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扬 作品数:71 被引量:630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社会学 历史地理 更多>>
上海新移民居住、就业和活动空间分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23年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各群体的空间融合,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居民活动空间的分异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不同类型空间分异的系统研究尚未展开。本文基于上海市2019年手机信令数据,在全市层面上探讨了新移民群体居住、就业和活动3种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探究其空间上的耦合性。结果发现:上海市新移民居住隔离最为严重,其次是就业隔离,而活动隔离相对温和。这3类隔离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建议从城市多中心和郊区社区15min生活圈两个维度优化上海的社会空间结构。 李曼雪 肖扬关键词:新移民 居住隔离 “城乡规划与公共健康”主题沙龙 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空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城市问题日趋严重,人们的健康也因此面临威胁,心脑血管、心理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大大增加.将公共健康贯彻到城乡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城乡发展的迫切要求。 田莉 陈筝 冷红 秦波 谭少华 王世福 肖扬 赵鹏军关键词:公共健康 城乡规划 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问题 心理疾病 社会联系对保障房居民心理健康的机制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社会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途径。西方理论表明,一个邻里交往频繁、邻里关系良好的“有温度”的社区有助于每一个居民的健康,即良好的邻里关系对居民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已有研究显示,保障房社区和商品房社区邻近布局对居民的社会联系有显著作用,其影响机制为主效力机制。国内关于社会联系对个人心理健康在社区层面的影响机制研究早已展开,但对于保障房社区这类特殊的社会空间尚未有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取广东省广州市四个典型保障房社区,运用结构方程来系统性探究保障房居民和同社区居民的社会联系以及和周边商品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联系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路径。结果显示,保障房居民和周边商品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联系对于居民的心理健康不仅有直接作用,还会通过提高住房满意度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研究结论建议通过发展混合的社区居住模式,营造促进跨阶层居民社会交往的空间,以提升居民的心理健康。 苗丝雨 李志刚 肖扬关键词:保障房 社会联系 住房条件 心理健康 住房条件对于外来人口的心理健康影响机制研究:以上海南翔镇为例 被引量:5 2018年 快速城市化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给外来人口带来诸多的心理疾病。在健康城市和社区规划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显示住房条件是决定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仅考虑个体家庭因素而忽视宏观社区环境,对于研究健康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将以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为例展开,收集一手数据368份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人群的住房条件并其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机制和差异作用。研究发现对本地人而言,住房条件对心理健康起直接影响作用。对移民而言,住房条件通过提高社区满意度,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营造高品质的建成环境来提高心理健康、建设健康和谐社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肖扬 苗丝雨 高璐璐 耿慧志关键词:住房条件 心理健康 外来人口 基于社交性的街道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巨鹿路为例 被引量:3 2022年 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的高品质时期,街道空间营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基于美国学者Vikas Mehta提出的“社交型街道”(sociable street)及其理论基础,选取上海典型社交型街道——巨鹿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式观察、行为地图等方法,对上海社交性良好的街道进行社会行为观察,并从物质空间设施、土地利用特征、社群场所营造3方面对街道环境进行评估。描述上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街道生活与行为特征,揭示街道社会交往与物质空间环境的关系,对Mehta街道理论在上海的适用性进行评估,以期为上海街道品质提升、街道生活设计,以及管理准则与设计策略提出理论与实践依据。 肖扬 方莹 王航 朱郁郁关键词:社会交往 社会行为 老年人日出行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2 2016年 在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压力与问题的背景下,明晰老年人出行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于应对城市规划与建设适老性新需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上海市中心城4个社区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入户问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构建回归模型,围绕个人与家庭属性、出行目的、空间与环境属性以及政策与服务水平4个因素对老年人日出行行为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指出个人与家庭属性、出行目的、政策与服务水平均与老年人日出行次数、日出行时耗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空间与环境属性对老年人日出行行为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适老性社区发展并不理想,尤其是物质环境建设,未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黄建中 吴萌 肖扬关键词:老年人 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中的企业主义——上海世博园土地再开发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城市空间生产呈现政企联盟的企业主义特征已是学界共识。地方政府与私有资本或外资形成增长机器推动了城市中资本的快速积累。不过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由城市土地(再)开发推动的大规模空间生产中,政府力量在市场中普遍存在,表现出以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和国有企业主导的企业主义特征。本文通过上海世博园的空间生产,详细审视了各级政府及其平台企业在资本积累中的角色和互动,从权力博弈、资本运作和招商引资三个维度,揭示了其不同于西方国家侧重获取交换价值实现经济利益而关注国有利益的空间生产路径。 李凌月 李曼雪 肖扬关键词:资本积累 上海世博园 国有企业 新时代城市治理前瞻:探索可持续的城镇化之路 被引量:5 2021年 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增长为主转向质量型提升为主,城市治理所面对的城镇化问题将更为复杂,也更为困难。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后期,发展速度的下降将大幅提升城市问题的解决难度,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内卷效应”不断增强。为应对挑战,亟须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体系,推进治理创新。本文认为,新时期的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应以保障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性为目标,稳固城镇化根基,提高城镇化的稳定性。未来,城市治理体系的抓手应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自上而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为更加健康的城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土空间规划应更加注重对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预判与应对,进一步强化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从自下而上的角度看,区域、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以及社区三个空间尺度,均面临治理创新的迫切要求。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不断创新的规划实践也为学界提供了大量素材,基于中国经验的城市治理实践和理论总结将是我国对全球城镇化知识的重要贡献。 李志刚 陈宏胜 肖扬 肖扬关键词:城镇化 社会公平视角下广州市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25 2020年 基于中国市场经济转型与住宅市场急剧分化的背景,城市绿色空间的社会公平问题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选取广州作为案例城市,从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空间结构这3个维度划分目标人群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公园可达性的空间格局,采用空间集聚分析评估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利用独立样本检验评判人口特征与公园可达性的相关性,从社会公平的视角揭示城市公园的空间不均衡和社会空间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低收入群体在公园可达性方面并不像预想中的那样处于劣势地位,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低端从业者仍然是公园资源统筹调配过程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何格 肖扬 吴蓉 刘晔关键词:风景园林 社会公平 弱势群体 “恰到好处的绿色”:纽约的绿色实践及其环境绅士化应对策略——以纽敦溪更新为例 2024年 近年来,城市绿色空间引发的环境绅士化问题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成为城市建设和更新领域的重要议题。提倡“恰到好处的绿色”(Just Green Enough,JGE)被认为是积极应对环境绅士化的有效途径,该理念覆盖了规划、设计和调控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在绿色更新过程中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动态平衡。该文以纽约布鲁克林的纽敦溪(Newtown Creek)为例,聚焦其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从政策指引、多元主体合作和空间活力重塑三方面深入探讨了实施JGE的具体规划策略和机制,并就纽敦溪经验在规划和空间营造方面的可借鉴性进行了详细讨论,旨在为中国应对环境绅士化提供经验借鉴。 陈静 林泳宜 肖扬关键词:城市更新 环境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