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天忠
- 作品数:56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人类大宇宙哲学观念与美的根源和本质新解被引量:8
- 2008年
- 大宇宙哲学观念是以思考未来人类的终极存在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以客体实践本体论和主体实践本体论辩证互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由地球人转变为大宇宙人而形成的哲学思想。人类目前主要还局限于地球表面的人化方面,人化的范围和程度对苍茫的宇宙来说,还是十分微不足道的。直接或间接把自然力演变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把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有限性转变为体力和智力的无限无穷性,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逐步扩展到宇宙其他星系,实现人类与宇宙同在的终极性使命。实践派或后实践派美学主要解说了马克思主体实践本体论思想,对美的根源和本质的思考具有不完备性。美的根源和本质就是客体自然力量和人的本质力量相互契合的自由超越性创造本原。
- 贺天忠鲁定元
- 关键词:自然化人化
- 论美和美感的先在性与后在性问题被引量:1
- 2012年
- 美与美感孰先孰后的问题,是美学理论中争议极大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的基本的美学理论问题。当代中国美学界基本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美先美感后说;美与美感同时生发说;美感在先美在后说。"主客体实践美学"认为自然美和生态美是宇宙自然本质力量非自觉自由创化的结果,先于"人化的自然"和社会化的人类即人化美和拥有审美能力的人类出现。
- 贺天忠
- 关键词:美感先在性
- 西方现当代空间理论研究动向与启示被引量:8
- 2009年
- 人类空间观念的转变,大致经历了四次革命:古代朴素的空间观念;近代几何学空间;现代一般空间;网络虚拟空间。西方现当代学界的空间理论大致可以分为20世纪90年代前的一般现代空间理论和20世纪90年代后的网络空间理论这两个不同的阶段,折射了西方空间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转向,对我们认识传统空间和文学空间有极大的启示意义。虚拟空间与文学空间一样本质上仍属于人创造的第二性的精神、心理意识现象,二者之间表现为一种互动提升的关系。
- 贺天忠鲁定元
- 关键词:网络虚拟空间文学空间
-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结构探论
- 2004年
-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采用了"主副线平行发展,侧线穿插钩连,人物盘根错节,揭示心灵辩证发展"的结构方法,使其艺术结构具有"圆拱"史诗般的整体性、时空异常式的开放性和突入心灵深处的现代性的三大特征。
- 贺天忠唐明生
- 关键词: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艺术结构
- 自然美的根源和本质
- 2008年
- 马克思不仅提出了"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命题,同时也提出了与此相对应的"自然的本质"和"自然力"的命题。从马克思的人与自然辩证和谐统一的整体性思想来看,应该还蕴涵着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自由创化的道理。由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自由创化,产生了宇宙自然界千差万别的万事万物,体现了自由超越性的创造本原,不自觉地为后来形成的人类提供了享用、观赏和摹仿以及再创造的对象。这就是自然美的根源和本质。
- 贺天忠鲁定元
- 关键词:对象化自然美
-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生产与消费析异被引量:2
- 2006年
- 网络文学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体的新型文学样式,它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学搭建的新型平台上进行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引发了文学创作和消费接受的又一次巨大的变革。创作主体的群体自由性、本文生成网络化、传播媒体便捷化、消费接受快餐化是网络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最主要的方面。
- 贺天忠张瑞旸
-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文学创作
- 不应抽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被引量:1
- 2012年
- 当今学术界部分论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理解和把握上存在着极大的偏误: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体削减为人类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否认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竭力抽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或物质本体论的内容,在阐释哲学、美学等领域里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上,大都沦为主观唯心主义的抽象思辨。
- 贺天忠贺羽霄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论网络虚拟空间对文学空间意识的开拓被引量:2
- 2010年
- 空间意识和意识空间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往信息传播媒体的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媒体实际上是把宇宙自然物理空间意识和人类心理时空以虚拟存在的方式再现、生产并无限扩展。网络虚拟空间极大地开拓了人类的空间意识,其中包括文学的空间意识;网络虚拟空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能动创造性,也广泛地激发了人们的文学创造欲。
- 贺天忠
- 关键词:网络空间文学空间虚拟性
- 西方科学主义文论的变异与马列文论
- 2004年
- 把自然科学原理或旧唯物主义哲学等用于解释分析文艺现象和本质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文艺理论都可以被称为泛科学主义文论。以摹仿说为核心的古、近代科学主义关于文艺本质论、典型论和文艺真实论启示并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观,西方近、现代科学主义文论实际上是古典科学主义文论的延续和变异。随着文艺创作的发展和对文艺认识的深入,科学主义文论的局限性也应正视和超越。
- 贺天忠
- 关键词:马列文论
- 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美学本原论之误被引量:4
- 2012年
- 马克思《手稿》中没有直接做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论,主体实践美学认为一切美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学理上极为牵强附会。马克思主义主客体实践美学的新本原论认为,美根源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的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也就是自然化和人化;美的本质就是宇宙自然的非自觉自在的客体实践自由和人类社会的自觉自为的主体实践自由而形成的无限永恒创化的自由。人与自然本质上的双向互动的物质变换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掌握主客体辩证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而向无限永恒的宇宙自然的自由渐趋靠近的终极关怀性的学科。
- 贺天忠林冬秀
- 关键词:实践美学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