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辉

作品数:23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考古
  • 3篇遗址
  • 2篇社会
  • 2篇文化
  • 2篇良渚文化
  • 2篇贵族
  • 1篇大遗址
  • 1篇大遗址保护
  • 1篇稻作
  • 1篇稻作农业
  • 1篇都城
  • 1篇端元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遗存
  • 1篇遗址保护
  • 1篇仪式
  • 1篇玉器
  • 1篇玉石文化
  • 1篇早期文明

机构

  • 18篇浙江省文物考...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剑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18篇陈明辉
  • 10篇刘斌
  • 10篇王宁远
  • 2篇徐士进
  • 1篇吴卫华
  • 1篇莫多闻
  • 1篇董少春
  • 1篇陆婧

传媒

  • 4篇考古
  • 3篇南方文物
  • 2篇博物院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中国文化遗产
  • 1篇科学世界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东方考古
  • 1篇杭州文博
  • 1篇自然与文化遗...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良渚古城考古的历程、最新进展和展望被引量:10
2020年
良渚遗址自1936年发现以来已经历了80余年的考古历程,经过4代考古人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考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从崧泽到良渚: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课题的立项和启动,良渚古城考古仍将持续开展,并向科技化、国际化、理论化和公众化方向发展。
刘斌王宁远陈明辉
磁山文化的再研究
2020年
本文对磁山、北福地等分布于太行山东麓地区的距今9000~7000年的遗址进行了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冀南地区的磁山遗址可分早晚两大期,早期属磁山文化,晚期则应归属裴李岗文化。磁山早期和磁山晚期前后相继,年代分别为距今8500~8000年和距今8000~7500年,不超出贾湖文化一期和裴李岗文化一期存续的年代。冀南地区和冀中地区分属磁山文化和北福地一期文化,北福地一期文化年代晚于磁山文化,大致相当于磁山遗址晚期,其形成可能与磁山文化在裴李岗文化压迫下向北迁徙有关,二者同属于磁山文化系统。根据蓟县青池遗址的发掘资料,可知北福地一期文化的年代相当于兴隆洼文化中晚期。
陈明辉
关键词:磁山文化
良渚:五千年前的都城
2020年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经投票表决,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通过决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和确认起,考古工作者用了近10年时间,终于让这座拥有五千余年历史的古城重现在人们面前。
蔡璐庄维嘉(插图)张天莹(插图)陈明辉武欣宋姝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城
杭嘉湖平原ZK3钻孔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及其气候-海平面响应
2024年
杭嘉湖平原位于海陆交互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极易受到海平面升降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对全球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应用非参数化粒度端元分析模型提取杭嘉湖平原ZK3岩芯沉积物的端元组分,分析其物质来源;并结合植物藻类和磁化率指标全面揭示各端元组分对区域全新世气候-海平面变化响应。结果表明:(1)EM1(16.4 μm)主要为洪泛沉积物,EM2(35.3 μm)主要为湖相沉积物,EM3(58.9 μm)则为海相沉积物;(2)杭嘉湖平原8000 a BP以来的气候-海平面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约8000—6200 a BP,受东亚夏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海平面上升并趋于稳定,区域内同时受到海洋和陆源输入影响,发育海陆过渡相沉积;约6200—4800 a BP,气候趋于干凉化,陆地面积扩大,沉积环境转变为河流为主的洪泛沉积;至4800—3100 a BP,气候回暖,海平面略有回升,发育为湖相沉积;3100—140 a BP,气候趋冷干化,海平面下降,广泛发育为泛滥平原沉积环境。
江志霖毛龙江王婷邹春辉赵成双苹刘斌王宁远陈明辉莫多闻
关键词:粒度杭嘉湖平原
良渚古城的公众考古实践
本文对良渚古城遗址在大遗址保护及公众考古实践中采取的方式及所获成果作了系统的梳理。从揭示良渚古城重要历史地位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出发,介绍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在遗址保护宣传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各部门在公众考古过程...
沈晓文陈明辉刘斌王宁远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
杭州市余杭区北村遗址北村南地点2020~2021年良渚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2024年
一、遗址概况为配合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外围道路规划建设及瓶窑镇小城市改造凤都路延伸项目建设工程,2018~201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古城遗址以西、以南进行了大面积的勘探和调查,新发现12处良渚文化时期遗址。北村遗址即其中之一。
陈明辉姬翔(执笔/摄)陈全合张念哲(执笔/绘制)张依欣王宁远王宁远蓝林玉(绘制)华琛欣(绘制)张颜颜(绘制)张依欣(绘制)张鑫(绘制)张晓峰(摄)
关键词:社会分化
良渚遗址物质的Sr-Nd同位素特征、物源及其对古文化消亡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良渚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之一,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联系。位于杭州瓶窑镇的良渚古城遗址,则代表了良渚文化发展的巅峰。我们采集了良渚遗址剖面的文化层、上覆黄粉土的土壤样品以及遗址周边地区的河流和钱塘江的沉积物样品,测试分析了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通过对比黄粉土和文化层的同位素组成变化,结合遗址周边环境和前人对长江沉积物、东海沉积物的研究,我们推测,良渚黄粉土物质来源可能是东海、长江沉积物和钱塘江沉积物的混合,良渚文化可能并非消亡于来自周边山体的山洪,而是与海侵或者长江下游洪水泛滥有关。
姬翔吴卫华陈明辉王宁远刘斌徐士进杨杰东
关键词:SR-ND同位素
克罗斯仪式中心:物质性和纪念性--阿尔伯特·雷基特考古讲座
2018年
前言 我很荣幸能被邀请来做雷基特考古讲座。雷基特考古讲座于1951年为纪念阿尔伯特·雷基特而创立。他于1947年去世,享年70岁。他是一个化工制造商(参与了滴露杀菌剂的开发)、文物协会成员、考古学的赞助人。他资助了伦纳德·伍利爵士在乌尔的发掘。
科林·伦福儒陈明辉朱叶菲(译)连惠茹
关键词:考古学纪念性物质性仪式杀菌剂
中国复杂社会的出现:以良渚为例被引量:12
2018年
最近的研究表明,良渚古城是一座公元前3300-公元前2300年设防城址,同时还发现规模宏大的防洪和灌溉水坝系统。古城正中心分布着人工营建的宫殿台基,毗邻的反山贵族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年代比商代的青铜器早一千多年,是在一个复杂社会中产生的。良渚的大型公共工程和精美的随葬品,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的产物。
科林.伦福儒刘斌陈明辉朱叶菲宋姝姬翔连蕙茹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贵族墓葬玉器国家社会
苏美尔地区与环太湖地区的社会复杂化之路——兼谈苏美尔文明与良渚文明的初步对比被引量:3
2018年
苏美尔文明和良渚文明分别是西方文明圈和东方文明圈的代表,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的地区之一。它们所代表的苏美尔地区和环太湖地区的文化序列较为完善,考古工作研究较为深入,社会复杂化具有大致的同步性,但又各有特点,反映出两种不同文明模式。
陈明辉
关键词:社会复杂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