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英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法律
  • 4篇大学生
  • 3篇融资
  • 3篇众筹
  • 2篇侵权
  • 2篇青年
  • 2篇就业
  • 2篇股权
  • 2篇高校
  • 2篇不作为
  • 2篇不作为侵权
  • 2篇创业
  • 1篇大学生创业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学生创业
  • 1篇学生就业
  • 1篇义务
  • 1篇政工
  • 1篇适格
  • 1篇思政

机构

  • 12篇上海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2篇蒋英燕
  • 1篇傅新华
  • 1篇赵万一
  • 1篇张秀全

传媒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教育评论
  • 1篇上海金融
  • 1篇前沿
  • 1篇浙江金融
  • 1篇理论探索
  • 1篇北方法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创新与创业管...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不作为侵权
蒋英燕
关键词:不作为侵权作为义务
我国股权众筹投资者适格准入的困境与突破被引量:4
2016年
股权众筹近两年在我国的发展呈现相对迟滞态势,它面临着"私募"定性与互联网"公募"精神悖逆、高净值资本排斥小额民间资本、"合格投资者"标准无法完全排除"不合格投资者"等诸种困境。现有制度对投资者的严苛要求正是掣肘股权众筹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建构松紧适度的投资者适格准入标准是应时之需。在目前市场培育阶段宜坚持从宽、从松原则,从资金、能力、合法、成熟、专业等多个维度来构建股权众筹投资人之适格准入的参数体系。
张秀全蒋英燕
关键词:投资者适格准入
“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正能量”价值探微
2013年
近年几乎被"妖魔化"的非主流文化固然有其种种不良的负面影响,但被人们忽视轻看的另一极却蕴含着大量积极的正向能量。一定程度上,非主流只是一个源于先在假设的伪命题,它实是以独有的破坏性方式发挥着建设性的功能。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改变以往刻板的"卫道士"形象,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级来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中有效的育人因素,唯此,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工作。
蒋英燕
关键词:非主流思政工作
公司司法解散的合理性及风险成本被引量:1
2008年
我国《公司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公司司法解散。应用中在肯定该救济手段合理性的同时,应充分预见其风险与成本。为防止"少数人暴政"滥用解散请求权,法院在穷尽救济措施前应充分考虑替代性解决方案,以避免因"矫枉过正"招致不必要损害。
蒋英燕
关键词:司法解散
众筹模式与青年创业的契合度初探被引量:15
2015年
创新创业是推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青年创业困境中的显著问题即资金短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众筹为青年创业融资拓展了新渠道。通过网络募集资金的众筹模式是未来融资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众筹时代背景、国家政策鼓励、特性契合程度、众筹正驱力作用、成功实践例证等来论证众筹模式与青年创业之间存在着契合度关联。针对青年在众筹创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尝试提出改善青年众筹融资的一系列策略建议。
蒋英燕
关键词:众筹创业融资青年
青年大学生创业融资“麦克米伦缺口”弥合新进路——基于金融科技视角被引量:1
2020年
青年初创企业"麦克米伦缺口"融资困境呈现出群体化特点。创业者主体缺陷、抵押物缺乏等是构成融资困境的内源性因素;而传统银行的金融排斥、政策落地偏差等是构成融资缺口的外源性因素。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下,已有存量融资模式显效迟滞,更需发展增量融资模式以弥合"麦克米伦缺口"痼疾。本文提出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多元担保方式、探索合作增信机制、科技赋能智创融资等途径构建青年大学生创业融资"麦克米伦缺口"弥合的新进路。
蒋英燕
关键词:麦克米伦缺口大学生创业创业融资金融科技
“大法律”观念:从“非诉”视角求解法科大学生就业难题被引量:2
2015年
曾经的"热专业"遭遇"冷就业",法学毕业生"滞销"已成为近年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从削减滥招规模、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等来尝试解决法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现有的就业僵局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明显改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宽泛法律工作理念,"大法律"是破解日成僵局的法学就业现状之新钥。"大法律"之"大",一是"大"在观念上,首先要树立"大法律"就业观念;二是"大"在竞争力上,引导学生丰储技能以扩大社会适应性;三是"大"在广度上,拓宽就业路径至各类"非诉"职位。以"大法律"理念为指引,转换传统思维定式,将法学与关联领域有机结合,以达到法科大学生最终充分就业的目标。
蒋英燕傅新华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非诉
校园贷中大学生权利救济的法律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国家监管层近年对校园贷严抓重管,但校园贷改名更张、变种不断。在法律思维的视角下研析校园贷,能精准定位大学生权利受侵害内容以及权利救济的法律适应准绳。通过对校园贷中的典型问题如高利贷、骗贷、裸贷、暴力催债等进行解构分析,抓住校园贷诸类乱象的关键症结,厘清关于风险防范、律法准绳、规制惩处等权利维护救济的整套依据体系,从而导航误入校园贷迷途中的大学生知法尚法,激发他们合法捍卫自身神圣法律权益。
蒋英燕
关键词:权利救济大学生法律
论不作为侵权及其法律完善被引量:31
2010年
不作为侵权是与作为侵权相对应的一种侵权形式。与作为侵权相比,不作为侵权不但有其独特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基础,而且有其特殊的构成要件和责任规制要求。不作为侵权与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密切相联,其司法适用除依赖明确的法律刚性规定之外,还受制于公序良俗、习惯、诚实信用原则等软性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未来的侵权责任法立法中,应在广泛借鉴外国先进立法理念和成熟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积极引入这一制度。在立法技术上可采取概括加列举的方式对这一制度的适用进行必要限制。
赵万一蒋英燕
关键词:侵权行为不作为侵权
股权众筹投资者人数上限的法律规制被引量:1
2021年
我国股权众筹面临双重困境,发展缓滞低迷。股权众筹对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稀释投资人风险等具有积极作用,但其“私募”定性不符合股权众筹的“公募”基因,现有法律对投资者人数上限设定是掣肘其快速成长的主要根源。破解投资者人数设限困境是我国股权众筹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从当前看,需作一过渡性安排,具体包括:构建小额募股豁免制度,设定分类层级式投资限额,对投资者人数限额进行过渡性设置;从长远看,应从法律上优化股权融资相关条款,以逐步淡化直至取消对股权众筹投资者人数上限标准,从而真正激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活力。
蒋英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