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迎宾
- 作品数:60 被引量:4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构造地震低速异常识别及成因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岩石空隙中含气造成的地震波低速异常是检测天然气藏的一个重要地震信息.笔者在对鄂博梁Ⅲ号地震解释过程中发现,构造东高点深层地震所反映的构造形态及深、浅层构造叠置样式不仅与相邻构造存在较大差异,与区域构造变形规律也不相吻合.通过对全区地震精细解释及原始地震速度谱的分析判定,构造东高点深层地震反射不是真实构造形态的反映,而是由于地震异常低速造成同相轴"下拉"导致的构造形态畸变.进而,在排除影响地震速度的地表、处理流程、地下特殊岩性体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认为,构造东高点紧邻生气凹陷、深层储、盖配置良好、晚期成藏,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地质条件.圈闭含气是构造东高点深层地震产生低速异常的主要原因.
- 陈迎宾张寿庭万传治赵凡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 大气水对古潜山储层影响的地球化学证据——以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古潜山为例
- 2005年
- 通过对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在岩石的各种结构组分中,岩石的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与基质在同位素特征和元素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即洞或脉中的方解石充填物具有显著较高的^87Sr/^86Sr比值,较低的δ^13C、δ^18O值和较高的Mn含量等特征;这些特征进一步说明了该区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其上覆的加里东不整合面有关,其所经历的重要岩溶作用为大气水成岩作用,发生的时间为表生成岩阶段。
- 黄成刚黄思静陈启林张正刚陈迎宾邓毅林
- 关键词:下古生界地球化学证据大气水桩西古潜山古岩溶储层
- 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解释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通过综合应用全三维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地震属性提取、谱分解、AVO分析等解释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对复杂构造及地层、岩性圈闭的描述能力及精度.本文以柴达木盆地...
- 陈迎宾
- 关键词:油气勘探地震综合解释发育特征
- 文献传递
- 柴达木盆地潜西地区成藏条件分析
- 2005年
- 柴北缘西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是控制该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条件。潜西地区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表明,潜西地区具有临近冷西次凹和赛什腾2个生烃凹陷的条件,同时多期次的断裂和区域不整合面也为油源沟通提供了良好的输导体系。精细构造解释表明,潜西地区的构造背景北部高、南部低,是逐步过渡的一个单斜。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在其上于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褶皱断裂,相互配置形成了可靠的圈闭。可见,潜西地区是柴北缘下一步油气勘探值得重视的一个区域。
- 石亚军陈启林张正刚陈迎宾张静
- 关键词:烃源岩圈闭输导体系成藏条件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坳陷基本地质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评价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和勘探目标综合评价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东段德令哈坳陷是中生代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育起来的伸展坳陷,经历了第三纪的张扭坳陷和第四纪挤压坳陷阶段,坳陷内较稳定地分布了中侏罗统大煤沟组4—7段的烃源岩,还发育有石炭系潜在的烃源岩层系。储层在各层段均有分布,中生界以大煤沟组6段石英砂岩和白垩系的河流三角洲相砂岩为主。圈闭主要分布在凸起构造带,山前还发育推覆构造带,构造形成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配合良好,可形成自生自储、下生上储的储盖组合。通过该坳陷资源潜力与油气远景评价,认为中侏罗统自生自储的成藏组合是现实的勘探领域,托南断阶、宗务隆山前逆冲带及埃姆尼克凸起带为主力生烃凹陷,具有一定勘探前景。
- 彭德华陈启林陈迎宾
- 关键词:生储盖组合勘探新领域
- 川西地区须四段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为明确川西地区须四段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利用露头及岩心观测、铸体薄片分析、储层物性测试、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须四段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粒岩屑砂岩,分选好,磨圆度较差到中等,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和压结式。平均孔隙度为6.22%,平均渗透率为0.279 mD。次生孔隙主要包括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构成主要储集空间。相对优质储层受沉积相、碎屑组分、岩石结构及成岩作用控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三角洲平原叠置分支河道是有利的沉积微相。石英含量高,岩屑含量低,分选好的中粒岩屑砂岩储集性能最佳。长石及岩屑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占总面孔率的85%左右,可以有效增加储集空间,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裂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渗透率,对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有积极作用。
- 徐康刘光祥胡文瑄罗开平陈迎宾宫晗凝张方君
- 关键词:储层特征主控因素沉积微相成岩作用
- 同沉积压扭断层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油气成藏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06年
-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逆断层断面产状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生长系数变化在1.3~2.5之间,断距纵向上向浅层逐渐变小和横向上向一个方向逐渐增大,总体表现为典型的同沉积压扭断层。指出该断层演化主要经历了同生冲断期、褶皱发育期、平静期及二次活动期4个阶段,长期活动的NWW向主干断层除控制构造带的展布格局外,还控制着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其组合的空间发育,同时还有效地沟通着源岩与圈闭并成为有效输导体系的一部分,近NS向展布的次级断层决定着局部构造的发育特点,与NWW向断层联合控制着油气的局部富集。
- 李碧宁袁剑英杨占龙陈迎宾张正刚
- 关键词:构造带
- 白垩纪以来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与地质事件
- 2005年
- 综述了白垩纪以来海水锶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规律与地质事件的关系。白垩纪-40Ma期间,海水锶同位素比值有多次升降,但总体上变化不大;40Ma以来,海水锶同位素比值显著增加,并呈现出单调上升的总体特征。综观各种研究成果,白垩纪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的变化主要与如下因素有关:①可能的星外物体对地球的撞击作用;②全球海平面变化及洋中脊扩张速度的改变;③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隆升;④玄武岩喷发和冰川作用等。在各种因素中,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隆升对40Ma以来海水锶同位素演化具有最为重要的控制作用。
- 黄成刚张庆丰陈启林邓毅林张正刚陈迎宾
- 关键词:白垩纪青藏高原
- 柴达木盆地冷湖0-5号构造侏罗系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 2014年
- 冷湖0-5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以下侏罗统为烃源岩的一个含油气构造带,目前除冷湖3号油田为侏罗系原生油气藏外,其他所发现的油田均为第三系次生油气藏。通过对该构造带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钻井分析认为,冷湖0-5号具备形成侏罗系原生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并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具体成藏条件,提出了冷湖0-5号构造"下断阶找油"的勘探思路及有利勘探方向。
- 陈迎宾王彦青胡烨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成藏条件
- 关于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建议被引量:12
- 2006年
-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是该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潜力大的区块,也是其下一步开展精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制约这一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也日趋明显。通过对跃进地区油气成藏机理、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的重新认识和对新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认为在该区尕斯东南斜坡应寻找E13的岩性油气藏,即沿着斜坡背景的鼻状隆起继续下坡找油;跃西地区坡折带相对发育,下一步则应查明E23的藻灰岩分布范围,实施钻探,另外,该带基岩潜山也是值得探索的领域;跃进二号地区跃深11井以南斜坡背景上发育有鼻状隆起,与已获得油流的跃进四号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和成藏背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
- 石亚军陈迎宾李延丽乐幸福
-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勘探建议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