风险,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和...
- 马涛张守刚杜雪飞范华锋徐庆孙燕群何敏谢国祥丁洁卞增惠孙红敏苏晶晶丰罗菊林丹张敏
- 关键词:登革热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
- 文献传递
- 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长期趋势和2015-2020年流行特征及预警阈值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长期趋势和流行特征,探究防控重点地区,预测2021年发病情况并制定预警阈值,指导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79-2020年南京市HFRS报告发病长期趋势和2015-2020年流行特征,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探讨南京市HFRS空间异质性和时空聚集性特征,利用移动中位数法和泊松(Poisson)分布,预测2021年各月报告病例数和预警阈值。结果南京市HFRS报告发病率从1982年的7.18/10万(436例),在90年代下降至2.00/10万以内(1993年除外),2000年以来均在0.60/10万以内。2015—2020年共报告HFRS病例222例,年度病例数中位数为34(21~53)例,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2.55/10万(1.47/10万~7.06/10万);12月至次年6月占83.3%,其中3月至6月占52.7%;男性占64.9%;年龄中位数为51(15~82)岁;45岁及以上占68.9%,其中60岁及以上病例占33.8%;农民占60.8%,家务及待业占13.1%;南京南部的高淳区、溧水区和江宁区分别报告105例、37例、35例,占全市的79.7%;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均为正值(0.150~0.590),均P<0.001;2016年和2020年聚集地区为高淳区,其余年份聚集地区为高淳区和溧水区,聚集日期都分布在上半年(均P<0.001);高淳区北部和东部的5个街道以及溧水区南部的和凤镇报告病例数占两区的76.1%。预测2021年报告HFRS病例数为34例(95%CI=22~47),1月至12月每月预测值在1~4例,预警阈值在4~9例。结论1979年以来,南京市有效控制HFRS疫情,预测2021年疫情仍平稳并确定了预警阈值,农民和中老年为重点人群,但高淳区和溧水区部分地区发病水平仍较高,建议开展专题研究并继续加强综合防控措施。
- 马涛周沁易徐庆汪君君邢光红王恒学郑颖洪镭张守刚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泊松分布
- 南京市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婚宴食物中毒调查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查明本次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危险因素和感染来源,提出控制措施。方法搜索2016年5月12日晚在某酒店参加婚宴人员中的腹泻(≥3次/日)或腹痛症状者进行病例调查。选择61名病例、42名参加婚宴的未发病者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食物的暴露风险;采集病例、从业人员肛拭子、剩余食物和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访谈食品从业人员食物准备过程。结果罹患率为4.7%(61/1 300);病例主要表现为腹泻(97%)、腹痛(89%)和呕吐(48%);流行曲线显示点源暴露,潜伏期为中位数为12 h(2~20 h);同时食用鸭肫、酱牛肉两种食物与发病有统计学关联(OR=6.3,95%CI:1.1~35);3名病例、3种凉菜、3份环境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此次暴发是由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凉菜引起。建议加强对餐饮机构的监管和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 卢峰马涛邵丙军刘艳林丹马会来周蕾谢国祥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
- 南京市某小学一起水痘暴发调查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 明确2015年11月南京市某小学水痘暴发感染来源、波及范围,了解水痘疫苗在暴发中的保护效果。方法通过校医和班主任报告、查看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记录的方式进行病例搜索,对该校区出现的典型的水痘样皮疹者进行个案调查,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31例,全校罹患率为2.55%;暴发波及2个班级,罹患率分别为23.26%和45.65%;流行曲线显示为点源暴发;性别罹患率、住校与走读生罹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个班级水痘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8.89%和83.72%,病例疫苗接种时间为4-10a(M=8a),未发病者疫苗接种时间为5-10a(M=9a),突破性病例占87.10%;水痘疫苗未表现出保护效果(RR=1.09,95%CI=0.47-2.52),接种剂次和时间对发病无影响。结论水痘是引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原之一,首发病例未及时隔离治疗,使得疫情进一步蔓延。
- 于永马涛魏崇崇周蕾马会来祖荣强
- 关键词:水痘暴发疫情免疫史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2005-2015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2005-2015年新疆喀什地区风疹发病变化趋势,为喀什地区风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风疹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共报告风疹866例,年均发病率为1.22/10万。报告病例季节高峰为3-6月份;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1∶1,发病年龄主要为<15岁,婴儿发病率最高,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占所有病例的77.25%;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县为泽普县、喀什市和麦盖提县。结论喀什地区风疹发病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需加强儿童含风疹成分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
- 随海田王童敏马涛马会来张彦平
-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