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光银

作品数:30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1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篇等离子体
  • 12篇介质
  • 12篇介质阻挡
  • 11篇阻挡放电
  • 10篇介质阻挡放电
  • 9篇脉冲
  • 9篇纳秒
  • 8篇纳秒脉冲
  • 6篇气动
  • 5篇翼型
  • 5篇三角翼
  • 4篇等离子体流动...
  • 4篇失速
  • 3篇等离子体气动...
  • 3篇电极
  • 3篇升力
  • 3篇升力系数
  • 3篇气动激励
  • 3篇力系
  • 3篇放电

机构

  • 28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篇赵光银
  • 27篇梁华
  • 16篇吴云
  • 9篇韩孟虎
  • 9篇李应红
  • 8篇宋慧敏
  • 8篇贾敏
  • 7篇魏彪
  • 3篇金迪
  • 2篇李军
  • 2篇马杰
  • 1篇张志波
  • 1篇王学德
  • 1篇王博
  • 1篇赵小虎
  • 1篇方浩百
  • 1篇王大博
  • 1篇崔巍

传媒

  • 4篇高电压技术
  • 3篇航空学报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推进技术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力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激励抑制斜置翼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
赵光银李应红吴云梁华化为卓
射频介质阻挡放电改善NACA 0015翼型气动性能的实验被引量:3
2020年
介质阻挡放电(DBD)均匀稳定、易于敷设,是机翼/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PFC)中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射频介质阻挡放电激励频率高、放电功率大,且能在流场中产生明显的加热,应用潜力大。采用射频电源驱动DBD激励器产生等离子体,分析放电的体积力、热特性和诱导流场特性,开展了射频介质阻挡放电改善NACA 0015翼型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了占空比、调制频率、载波频率和电源功率等参数对流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射频等离子体激励的体积力效应随激励电压的增大而增加;射频等离子体激励产生的热量在诱导的流场中进行传导,加速流场;当来流速度为20m/s,Re=3.36×10~5时,在翼型前缘施加激励,使翼型临界失速迎角推迟1°,最大升力系数增大6.43%,且在过失速迎角下仍具有流动控制效果,使升力下降变缓;调制频率越大,控制效果越好;存在最佳占空比、载波频率和功率,占空比对流场控制效果的影响最显著,最佳占空比、载波频率和功率分别为20%,460kHz和50W。射频等离子体激励以体积力效应、热效应和诱导壁面射流改善失速流场,使得NACA0015翼型气动性能极大改善,流动分离得到有效控制。
谢理科梁华赵光银魏彪苏志陈杰田苗
关键词: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翼型介质阻挡放电占空比
纳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激励唯象学仿真被引量:25
2015年
结合NS-DBD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建立NS-DBD单区非均匀唯象学模型,旨在通过合理的模型进行流动控制仿真,揭示流动控制机理.在平板无来流时,运用单区非均匀唯象学模型,通过引入涡量输运方程,求解涡量方程各项,分析展向涡形成机理.展向涡主要是由压力升诱导激励区压力梯度和密度梯度的不正交性产生的,其次是激励区附近流场的对流引起的涡量转移.圆柱上的激励仿真得到与实验一致的压缩波结构和冲击波位置,验证了模型合理性.NACA 0015翼型大迎角分离控制的仿真表明,激励诱导展向涡促使主流和分离流相互作用,使分离点移向下游;脉冲激励频率通过诱导展向涡的数量对流动分离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本文最佳的无量纲激励频率为6.
赵光银李应红梁华化为卓韩孟虎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纳秒脉冲仿真
阵列式表面电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三角翼流动分离的实验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索多路阵列式微秒脉冲表面电弧放电(μs-SAD,Microsecond pulse surface arc discharge)对尖前缘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理,首先通过放电测试和纹影测试对多路阵列式μs-SAD的激励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其对流场的作用原理,进一步将多路阵列式μs-SAD用于三角翼流动控制,开展了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控制低速风洞实验,研究了来流速度、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等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路阵列式μs-SAD能够快速放热,单路瞬间放电能量可达68mJ,在流场局部可诱导产生冲击波;机翼前缘多路阵列式μs-SAD能有效改善三角翼大迎角气动特性,当来流速度为30m/s时,使最大升力系数提高27.2%,失速迎角推迟4°;来流速度增大到40m/s时,流动控制效果减弱,使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5.5%;存在最佳激励频率使无量纲频率F^+=1时,控制效果最好;激励电压存在阈值,其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激励电压超过阈值电压继续增大时,流动控制效果不再增强。
杨鹤森梁华赵光银谢理科唐冰亮贺启坤
关键词:阵列式三角翼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一种飞翼布局飞行器气动力矩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一种飞翼布局飞行器气动力矩控制装置,包括:飞翼布局飞行器前缘装有四段分布式等离子体激励器,四通道高压短脉冲等离子体电源位于飞翼布局飞行器内部,为等离子体激励器供电;每个等离子体激励器都包括绝缘介质层、上表面电极和下表...
梁华赵光银吴云魏彪宋慧敏贾敏
文献传递
参数化纳秒脉冲电源激励下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被引量:17
2019年
为研究纳秒脉冲电压上升沿、下降沿、脉宽、以及覆盖电极宽度对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结合放电图像、电压-电流波形以及高速纹影详细分析了各参数对纳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形态、能量消耗以及诱导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压上升沿与下降沿时间对放电细丝的均匀性有影响,而放电细丝的长度受脉宽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覆盖电极宽度的制约;纳秒脉冲激励产生冲击波的同时会诱导产生速度较小的弱射流,且射流方向受到各电参数的影响,因此,纳秒脉冲激励不只是单纯的快速加热,还有体积力的作用。
陈杰梁华魏彪赵光银苏志
关键词:上升沿脉宽
机翼增升装置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翼增升装置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方法,技术特征在于:在前缘缝翼吸力面、主翼后缘吸力面和后缘襟翼吸力面敷设等离子体激励器。等离子体激励器由被绝缘材料隔开的不对称布局电极组成,绝缘材料上表面电极与脉冲等离子体电源高...
吴云李应红梁华赵光银韩孟虎
文献传递
三角翼DBD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9年
现代战机采用较多的三角翼,在大迎角绕流时存在前缘涡破裂等气动问题。作为新型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等离子体激励频带宽、响应快、结构简单、便于闭环控制,在解决三角翼气动问题上具有潜力。回顾了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基本原理,及其用于三角翼前缘涡控制的研究进展。从来流条件、几何构型、激励参数等方面分析了DBD等离子体激励对流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合不同激励频率下流场演化特性,分析了流动控制机理。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角度,对三角翼前缘涡控制的发展进行总结展望。
牛中国赵光银梁华柳平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三角翼前缘涡
翼型动态失速影响因素及流动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20年
深入认识翼型动态失速,结合有效流动控制手段,对解决直升机、风力机桨叶等动态失速引起的高阻力、大低头力矩等气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翼型动态失速的流场特点和危害,进而分析了缩减频率、雷诺数、马赫数以及翼型型面等参数对动态失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常见的动态失速流动控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易于产生快速、可控的宽频带气动激励,在动态失速控制领域具有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动态失速控制的概念和流动控制原理,总结了近来年等离子体激励在翼型动态失速控制上的进展。
杨鹤森赵光银梁华梁华
关键词:动态失速影响因素翼型
温升效应对介质阻挡放电诱导速度和涡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同时存在力、热两种效应传递能量,为研究热效应对等离子体激励诱导流场的影响,通过求解带有体积力源项和热量源项的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综合考虑动量效应和温升效应的介质阻挡放电物理模型,并对比分析了有、无温升效应时的速度场和涡量场。计算结果表明:同一时刻考虑温升效应时的诱导速度大于未考虑时的诱导速度,并且随激励时间的增长更为显著;在50 ms时考虑温升效应的诱导速度高出未考虑时诱导速度的9.5%;非定常激励下,温升效应对等离子体激励诱导涡量的大小产生显著影响,与无温升效应相比,等离子体激励作用期间的正涡涡量增大10%,负涡涡量增大5%,等离子体激励未作用期间温升效应加速了涡的耗散。
化为卓梁华赵光银李军赵应红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