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华云

作品数:45 被引量:407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食源
  • 16篇食源性
  • 13篇沙门菌
  • 13篇耐药
  • 9篇源性疾病
  • 9篇食源性疾病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8篇脉冲场
  • 7篇电泳
  • 7篇脉冲场凝胶电...
  • 7篇耐药性
  • 6篇血清型
  • 6篇食品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李斯特菌
  • 5篇病原学
  • 4篇单核细胞增生
  • 4篇单核细胞增生...
  • 4篇食源性致病菌

机构

  • 45篇湖南省疾病预...
  • 8篇国家食品安全...
  • 6篇南华大学
  • 5篇长沙市疾病预...
  • 4篇山东省疾病预...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动物卫生...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5篇贾华云
  • 23篇王岚
  • 14篇张红
  • 13篇梁进军
  • 11篇陈帅
  • 10篇湛志飞
  • 9篇张林青
  • 8篇刘建琪
  • 7篇赖天兵
  • 6篇让蔚清
  • 6篇胡旃
  • 6篇段宏波
  • 5篇杨柳青
  • 4篇苏良
  • 4篇胡世雄
  • 4篇刘晓革
  • 4篇王春娥
  • 3篇蔡亮
  • 3篇欧新华
  • 3篇高立冬

传媒

  • 20篇实用预防医学
  • 8篇中国食品卫生...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第十四届中南...

年份

  • 4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沙地区8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长沙地区8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2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PCR检测毒力基因tdh和trh,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21株副溶血性弧菌均为O3∶K6血清型;tdh携带率为100%,未检测到trh阳性菌株;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14.29%,对四环素、氯霉素等其他7种抗生素均敏感;分离株PFGE带型相似度高(>85%)。结论长沙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O3∶K6血清型,菌株都携带tdh毒力基因且相似度高。
杨柳青欧新华王岚苏良贾华云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毒力基因食物中毒
一起由两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共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调查一起高考期间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并为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溯源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测,综合分析判定疫情原因。结果该起事件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6日,持续4d,罹患率为10.77%(155/1436);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发热为主;病例均有在学校2层食堂的就餐史,调查到一楼食堂就餐的5例病例均食用了6日中餐鸡蛋香干和(或)卤牛肉,在三楼食堂就餐的86例病例食用了6日中餐卤牛肉和(或)7日晚餐卤鸡腿的占95.35%。同时发现食堂食品加工用具和盛装容器存在生熟混用的情况。从一楼食堂就餐的5份病例生物标本、3份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留样食物(鸡蛋香干)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且PFGE图谱一致;从三楼食堂就餐的8份病例生物标本、留样食物(卤牛肉、卤鸡腿)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且PFGE图谱一致。结论该事件为一起因食品加工用具和容器生熟不分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致病因子为肠炎和鼠伤寒两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建议规范和落实学校餐饮卫生监管,确保加工用具和容器生熟分开,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制定定期体检制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许欣王玉香雷义郑伟胡世雄贾华云王岚周银柱张恒杨柳青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
湖南省2017-2021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及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血清型分布,为精准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18家哨点医院2017—2021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并采集粪便/肛拭子标本进行特定病原体检测,不同特征病原体检出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标本12579例,病原体总检出率为21.26%;其中沙门菌的阳性检出率为8.68%,诺如病毒8.52%、致泻大肠埃希菌4.35%、副溶血性弧菌0.66%、志贺菌0.06%。从季节分布看,除志贺菌外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三季度的检出率最高(P<0.001),诺如病毒在一季度的检出率最高(χ^(2)=250.915,P<0.001)。沙门菌中以鼠伤寒沙门菌占比最大,为63.34%,感染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诺如病毒在5~17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感染型别以诺如病毒Ⅱ型为主,占68.53%。病原体阳性病例的常见可疑暴露食品是粮食类及其制品(占15.77%)、肉与肉制品和水果类及其制品(占14.91%);家庭自制(占34.35%)和散装(占24.52%)是可疑食品的主要加工及包装方式。结论沙门菌和诺如病毒是引起湖南省食源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具有明显季节性,儿童和青少年高发,应继续加强主动监测工作,对重点人群开展优势菌种的食品安全知识宣讲。
郑美惠赖天兵贾华云让蔚清梁进军段宏波吴诗蓝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检出率血清型
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沙门菌是全球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感染人类引起食源性疾病,同时也可将沙门菌的耐药性传递给人类。近年来,沙门菌耐药性呈不断增强趋势,耐药性沙门菌的暴发流行及其耐药谱和耐药机制的变化发展,对公共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国际上已认识到它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影响。本文对食品中分离的沙门菌耐药状况和耐药机制进行了综述。
贾华云王岚张红湛志飞
关键词:沙门菌食源性耐药
长沙市沙门菌表型特征及PFGE分子分型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研究长沙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分离自长沙地区食源性疾病粪便标本及市售食品中的70株沙门菌,用玻片凝集试验确定血清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51.43%,其次是肠炎沙门菌,占7.15%。在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中,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8.57%、61.43%和57.14%。62.86%(44/70)的沙门菌呈多重耐药,且鼠伤寒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比其他血清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68,P〈0.01)。PFGE分型结果显示69株沙门菌按照100%的相似度可分为57个PFGE型,36株鼠伤寒沙门菌可分为4个聚类,相似度在58.1%-100%之间。 结论 本市的沙门菌以鼠伤寒和肠炎沙门菌为主,PFGE分型结果显示可能存在沙门菌的流行株,且菌株耐药形势严峻。
杨柳青欧新华贾华云苏良刘晓蕾王岚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学药物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
2006-2009年湖南省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桶装饮用水卫生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其饮用安全性。方法按国家饮用水检测标准方法对桶装纯净水、饮用水、矿泉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实验室培养与检测,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不同饮用水总合格率之间的差异,并对抽检样品与送检样品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147份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65.3%,不合格指标以菌落总数为主;2006-2009年不同饮用水之间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8,P<0.01);送检样品合格率为76.5%,高于抽检样品合格率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结论加大力度对桶装纯净水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找出关键控制点,是抓好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关键。
刘建琪王岚刘运芝张林青杨烈贾华云胡旃张红
关键词:桶装饮用水微生物
猪肉及其制品中非伤寒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2020年
非伤寒沙门菌是全球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主要通过污染的畜禽食品感染人类。本文综述了国外猪肉及其制品中非伤寒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研究现状,重点解析常用模型,并分析我国猪肉中非伤寒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目前存在的挑战,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贾华云贾华云董庆利赵格
关键词:非伤寒沙门菌猪肉风险评估剂量-反应关系
2015—2019年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沙门菌血清分型和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了解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本地区食源性沙门菌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将2015—2019年收集到的2299份食源性疾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情况。结果沙门菌检出率为9.57%(220/2299),5年间检出率无差异。发病集中于夏秋季。血清型共有21种,鼠伤寒沙门菌最多,占62.27%(137/220),其次为肠炎沙门菌占19.09%(42/220)。220株沙门菌整体耐药率为91.82%;耐药前四位抗生素是氨苄青霉素82.27%,四环素71.36%,氨苄西林/舒巴坦65.45%和头孢唑啉57.27%;敏感的抗生素前三位是亚胺培南、阿奇霉素和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0.00%、4.09%和4.55%;多重耐药率为72.27%(159/220)。结论长沙地区食源性沙门菌感染夏秋季节多发,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存在严重多重耐药,应加强耐药监测,临床治疗应选择较敏感的抗生素。
苏良杨柳青宋迎春刘晓蕾贾华云陈帅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菌血清型耐药
2015—2019年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湖南省1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的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9年共收集到7506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生物标本,沙门菌检出率为9.75%,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68.17%),进食场所86.61%为家庭,18岁以下人群沙门菌检出率(占58.41%)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沙门菌检出率有下降趋势(χ^(2)=126.700,P<0.001);发热、脱水病例的沙门菌检出率高于未发热(χ^(2)=309.088,P<0.001)、未脱水病例(χ^(2)=28.291,P<0.001);食用水果及其制品(χ^(2)=19.798,P<0.001)、婴幼儿食品(χ^(2)=14.344,P=0.038)、混合食品(χ^(2)=5.125,P<0.001)、蔬菜及其制品(χ^(2)=4.316,P<0.001)、豆及豆制品(χ^(2)=11.146,P=0.001)的病例检出率高于未食用病例;不同季度沙门菌检出率存在差异,二、三季度较一、四季度检出率高(χ^(2)=88.926,P<0.001)。结论家庭是湖南省沙门菌感染的主要场所,沙门菌确诊病例的暴露食品主要为乳与乳制品、粮食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提示应加强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提高防病意识。
吴诗蓝段宏波贾华云王春娥熊家豪梁进军赖天兵
关键词:沙门菌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2013—2017年湖南省沙门菌耐药状况及其分布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本文对湖南省2013—2017年沙门菌总体的耐药状况以及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来源菌株的耐药分布进行探究,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政策和依据。方法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病例监测和食品抽样监测得到沙门菌菌株样本,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沙门菌血清学分型的鉴定。结果2013—2017年湖南省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对四环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40%。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为63.9%,不同年份的多重耐药率有差异(P<0.001)。病例和食品来源的多重耐药率有差异(P<0.001)。不同地区的多重耐药有差异(P<0.001)。湖南省12个地区的多重耐药率不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长株潭及其周围地区多重耐药率呈现高聚集。鼠伤寒沙门菌是2017年病例来源沙门菌的主要血清型,且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多重耐药情况存在差异。结论湖南省沙门菌耐药形势严峻,各个市州应当完善食源性沙门菌的监测工作,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控制。
杨翊贾华云任国峰梁进军刘晓革赖天兵
关键词:沙门菌耐药率血清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