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宇
- 作品数:16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t(7;11)(p15;p15)染色体易位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被引量:1
- 1998年
- (7;11)(p15;p15)易位是髓系白血病中一种少见的染色体重排,迄今国外文献至少已有25例记载,而国内只报道3例。近年来我们发现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伴有t(7;11)(p15;p15)易位,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AML患者4例...
- 薛永权过宇谢新谢新陶瑞芳
- 关键词:白血病AML染色体易位
-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t(8;21)白血病随访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沈美凤过宇虞斐薛永权
- t(8;21)白血病的若干特征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的地位被引量:7
- 1996年
- 为了解t(8;21)白血病的特征及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的地位,对42例t(8;21)白血病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患者中数年龄为27.5岁,男女各占半数。其白血病类型有M12例、M2,31例、M2b5例、M42例和MDS-RAE82例。骨髓细胞染色体R带核型分析揭示典型t(8;21)易位40例,简单和复杂变异t(8;21)易位各1例。28例(67%)可见正常核型的细胞。26例(61.9%)合并其它染色体异常,其中丢失Y染色体14例,丢失X染色体、9q-和+4各3例。结果提示:本组t(8;21)白血病的临床和血液学持征和国外报道基本一致;t(8;21)白血病不但包括大多数M2b,还包括部分M2a和少数M1、M4及MDs;t(8;21)白血病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地位,以用M2/t(8;21)来表示较为恰当。
- 薛永权潘涌过宇谢新陆定伟贡静霞林宝爵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 60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5
- 1998年
- 目的为了探讨我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中Ph染色体的有关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应用R显带技术对600例慢粒患者的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5%)为Ph(-),570例(95%)为Ph(+);535例(93.8%)有典型Ph易位,34例(5.9%)有变异易位,包括简单变异易位和复杂变异易位各13例(2.2%),隐匿Ph易位8例(1.4%);526例(92.2%)的Ph(+)细胞为100%,44例(7.7%)经异基因骨髓移植、干扰素和脉冲羟基脲等治疗后有部分或全部细胞转为正常核型;50.6%的慢粒急变患者有额外的染色体异常,其中以+8、2Ph和i(17q)最多见。结论染色体检查不但有助于慢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有助于预测急变。
- 谢新过宇薛永权
- 关键词:白血病PH染色体变异易位细胞遗传学
- 伴染色体 t(8;21)为特征的四倍体克隆的急性白血病二例被引量:7
- 1997年
- 目的:报道2例以染色体t(8;21)为特征的四倍体克隆白血病。方法:用R显带法对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AML-M2)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除正常细胞外,各有3个相关异常克隆:46,XY,t(8;21)(2%)、46,XY,add(7)(q31),t(8;21)(6.8%)和92,XXYY,add(7)(q31)×2,t(8;21)×2(80.6%),见于例1;46,XX,t(8;21)(13.4%)、47,XX,+4,t(8;21)(46.3%)和94,XXXX,+4×2,t(8;21)×2(39.1%),见于例2。2例化疗后均未获完全缓解且分别生存4和6个月。结论:四倍体或近四倍体克隆与M2/t(8;21)白血病有特别的联系且为其继发性改变,通常意味着预后不良。
- 薛永权薛永权刘征辉潘涌谢新
- 关键词:染色体易位四倍体急性白血病
- 伴有8号染色体四体异常的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_0)一例
- 1999年
- 薛永权过宇周亚南谢新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染色体异常
- 血液病染色体检查失败因素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通过3948例血液病患者染色体检查,对其中未成功的276例的失败因素作了全面的回顾性分析。方法经染色体数据库查询,将失败因素归纳六组:Ⅰ.细胞太少,Ⅱ.细胞过多,Ⅲ.培养失败,Ⅳ.化疗期标本,Ⅴ.显带失败,Ⅵ.染色体质量差。结果引起失败的因素依次为W(38。8%),Ⅰ(29.3%),Ⅱ(12.7%),Ⅱ,Ⅳ(各76%),Ⅴ(最低4.0%)。AA失败率最高(23.3%);短期培养失败率为16.2%,同时加直接法其失败率大大降低(2.3%);年度失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二年分别为1.4%和1.8%)。结论白血病本身所致的分裂指数低下和质量不佳往往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为提高成功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抽取标本量要足够;②按有核细胞计数结果进行接种;③同时采用直接法和培养法制备染色体。
- 过宇谢新卢大儒顾健薛永权
- 关键词:血液病染色体
- 染色体t(4;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临床和实验室分析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研究t(4 ;1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淋 )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1 0例t(4 ;1 1 )急淋 ,其中 8例为初诊患者 ,2例为急淋复发患者 ,经DOPL(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左旋门冬酰胺酶 )、VP(长春新碱、泼尼松 )等不同联合方案化疗。 7例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免疫标记分析 ;所有病例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例 7为外周血培养 ) ,采用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t(4 ;1 1 )急淋占同期急淋的 3 .5%。 1 0例t(4 ;1 1 )急淋中 6例WBC >1 0 0× 1 0 9/L ,1 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和淋巴结浸润。 5例为单纯t(4 ;1 1 ) ,5例同时出现其它的染色体异常。细胞免疫学表面标记除 1例为HLA DR和CD5 阳性外 ,6例CD19阳性 ,5例CD2 2阳性 ,支持绝大多数为B祖细胞急淋。本组急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 5.5个月。结论 t(4 ;1 1 )急淋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独特的临床细胞遗传学亚型。
- 过宇薛永权谢新陆定伟耿美菊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免疫表型分型染色体畸变ALL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 1997年
- 为了解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染色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对101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临床特征研究。结果显示,69例有染色体异常(占68.32%),其中61例为结构异常,特异性异常47例,包括t(9;22),t(4;11),t(11;14)等。t(9;22)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较高,肝脾肿大多见,且以L2FAB亚型、B淋巴急淋为主,缓解率低,持续缓解时间短。其他非特异性染色体异常患者之临床特征与正常核型患者无明显差异。提示染色体异常在成人急淋中较常见,而且是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 薛永权李建勇夏学鸣过宇谢新阮长耿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染色体异常
- 11q23异常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评估 11q2 3异常与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血液学和预后的相互联系。方法 采用骨髓直接法和 (或 )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用 R显带技术 ,对 6 0 0 0例恶性血液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6 0 0 0例恶性血液病中发现 2 8例有 11q2 3异常 ,发生率为 0 .47%。异常类型有 7种 :t(4;11) (q2 1;q2 3) 10例 ;t(11;19) (q2 3;p13) 5例 ;t(9;11) (p12 ;q2 3) 2例 ;t(10 ;11) (p15 ;q2 3) 2例 ;t(6 ;11) (q2 7;q2 3) 1例 ;del(11) (q2 3) 7例 ;t(11;?) (q2 3;?) 1例。疾病类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4例 (M2 a3例、M42例、M5 a1例、M5 b8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例 (RAEB1例、CMML 2例 )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例。 10例 t(4;11)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访的 2 2例患者总完全缓解率为 5 9.9% ,中数生存期为 113天。结论 11q2 3异常主要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其预后不良 ,同时伴有额外变化和缺乏正常核型细胞均对预后有不利影响 ,因而构成一种独特的临床 -细胞遗传学联系。
- 过宇薛永权谢新吴德沛李建勇陆定伟蒋复高耿美菊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白血病AMLALL细胞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