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眼科
  • 1篇眼科门诊
  • 1篇一次性成功率
  • 1篇医疗护理
  • 1篇医疗护理操作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检查
  • 1篇手术
  • 1篇手术过程
  • 1篇舒适护理
  • 1篇探通
  • 1篇体层成像
  • 1篇图像

机构

  • 4篇常州市中医医...
  • 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蒋惠芬
  • 1篇刘香
  • 1篇范莲
  • 1篇龚宇
  • 1篇张芳
  • 1篇许志玉
  • 1篇赵磊
  • 1篇章伟
  • 1篇冯柯红
  • 1篇李廷闪
  • 1篇李华
  • 1篇徐华
  • 1篇金蔚
  • 1篇张志勤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临床研究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主动防范风险程序在影像科护士优化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影像科护士利用主动防范风险程序优化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方法及效果,分析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提高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图像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提高检查一次性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影像科行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化、扫描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图像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检查前5 min,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扫描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87.76%)则高于对照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合格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在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率水平。在缩短检查扫描时间的同时,提高图像质量和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对优化检查效率与效果有积极作用。
蒋惠芬李华章伟金蔚李廷闪
关键词:肺动脉血管成像一次性成功率图像质量
肝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2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并针对并发症给予有效的护理。结果:本组22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出现16例发热,3例肺梗死,20例腹痛,2例穿刺部位血肿与出血,4例肝功能损害。经采取预防、及时处理与精心护理后患者好转出院。结论:医护人员行介入治疗前必须做好准备,治疗后应给予患者密切的观察与有效的护理,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对于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蒋惠芬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对策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最佳探通时机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最佳泪道探通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就诊并在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660例,按患儿性别分成男女两组,按泪道阻塞眼别情况分成单眼阻塞和双眼阻塞两组,以及按治疗年龄分成6组:3月龄组60例65眼、4月龄组191例224眼、5月龄组114例137眼、6月龄组73例83眼、7~12月龄组159例180眼、13~48月龄组63例76眼,分别统计比较各组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结果本研究共计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660例765眼,发病男女比例为1.5∶1,单眼阻塞占84.09%,双眼阻塞占15.91%。患儿性别及单双眼阻塞对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无显著影响。泪道探通术总体一次性探通成功率为86.67%,且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下降:3月龄组成功率为96.92%,4月龄组成功率为91.52%,5月龄组成功率为86.86%,6月龄组成功率为81.93%,7~12月龄组成功率为81.67%,13~48月龄组成功率为80.26%。结论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一次性探通成功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最佳探通时机为3~4月龄,尤以3月龄为更佳。
蒋惠芬徐华冯柯红龚宇刘香赵磊范莲
关键词: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
舒适护理对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2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把他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是接受舒适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是接受常规护理的,并分析比较这两组患者的舒适率和焦虑缓解率。结果:在研究组的60例患者中,达到舒适程度的有39例(约占65.0%),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的有42例(约占70.0%)。在对照组60例患者中,达到舒适程度的有21例(约占35.0%),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的有19例(约占31.7%)。研究组患者的舒适率和焦虑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方面具有增强舒适感、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可显著增加此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蒋惠芬
关键词:舒适护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不同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行CT影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行计算机体层成像(CT)影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以保证检查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常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并完成CT检查的456例患者,将2019年1~12月的2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将2020年1~12月的2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分层管理模式。比较2组不同级别患者的CT检查时间、观察指标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同级别患者的CT检查时间均比对照组更快速(P均<0.05);观察组患者在CT准备完成率、检查成功率、患者家属各个方面的满意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患者行CT影像检查的效率和患者家属满意率,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蒋惠芬孟丹倩陈晶晶
关键词:急诊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检查
安全型留置针改良操作流程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安全型留置针改良操作流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420例安全型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BD公司培训的操作流程,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操作流程。结果:实验组的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安全型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满意度,减少院内感染率。
蒋惠芬张志勤张芳
关键词:安全型留置针护理效果
儿童束缚毯的制作与应用
2013年
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等操作时,由于儿童自控能力差,往往不能安静地配合医生进行操作,特别不配合头面部各种检查、治疗及医疗护理操作。以往约束方式是通过按压或束缚带固定儿童的手、脚,按压或束缚太松达不到效果,太紧易导致按压或束缚部位出现红肿及皮肤损伤等症状,特别在眼科门诊精细手术中,更需要有效约束,否则影响手术过程,甚至出现意外。
许志玉蒋惠芬
关键词:儿童医疗护理操作皮肤损伤眼科门诊手术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