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华
- 作品数:31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丙酚辅助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 应用异丙酚麻醉辅助经皮肝穿经皮射频消融(PRFA),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PRFA治疗的依从性和彻底性。
- 范宗江张树荣陈卫华刘建昆刘苗
- 关键词:肝癌异丙酚辅助射频消融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腹腔内联合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腔内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的疗效。方法采用多柔比星30mg/m2+顺铂25mg/m2+丝裂霉素4~6mg联合化疗方案对19例MPM患者进行腹腔内注射,每周1次,每例共注射3~4次,分析腹水变化情况。结果近期疗效CR10例(52.6%),PR6例(31.6%),NC3例(15.8%),有效率(CR+PR)为84.2%,显著高于对照组(41.7%),χ2=6.09187,P<0.02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腹腔内联合化疗治疗MPM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MPM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张树荣张彦陈卫华
- 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治疗肝脏恶性肿瘤67例被引量:2
- 2003年
- 张树荣范宗江李德树陈卫华田学明严毓芬
-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电凝法
- 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小肝癌(直径≤3cm)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RF-2000TM肿瘤射频治疗系统,在B超引导下对21例小肝癌患者24个肿块进行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并用B超及CT检查以了解RFA治疗效果,随访观察其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 RFA治疗后100%(20/20)的肿块血供消失(另4个治疗前即无血供),且2,4个肿块呈完全凝固性坏死(100%)。随访6月-3年,21侧中存活19例,半年生存率100%。存活的19例中,已有5例生存半年,4例生存1年,6例生存2年,4例生存3年。结论 集束电极RFA治疗小肝癌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
- 张树荣范宗江李德树陈卫华田学明严毓芬
- 关键词:集束电极射频消融物理治疗小肝癌经皮肝穿刺
- 高原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分析及护理被引量:2
- 2000年
- 石敏王燕梓陈卫华李成晨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 内科病区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被引量:1
- 2003年
- 根据内科专科护理特点,为探索适应内科疾病的整体护理方法,我们采取有针对性地护理管理举措,取得一定成效.
- 米继民杨顺秋任丽周玉兰陈卫华周洁何玲萍张亚萍
- 关键词:内科病区整体护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护理质量
- 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 (radiofrequencyablation ,RFA)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RF - 2 0 0 0 TM肿瘤射频治疗系统 ,在B超或CT引导下对 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9个直径小于 5cm的病灶进行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 ,并用彩色超声检查以了解RFA的效果。结果 每例患者均 1次完成治疗 ,均无出血等并发症。治疗 1个月后 ,6个病灶血供完全消失 ,2个病灶血供基本消失 ,另 1个血供稍多 ,予再次RFA治疗后血供完全消失。随访 6月~ 1年 ,所有病灶缩小均在 5 0 %以上 ,无 1例复发。结论 集束电极RFA治疗中小肝海绵状血管瘤创伤小 ,安全 ,疗效可靠。其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树荣范宗江李丽娟陈卫华刘建昆刘苗
-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射频消融疗效
- 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
- 2003年
- 张树荣李丽娟陈卫华范宗江
-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治疗性射频消融
- 诊断性腹腔镜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评价诊断性腹腔镜的检查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提高腹部疑难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58例腹部疑难疾病患者的腹腔镜检查情况,其中腹水原因待查35例,腹水+腹部包块23例。结果:58例患者中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31例,恶性腹膜间皮瘤23例,腹膜转移癌2例,盆腔结核及慢性盆腔炎各1例。不同疾病在腹腔镜下有不同表现。操作时间25-70min,平均38min。并发症为活检处出血4例,其中3例为自限性出血,1例经局部喷洒凝血酶后停止,术后伤口漏水5例。对腹腔镜下有肯定判断的12例患者同时进行治疗。结论:腹腔镜检查具有安全、简便、微创、痛苦小、确诊率高等优点。诊断性腹腔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张树荣范宗江陈卫华田学明
- 关键词:腹腔镜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腹膜间皮瘤安全性
- 诊断性腹腔镜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
- 张树荣范宗江陈卫华李丽娟田学明郑冬青赵锦秀
- 该项目建立了在局麻下由内科医生独立操作腹腔镜的方法。通过对99例不明原因腹水、腹部包块、腹腔肿瘤,以及早期肝硬化及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探讨了诊断性腹腔镜的操作方法、麻醉方式、患者的耐受性、腹腔镜检查对患...
- 关键词:
- 关键词:诊断性腹腔镜腹水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