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忠 作品数:15 被引量:4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同给药时间的降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同时间给药时降压疗效的差别。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将120例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分为三组,分别为早晨服用盐酸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A组41例,男21例,女20例);早晨服用盐酸贝那普利晚上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组(B组39例,男20例,女19例);早晨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晚上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组(C组40例,男22例,女18例)。三组患者均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5天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平滑指数等指标。结果服药15天后,三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24hSBP、24hDBP、24hMABP、dSBP、dDBP、dMABP、nDBP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B组nSBP、nMA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间nSBP、n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间nSBP、n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与C组间nMA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平滑指数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间应用ACEI类药物较早晨顿服两种药物及晨服ACEI类药物能更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且使夜间及24h血压下降更平稳。 陆建忠 李小旺 罗玉寅 温晓红关键词:高血压 盐酸贝那普利 硝苯地平控释片 时间治疗学 心脏康复对OSAHS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CR)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将59例诊断为OSAHS的患者分为两组,心脏康复(CR)组31例,无干预组(对照组)28例,给予为期3个月的CR干预,检测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b-aPWV、体质量指数(BMI)、最低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等指标。结果 CR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b-aPWV值、BMI、最低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CR组与对照组比较,b-aPWV值、BMI值、最低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治疗可以降低OSAHS患者b-aPWV值、BMI、最低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 李小旺 柳元化 陆建忠 罗玉寅 倪水妹关键词:心脏康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114例病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8例,均常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g及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观察治疗后6个月两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P波离散度(Pw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治疗前后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max、Pwd及L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等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影响PAF患者Pmax及Pwd,减少房颤发作,缩小PAF患者LAD及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陆建忠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 阵发性房颤 P波离散度 红景天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相关凋亡因子及Bax、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相关凋亡因子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作为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胸、缝合处理;剩余65只采用冠脉结扎诱导建立大鼠AMI模型,剔除不合格模型后共有50只标准大鼠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按10 mg/kg的剂量给予卡维地洛;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2、24、36 mg/kg的剂量给予红景天苷,均溶于10 mL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制备成功后次日开始灌胃,持续8周。原位末端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测定梗死面积,BCA法测定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l-2、Bax、Caspase-3 m RNA相对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心肌梗死面积、Bax、Caspase-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均增加(P<0.05),Bcl-2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AI、心肌梗死面积、Bax、Caspase-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均降低(P<0.05),Bcl-2蛋白及m RNA相对表达均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红景天苷低、中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AI、心肌梗死面积、Bax、Caspase-3蛋白及m RNA相对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降低(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通过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来减少细胞凋亡,缩小大鼠AMI模型梗死面积。 廖骏 陆建忠 王巍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红景天苷 凋亡因子 BAX BCL-2 依叶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依叶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及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将该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并给予正规降压治疗,... 罗玉寅 张诗吟 陆建忠 孙启银 柳元化 李小旺 章琪关键词:H型高血压 动脉僵硬度 心脏舒张功能 文献传递 降尿酸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卒中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降尿酸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卒中发生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17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HUA患者分为降尿酸治疗组91例,在降压治疗基础上根据HUA分型分别接受别嘌呤醇或立加利仙干预;安慰剂对照组85例。观察用药1年后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 h DBP)、血尿酸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卒中发生率情况。结果用药1年后,失访9例。治疗后,别嘌呤醇组、立加力仙组血尿酸、IMT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安慰剂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及新发卒中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HUA患者,在高血压治疗基础上联合降尿酸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血压、血尿酸及IMT,减少卒中发生的风险。 李小旺 柳元化 陆建忠 罗玉寅关键词:高血压 原发性 高尿酸血症 脑血管意外 基于“瘥后防复”理论观察三七粉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张莎莎 陆建忠 章琪 魏明 罗玉寅 孙启银 张诗吟 王春生 张 近年来,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冠脉介入技术能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患者痛苦少,己成为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但是冠脉介入术后的安全性,特别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关键词:关键词:冠心病 三七粉 介入治疗 冠脉宁片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血脑钠肽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价冠脉宁片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脑钠肽(BN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斑块的影响。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冠脉宁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66.0%(P〈0.01)。观察组无出血率84.0%高于对照组62.0%(P〈0.05)。两组患者经10d治疗后,BNP和hs—CRP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患者经10d治疗后,斑块大小、斑块厚度及斑块内-中膜厚度(IMT)均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ACS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脉宁片治疗ACS患者,疗效可靠,改善BNP水平及hs—CRP水平和斑块程度。 陆建忠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质 动脉粥样硬化 感染性心内膜炎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与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6年4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单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67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结果正常者65例为对照组。分别收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第3天和治疗1周后3个不同时间节点的粪便标本,同时收集对照组的粪便标本,通过FISH实验检测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含量差异,同时通过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进一步明确观察组患者3个时期肠道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和乳杆菌与对照组的数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1天双歧杆菌值为6.2%±0.56%,治疗第3天为4.3%±0.34%,治疗1周后为8.7%±0.56%,对照组双歧杆菌值为9.4%±0.98%。观察组患者治疗前1天乳杆菌值为5.4%±0.86%,治疗第3天为4.9%±0.24%,治疗1周后为6.1%±0.72%,对照组乳杆菌值为8.3%±0.51%。治疗前1天与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观察组患者在3个治疗时期中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对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在治疗第3天较低,1周后有所回升;大肠埃希菌数量在治疗第3天亦较低,但1周后没有明显回升。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肠道菌群数量与健康人相比有所下降,肠道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失调可能影响其发病和转归。 李小旺 柳元化 陆建忠 罗玉寅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肠道菌群 PCR 缬纱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缬纱坦组(30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处理,缬纱坦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纱坦80mg/d,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和第3天采血测激活的凝血时间(ACT)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I)。结果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ACT均无显著变化,两组的t-PA活性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而PAI活性明显降低(均P<0.05或<0.01),组间比较,缬纱坦组t-PA活性升高及PAI活性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纱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凝血系统无明显影响,但可使t-PA活性增高而PAI-I活性降低。 陆建忠 罗玉寅 汪坚勇 陈文珍关键词:缬纱坦 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凝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