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冬

作品数:50 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心脏
  • 14篇手术
  • 13篇外科
  • 10篇动脉
  • 9篇瓣膜
  • 8篇外科治疗
  • 7篇置换术
  • 6篇心脏瓣膜
  • 6篇心脏病
  • 6篇主动脉
  • 6篇外科手术
  • 6篇介入
  • 5篇心脏瓣膜置换
  • 5篇封堵
  • 4篇心脏瓣膜置换...
  • 4篇心脏外科
  • 4篇体外循环
  • 4篇缺损
  • 4篇外循环
  • 4篇未闭

机构

  • 46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46篇韩冬
  • 20篇杨侃
  • 14篇张超
  • 12篇王登峰
  • 9篇杜守峰
  • 8篇张壮
  • 6篇孙君隽
  • 5篇胡玲
  • 5篇范迪堃
  • 3篇陈国峰
  • 3篇曾显阁
  • 2篇孙俊隽
  • 2篇董新伟
  • 2篇高致炳
  • 2篇夏海娜
  • 2篇高建朝
  • 1篇张建党
  • 1篇林涛
  • 1篇师文华
  • 1篇李子斌

传媒

  • 5篇中西医结合心...
  • 4篇医学信息(西...
  • 3篇新乡医学院学...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药物滥用...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8
  • 3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泊酚镇静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丙泊酚镇静深度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50≤脑电双频指数(BIS)<60]和观察B组(35≤BIS<45),每组76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障碍、营养障碍、焦虑、抑郁、吸烟史、饮酒史、术前心功能不全、术中低氧血症、术中低蛋白血症、术后急性肾损伤、二次插管、大量输血、过度疼痛、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手术方式、CPB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有36例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3.68%。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38.16%(29/76)、9.21%(7/76),观察A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B组(χ^(2)=17.617,P<0.05)。性别、BMI、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认知障碍、合并睡眠障碍、合并营养障碍、合并焦虑、合并抑郁、吸烟史、饮酒史、术中低氧血症、术中低蛋白血症、术后急性肾损伤、二次插管、大量输血、手术方式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无关(P>0.05);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心功能不全、过度疼痛、术后LVEF、CPB时间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心功能不全、过度疼痛、CPB时间≥100 min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LVEF≥50%、丙泊酚镇静深度35≤BIS<45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丙泊酚
杜守峰师文华孙君隽韩冬
关键词:丙泊酚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谵妄
血清脂联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31)。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脂联素、FGF23水平分别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脂联素、FGF23水平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FGF23、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GF23、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清FGF23水平与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FGF23、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脂联素、FGF23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807、0.911。脂联素、FGF23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FGF23联合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效果较好。血清脂联素、FGF23有望成为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效果的有效指标。
张超韩冬范迪堃高建朝杨侃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脂联素
保留前瓣叶的二尖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疗效
2012年
目的分析保留前瓣叶的二尖瓣膜置换术(MVR)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心瓣膜疾病患者行MVR,其中33例保留前瓣叶,35例完全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MVR手术后,保留组无早期死亡的病例出现,切除组1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术后LVEF明显升高,LVEDV、LVESV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术后保留组的LVEF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切除组,LVEDV、LVESV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切除组(P<0.05)。结论术中保留前瓣叶及腱索的MVR疗效较完全切除的MVR的疗效好。
韩冬
关键词:二尖瓣膜置换术
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常见病原菌,为降低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VAP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医院15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年龄>60岁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VAP分为VAP 74例和非VAP 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VAP患者痰液培养结果进行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74例VAP患者中死亡21例,病死率达28.38%;通过分析VAP与非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大动脉手术患者、合并有低心排综合征以及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术后发生VAP可能性较大,此外术前LEVF、体外循环时间、PaO2/FiO2、血液制品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监护时间等因素均与其发生率相关;74例发生VAP患者痰液中共培养出11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0株占60.34%,其次是真菌24株占20.69%,革兰阳性菌相对较少,仅有12株占18.97%。结论老年患者心脏直视术后VAP的发生于多种因素有关,应积极进行预防,对于已经发生的患者原则上应按照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及时给药治疗。
韩冬杜守峰孙君隽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脏直视手术呼吸机相关肺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并发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分析二者对CAHD患者并发H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CA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HF将患者分为CAHD组(n=58)和CAHD+HF组(n=47),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血浆BNP、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浆BNP、hs-CRP水平关系,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BNP、hs-CRP对CAHD患者并发HF的预测价值。结果CAHD+HF组和CAHD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AHD+HF组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CAHD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BNP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6,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浆BNP、hs-CRP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CAHD患者并发H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5、0.788、0.975;血浆BNP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CAHD患者并发HF的AUC显著大于血浆hs-CRP(Z=4.948、4.816,P<0.05);血浆BNP与二者联合检测预测CAHD患者并发HF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3,P>0.05)。以血浆BNP 274.465 ng·L^(-1)、hs-CRP 4.000 mg·L^(-1)为最佳截断值,血浆BNP预测CAHD并发H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5%、100.0%,血浆hs-CRP预测CAHD并发H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64.4%,二者联合预测CAHD并发H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60.2%;血浆BNP、hs-CRP及二者联合预测CAHD并发HF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0.712、0.260,P>0.05),血浆BNP预测CAHD并发HF的特异度显著高于血浆hs-CRP及二者联合(χ^(2)=51.093、38.991,P<0.05),血浆hs-CRP与二者联合预测CAHD并发HF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9,P>0.05)。结论CAHD并发HF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显著升高,血浆BNP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浆BNP水平对CAHD患者并发HF
高致炳韩冬张超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
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31例成人法洛四联症病人受外科治疗,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16~41岁,平均(21.5±3.5)岁.有明显的紫绀和杵状指蹲距现象.血红蛋白171-252g/L。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6例采用跨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15例仅行右室流出道扩大补片。结果本组无死亡。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血红蛋白尿25例。6例因术后引流量多,再次开胸止血(19.4%)。随访2个月至2年。1例术后复查发现小的室间隔缺损残余漏。无晚期死亡。结论成人法洛四联症二次开胸等并发症发生率偏高,,但远期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杜守风韩冬
关键词:成人法洛四联症心脏外科手术
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19例分析
2006年
韩冬杨侃
经房间隔穿刺途径介入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经房间隔穿刺途径介入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F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7例PF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途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者行经卵圆孔途径介入封堵术失败后转为经房间隔穿刺途径介入封堵术,对照组45例患者成功实施经卵圆孔途径介入封堵术。记录2组患者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搏出量(LV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严重残余分流、新发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封堵术相关的再次住院、消化道出血、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即刻手术成功率为100.00%。观察组患者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LVEDV、LVESV、LVSV、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LVEDV显著高于术前,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LVEDV、LVSV显著高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LVEDV、LVESV、LVSV、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Ⅲ度AVB、严重残余分流、新发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封堵术相关的再次住院、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9.38%(3/32)、6.25%(2/32)、15.63%(5/32)、6.25%(2/32)、6.25%(2/32)、9.38%(3/32),对照组患者Ⅲ度AVB、严重残余分流、新发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封堵术相关的再次住院、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22%(1/45)、2.22%(1/45)、6.67%(3/45)、13.33%(6/45)、2.22%(1/45)、11.11%(5/45),2组患者Ⅲ度AVB、严重残余分流、新发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封堵术相关的再次住院、消
王登峰张超韩冬杨侃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左心房功能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对ICAM-1、ANP、ET与右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心房钠尿肽(ANP)、内皮素(ET)与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90例房间隔缺损病人,按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病人均行心脏超声检查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外科修补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清ICAM-1、ANP、ET水平,右室功能指标[右心室舒张末面积(Area ED)、右心室收缩末面积(Area ES)、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ICAM-1、ANP、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rea ED、Area ES低于对照组,RVFA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ICAM-1、ANP、ET水平,有效改善病人的心脏各腔室及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室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韩冬杜守峰张超王登峰杨侃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钠尿肽右室功能
63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体会
2006年
韩冬杨侃张壮陈国峰胡玲王登峰杜守峰孙君隽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体会冠心病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