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望伟
- 作品数:177 被引量:4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α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α纤维蛋白原基因TaqI多态性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249C/T、-148C/T、+1689T/G、448G/A、BsmAI、BclIG/A、HinfIA/C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法确定基因型,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EH+程序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单体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单体型频率的差异。结果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分别为0.343、0.351和0.326,在对照组分别为0.254、0.254和0.242,冠心病组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携带者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比非携带者分别大1.53倍、1.59倍和1.51倍;其他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249C、-148C、+1689T、448G、BclIG、HinfIA和a纤维蛋白基因TaqI T2位点构成的单体型H1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比对照组低(P<0.05)。以启动子区3个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由-455G、-249C和-148C构成的单体型h1在病例组中的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由-455A、-249C、-148C构成的单体型h5和由-455A、-249C、-148T构成的单体型h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148C/T和448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可能是与冠心病相关的遗传危险因素。
- 孙川梁亮李巍景肖锋苏雨江姚震陈晓丹邢波陈莫水刘国勋蔡望伟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纤维蛋白原冠心病单体型
- Powerpoint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 1998年
- Powerpoint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蔡望伟周玉英邝宇周代锋(海南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海口570102Powerpoint是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图形、表格、文字辅助制作软件,它不仅具有易于操作的环境、较完善的绘图能力、图形资料库、文字编辑等功能,...
- 蔡望伟周玉英邝宇周代锋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POWERPOINT
- DMD启动子在基因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类X连锁隐性退行性肌肉萎缩病。目前,关于DMD基因外显子缺失,内含子断裂点以及所编码dystrophin蛋白的结构已经明确,这对DMD的临床诊断有很大价值;但对于基因治疗来说,明确DMD基因启动子的顺式元件以及反式因子的结构及相互作用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元件的相互作用对于dystrophin蛋白的转录水平及表达起关键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DMD肌启动子活性比生物体内DMD基因启动子活性高,找出启动子关键元件构建特异性高效启动子,将其应用于基因治疗,这是一条新的途径。
- 李江超蔡望伟盛文利
- 关键词:DMD启动子基因治疗
- 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调查 15 6例广东汉族健康人纤维蛋白原 (Fg)β- 148C/ 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情况 ,分析Fgβ- 148C/ 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 Fg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 PCR- RFLPs方法及比浊法检测 Fg基因多态性及血浆 Fg水平。结果 :等位基因 T-14 8频率为 0 .2 85 ,携带 T-14 8基因组血浆 Fg水平高于野生型组 (P<0 .0 5 )。结论 :携带 T-14 8基因较不携带者血浆 Fg水平高 ,提示 Fgβ- 148C/ 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相关。
- 杨志刚刘国勋李凤芹凌光鑫程爽蔡望伟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多态现象急性相蛋白白细胞介素-6
- 人Sirt6基因启动子区结合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5年
- 目的:对人Sirt6基因启动子区结合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Gene Bank数据库中获取人Sirt6基因5’调控区,使用在线软件JASPAR对该序列可能存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结果:Relative profile score threshold在85%、90%、95%和100%时,该序列存在939、276、70和9个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包含Ahr、SPIB、Pdx1、Prrx2、MZF1、Mafb和KLF5等。结论:人Sirt6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种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这些转录因子大多与免疫系统调节、肿瘤发生和代谢调节等有关。
- 颜冬菁王青松蔡望伟唐敏
- 关键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 海南黎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研究
- 云美玲顾申红周代锋蔡望伟钟江华郑茵张勇金水晶王镇刘裕芬孔月琼刘先霞
- 血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和NADPH。其中,NADPH参与维持细胞内谷胱甘肽的还原性,对于清除H2O2和维护细胞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G6PD与GSH间存在的相关性及G6...
- 杜冠魁肖曼蔡望伟
- 关键词:谷胱甘肽
- 海南黎汉族高血压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海南黎汉族高血压人群ACE基因多态性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海南黎族111例高血压患者、146例黎族正常人和海南汉族106例高血压患者、97例汉族正常人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并分析高血压患者经典危险因素。结果海南黎族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DI、II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海南汉族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DI、II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ACE基因型分布与黎族、汉族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黎族高血压无显著关联;ACE基因I/D多态性与汉族高血压有显著关联,是汉族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基因;ACE基因型分布与黎族、汉族高血压经典危险因素无关,ACE缺失多态性是汉族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云美玲钟江华金水晶张勇周代锋王红霞蔡望伟刘裕芬黎海文李宗奇王镇
- 关键词:高血压ACE基因多态性
- 海南地区汉黎族正常人群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汉族、黎族正常人群ACE基因多态性插入/缺失(I/D)频率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97例海南地区汉族正常人与146例黎族正常人血中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标记,得到三种基因型:缺失纯合子(DD型)、插入纯合子(Ⅱ型)及插入缺失杂合子(DI型)。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统计各基因型频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海南地区汉族正常人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5%、44.3%、40.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6%、62.4%;黎族正常人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0%、43.8%、43.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9%、65.1%。两组之间DD、DI、Ⅱ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海南地区汉族、黎族正常人群ACE基因多态性(I/D)的频率分布相接近,与中国内地汉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I/D)的频率分布相接近。
- 金水晶云美玲张勇王镇钟江华周代锋王红霞蔡望伟刘裕芬黎海文李宗奇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黎族汉族
-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蚕豆诱导氧化应激小鼠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_2S)与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取C3He小鼠24只随机均分空白组(不含蚕豆成分的正常饲料喂养)、蚕豆组(每4 h灌胃1次10 g/kg蚕豆处理饲料)、H_2S组(每4 h灌胃1次10 g/kg蚕豆处理饲料加4 h腹腔注射25μm/kg硫氢化钠)。24 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浆中过氧化氢(H_2O_2)、H_2S、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CAT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SR)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结果饲养24 h后,与空白组相比,蚕豆组H_2O_2、MDA、H_2S含量显著升高,CAT活性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蚕豆组相比,H_2S组H_2O_2、MDA含量显著下降,H_2S、GSH显著升高,CAT活性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饲养24 h后,与空白组相比,蚕豆组谷胱甘肽过氧物酶3(GPX3)、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3、含铜超氧化物歧化酶(Cu SOD)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与蚕豆组相比,H_2S组SOD1、SOD2、CAT、谷胱甘肽过氧物酶1、GPX3、GSR、Cu SOD、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 H_2S可以通过调控小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蚕豆诱导小鼠的氧化应激状态。
- 彭磊杜冠魁罗学明钟国柄兰永发孙嘉仪蔡望伟肖曼
- 关键词:硫化氢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