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奕明 作品数:17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手术回顾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急性期和慢性期腔内修复围手术期、早与中期的治疗效果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腔内修复的Stanford B型AD共25例,急性期者15例,慢性期者10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内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随访各种不良事件和并发症,以及CTA检查瘤体形态、真假腔、主动脉直径、内漏与血栓等情况。结果 25例Stanford B型AD技术成功率为100%。急性期行腔内修复者围手术期内死亡1例,临床成功率为93.3%,Ⅰ型内漏2例,出现并发症4例(27.7%);慢性期临床成功率为100%,出现并发症2例(20%),明显低于急性期(P〈0.05);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期为3-40个月。CTA检查示I型内漏较前有减轻1例;内漏加重1例,假腔持续扩大,2年后先行颈动脉旁路后再次行腔内修复术;术后3个月继发升主动脉AD行外科治疗1例;出现轻度脑梗塞1例;术后1年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急性期及慢性期AD最大直径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相对于传统手术,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AD更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早中期效果确切,但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2)慢性期行腔内治疗较急性期有更高的安全性。 侯培勇 李祺熠 苏奕明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 覆膜支架 多科协作成功抢救术中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经验及体会(附两例报告)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术中急性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抢救经验,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和2015年7月2例术中突发急性致死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在麻醉科和胸心外科等科室密切配合下急诊行肺动脉介入碎栓溶栓术,术后观察生命征、Miller指数、平均肺动脉压(m PAP)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的变化,以及肺动脉开通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术中经麻醉科、血管外科和胸心外科等科室的密切协作,2例患者均成功救治。术后患者血氧、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征明显改善,造影显示肺动脉明显开通,Miller指数从0.49±0.03降至0.25±0.05,Sa O2从(45±5)mm Hg上升到(80±6)mm H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给予下腔静脉滤器安置及持续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分别随访18个月和3个月,疗效持续,未见并发症和复发。结论术中急性致死性肺栓塞病情危急,需加强及时诊断意识,需相关科室的通力协作,并迅速给予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能立即开通肺循环梗阻,降低肺动脉压,迅速改善心、肺血流动力学状态,疗效快速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魏立春 侯培勇 苏奕明 李祺熠 郑毅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介入溶栓术 用肺动脉置管碎栓法联合溶栓疗法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效果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用肺动脉置管碎栓法联合溶栓疗法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周静脉滴注溶栓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肺动脉置管碎栓法联合溶栓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d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4%,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肺动脉置管碎栓法联合溶栓疗法治疗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苏奕明 李祺熠 侯培勇关键词:溶栓疗法 肺动脉栓塞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对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对小肝癌(≤3cm)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进行的72例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72例中39例灶行TACE联合RFA,33例单纯行RFA。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复发时间,术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TACE联合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2.31%,局部复发率28.21%,局部复发时间(13.75±3.67)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74%、76.92%和66.67%。单纯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0.91%,局部复发率30.30%,局部复发时间(12.23±2.68)月,1、2、3年的生存率90.91%、72.73%、69.70%。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3cm)疗效相当,因此联合治疗对小肝癌可能没有必要。 李祺熠 侯培勇 苏奕明关键词:小肝癌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肝动脉化疗栓塞 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49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评价血管腔内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肺部薄层CT 增强及肺动脉造影确诊肺动脉栓塞,所有确诊患者均行肺动脉内导管碎栓、留置导管溶栓联合术中、术后抗凝治疗.结果:血管腔内溶栓、抗凝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咳嗽、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减轻,40 例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未见腔内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肺动脉内导管碎栓、留置导管溶栓联合术中、术后抗凝治疗可显著缓解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 李祺熠 侯培勇 苏奕明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 碎栓 老年胆囊切除术152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切除术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12年1月152例老年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痊愈出院148例,占97.36%;死亡4例,占2.64%,并发症46例,占30.26%。结论老年胆囊切除需重视术前并存病,准确把握手术时机,熟练手术操作以及预防并妥善处理术后并发症。 李祺熠 侯培勇 苏奕明关键词:老年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胸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1例 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53岁,因腰部胀痛伴胸闷、气促1 d于2015年4月20日20:40急诊入院。患者自诉入院前日早晨在散步回家后突然出现腰部胀痛,疼痛剧烈,伴胸闷、气促、心悸、大汗淋漓,发作后疼痛持续不缓解,即就诊于我院,入院测量血压高达230/130 mm Hg,经查诊断:肾动脉栓塞?冠心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未规范降压治疗;曾有"肾炎"病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病及肾结石等病史。 魏立春 侯培勇 李祺熠 苏奕明 郑毅关键词:缺血性肠病 胸主动脉夹层 肾动脉栓塞 支架植入术 慢性肠系膜缺血 腔镜深筋膜下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52例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离断小腿交通静脉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收治52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足靴区溃疡患者,全部行腔镜深筋膜下结扎小腿交通静脉同时行半导体激光治疗患肢曲张静脉。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41例静脉性溃疡4~8周愈合,11例范围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侯培勇 李祺熠 苏奕明关键词:交通静脉 下肢 溃疡 腹主动脉下段并左髂总动脉夹层致上腹痛1例 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59岁,因上腹痛3d于2013年12月9日入住我院胃肠外科。患者自诉3d前因大量饮酒及饱食后出现上腹痛,为持续隐胀痛,无放射痛,休息或改变体位疼痛均无缓解。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反酸暖气,无胸闷心悸等不适,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患者遂至当地县医院就诊,行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魏立春 侯培勇 李祺熠 苏奕明 郑毅 叶奕辉 罗长志关键词:上腹痛 腹主动脉 下段 胃肠外科 大量饮酒 改变体位 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基因水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3年 为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基因水平的研究显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基因水平的探索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应用促血管再内皮化基因、抗血栓形成基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胞外基质沉积基因以及联合多基因共同治疗移植静脉再狭窄的研究,并指出未来基因水平研究发展方向。 魏立春 侯培勇 李祺熠 苏奕明 郑毅关键词:血管内膜增生 基因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