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炎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肺实质、肺血管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是COPD的主要并发症。近年来新的研究表明,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发病机制除缺氧外,炎症介质如白介素1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等及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也起重要作用。 赵霞 杨朝 葛利军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炎症介质 炎症细胞 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预警价值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9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及59例非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D-二聚体(D-D)、乳酸脱氢酶(LDH)、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数值,并对2组间差异显著的血清学指标单独及联合行ROC曲线分析,探究其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预警价值。结果2组间血清学指标D-D、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MPV、N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和MPV联合检测时敏感性为53.26%,特异性为84.75%;D-D、LDH、HBDH、NLR联合检测时敏感性为59.78%,特异性为86.44%。结论D-D、MPV联合检测及D-D、LDH、HBDH、NLR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肺栓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D-二聚体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高敏感性结合,可作为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预警体系。 李萍 李萍 闫莹 赵霞 王艳 赵霞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乳酸脱氢酶 平均血小板体积 炎症反应在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和非PH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水平,探讨炎症反应在COPD相关PH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30 mmHg,分为COPD合并PH组和COPD非PH组各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3组间血CRP和N%水平的差异。结果 COPD合并PH组和COPD非PH组血CRP、N%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CRP水平在PH组和非P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N%水平在上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组血清CRP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r=0.377,P<0.05)。结论 CRP、N%均是反映COPD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其中CRP更敏感,且在PH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赵霞 杨朝 葛利军 耑冰 张丽萍 陈更业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 缺氧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活性氧及细胞色素C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内活性氧(ROS)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探索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方法购买hPASMCs,分别在常氧条件和缺氧条件下进行培养,连续细胞培养72h,并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使用CCK-8法分别于细胞培养后的1、24、48及72 h连续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使用分子探针对上述时间节点hPASMCs内的ROS水平进行检测,使用Westernblot检测hPASMCs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结果常氧组与缺氧组在1、24、48及72 h的培养过程中,其细胞增殖水平的OD值分别为缺氧组(0.306±0.004、0.733±0.009、0.973±0.018和1.258±0.030)、常氧组(0.307±0.004、0.459±0.022、0.751±0.021和1.151±0.037),2组细胞的增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的hPASMCs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2组hPASMCs在1、24、48及72 h的培养过程中,其细胞内ROS荧光OD值差异分别为缺氧组(2.32±0.192、3.46±0.270、4.12±0.259和4.7±0.187)、常氧组(2.38±0.130、2.30±0.158、2.34±0.207和2.38±0.179),2组hPASMCs内ROS荧光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的hPASMCs内ROS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2组hPASMCs在1、24、48及72 h的培养过程中,其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缺氧组(0.516±0.029、0.673±0.060、0.981±0.135和1.180±0.131)、常氧组(0.509±0.064、0.488±0.023、0.534±0.016和0.512±0.033),2组hPASMCs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相对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氧组hPASMCs内细胞色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组。结论缺氧将导致hPASMCs明显增殖,其内ROS水平增加,同时伴有细胞色素C水平增加,这种改变可能参与了肺动脉血管重构,并最终诱发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陈乾 沈乐 杨静 杨静 杨静 张建银 李丹丹 耑冰关键词:缺氧 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活性氧 细胞色素C 炎症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和COPD非PH患者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探讨炎症反应在C... 赵霞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脂联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素1 炎症反应 西地那非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3年 肺动脉高压(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重要并发症,也是COPD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及早控制肺动脉压力,可以改善患者的病程及预后。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能够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循环血管阻力,提高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改善心功能,从而用于特发性PH、血栓栓塞性PH、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PH的治疗。但对COPD相关PH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争议,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资料加以证实。 赵霞 葛利军 杨朝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西地那非 SOX5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并发症肺动脉高压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及健康者之间SOX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差异,初步探索SOX5基因多态性与COPD相关PH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就诊于宁夏人民医院总院及宁南分院呼吸内科的COPD稳定期患者250例,根据COPD诊治指南(2013年版)诊断标准入组,并且就诊当天全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分为COPD合并PH组(PASP≥50 mm Hg)103例和COPD非PH组(PASP〈50 mm Hg)147例。健康对照组选择同期在宁夏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者127例。使用Sequenom Mass ARRAY SNP检测系统检测所有受试者SOX5基因rs10842262和rs11046966位点的基因型,统计基因型频率并对比各组间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与COPD组之间(包括COPD合并PH及未合并PH组的全部患者)以及COPD合并PH组与COPD非PH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和吸烟指数上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健康对照组与COPD组之间SOX5基因rs10842262位点及rs11046966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5)。COPD合并PH组与COPD非PH组之间SOX5基因rs10842262位点及rs11046966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SOX5基因rs10842262和rs1104696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易感性相关,但与COPD相关PH的易感性还不能认为有关联。 耑冰 何凌 鲁玉婷 李萍 赵霞 邱国辉 马南 马威 杨朝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单核苷酸多态性 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病毒相关因素探讨 1996年 黄以哲 葛勤利 赵霞关键词:母婴传播 病理 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7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外周血Th17的细胞因子IL-17在不同临床分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30例,中度34例,重度29例,乙肝肝硬化... 赵霞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7 TH17细胞 临床分型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