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发辉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尾波
  • 1篇尾波QC值
  • 1篇温度
  • 1篇物理机制
  • 1篇临界温度
  • 1篇波速

机构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2篇金发辉
  • 2篇荣代潞
  • 1篇李亚荣
  • 1篇金铭
  • 1篇金铭

传媒

  • 1篇地震学报
  • 1篇高原地震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的临界温度对大震孕育和发生的作用的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对云南大理岩在临界温度附近的水中的破裂和溶解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力学参数(破裂强度、弹性模量、剪切破裂能、断裂韧性等)随环境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临界温度附近有一个突然的下降,然后保持一个较稳定的低值.分析测量了每一试验温度下环境水中某些化学物质成分的含量、PH 值、电导率等.其与温度的变化与力学参数相仿,只是随温度呈增高的趋势,在380℃附近都存在一个突然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临界温度附近的水溶液对岩石的强烈的应力腐蚀作用所引起的.根据试验结果强调指出,地壳中处于临界温度附近的水溶液的存在和运移对震源过程、浅源大震的成因有重要的意义.
荣代潞金发辉贺玉亭金铭蒋续媛高中强
关键词:临界温度地震
震源区介质Q值变化物理机制的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利用较大岩石样品 ,实验研究了加载时同时向样品内注水过程中穿过样品超声波波速和尾波 Qc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在压力作用下 ,岩石破坏前通过岩石的尾波Qc值下降 ,如果有压力水进入 ,则岩石的尾波值 Qc会大幅下降。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地壳岩石破坏发生地震前的尾波下降的物理机制是岩石在压力下产生扩容裂隙及流体进入裂隙双重作用的结果。
荣代潞金发辉贺玉亭金铭蒋续媛李亚荣高中强
关键词:波速尾波QC值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