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桂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耐缺氧功能性食品的初步研究
- 缺氧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军事、体育、航空航天、水下作业、旅游等各领域越来越重视对缺氧的研究.由于缺氧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症状,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都有影响,因此耐缺氧功能性食品的研...
- 邓桂芳
- 关键词:耐缺氧裂褶菌胞外多糖
- 文献传递
- 5种因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4年
- 研究了VB1、α 萘乙酸、油酸、羧甲基纤维素钠、L 谷氨酸 5种因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当VB1的添加量为 0 5mg/L ,α 萘乙酸的添加量为 0 2mg/L ,油酸浓度为0 1 %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 0 6% ,L 谷氨酸的添加量为 1 0 0 0 μg/L时均能明显促进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裂褶菌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具有正相关性。
- 郝利民邓桂芳李政孙金旭孙艳芳高红杨则宜贾士儒
- 关键词:菌丝生长胞外多糖裂褶菌菌丝体生长Α-萘乙酸L-谷氨酸
- 影响裂褶菌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几种因子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研究了α-萘乙酸、VB1、油酸等几种生长因子在发酵过程中对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me菌丝体及多糖产量的影响,在摇瓶转速为150r/min,温度26℃,培养时间为144h条件下,几种因子都能使裂褶菌菌体及胞外多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熏并初步确定出各种生长因子的最佳作用浓度,其中影响最显著的生长因子为油酸,当添加量为1%时熏菌丝体产量提高56.89%熏胞外多糖产量提高58.33%。
- 孙金旭郝利民邓桂芳孙艳芳李政朱会霞李长文贾仕儒
- 关键词:裂褶菌胞外多糖菌丝体
- 裂褶菌液态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研究了裂褶菌液态深层培养过程中通风量以及控制溶氧浓度(DO)对裂褶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通过在发酵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改变通风量和将溶氧浓度维持在20%以上,均能有效地控制罐内氧传递速率,增加菌体对碳源的利用率,且还原糖消耗速率和菌体得率明显提高。当在发酵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改变通风量时,菌丝体得率和胞外多糖产量分别为14.83g/L和2.12g/L。当溶氧浓度维持在20%以上时,菌体得率为15.56g/L,但是多糖产量仅有1.00g/L,说明高溶氧不利于多糖的生产。
- 贾士儒殷海松邓桂芳李政
- 关键词:裂褶菌
- 制备易消化氧化淀粉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条件对生成易消化氧化淀粉的影响。试验表明,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NaClO为氧化剂时影响羧基含量和消化性能的因素中,以NaClO的影响最显著。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消化性能好的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次氯酸钠用量3%,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30℃,pH10。通过研究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与消化性能的关系,发现其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性。
- 郝利民邓桂芳张晓娟贾士儒
- 关键词:粘度马铃薯淀粉羧基含量
- 裂褶菌液态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 研究了裂褶菌液态深层培养过程中通风量以及控制溶氧浓度(DO)对裂褶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通过在发酵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改变通风量和将溶氧浓度维持在 20%以上,均能有效地控制罐内氧传递速率,增加菌体对碳源的利用率,...
- 贾士儒殷海松邓桂芳李政
- 关键词:裂褶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