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冰

作品数:64 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大连市卫生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公共场所
  • 7篇消毒
  • 7篇病毒
  • 6篇食源
  • 6篇食源性
  • 6篇卫生监测
  • 6篇卫生状况
  • 6篇监测分析
  • 5篇食源性致病菌
  • 5篇流感
  • 5篇麻疹
  • 5篇耐药
  • 4篇伤寒
  • 4篇食品
  • 4篇污染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耐药性
  • 3篇沙门菌
  • 3篇伤寒沙门菌

机构

  • 48篇大连市疾病预...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市皮肤病...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48篇肖冰
  • 17篇陈玉凤
  • 16篇徐丹
  • 14篇侯君
  • 13篇薄志坚
  • 13篇栾明春
  • 10篇吕秋月
  • 8篇孙楠
  • 8篇林茜
  • 6篇于蕾
  • 5篇任月
  • 5篇于鹏
  • 5篇韩焱
  • 4篇刘丹红
  • 3篇张倩文
  • 3篇郎兴莹
  • 2篇张振国
  • 2篇姜杰
  • 2篇李瑞
  • 2篇王秀萍

传媒

  • 8篇医学动物防制
  • 7篇预防医学论坛
  • 6篇中国微生态学...
  • 5篇中国卫生工程...
  • 4篇微量元素与健...
  • 4篇中国校医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消毒剂基因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PCR法,检测其耐药性及耐消毒剂基因。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MSSA(P<0.05),但对万古霉素敏感。1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qac A/B基因的检出率为28.45%,其中MRSA和MSSA的qac A/B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3.66%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MRSA的qac A/B基因携带率高,应重视此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的诊断、治疗和医院感染的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
徐丹陈玉凤栾明春薄志坚侯君肖冰任月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2010年大连市麻疹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2010年大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更好地指导今后消除麻疹工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大连市2010采集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抗体(M-IgM)、风疹抗体(R-IgM)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大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17例,报告发病率为0.28/10万,与去年同期(0.38/10万)相比降低26.32%,呈散发状态,城乡接合部高发,呈明显的季节性,以周岁内儿童及20岁以上成年人发病为主;麻疹监测系统共监测麻疹疑似病例31例,其中确诊病例20例(实验室诊断病例19例,临床诊断病例1例),风疹实验室诊断病例2例,排除病例9例,监测系统运转状态良好。结论在保证麻疹疫苗首针及时率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学龄前儿童的强化免疫,并建议育龄期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建议开展出疹性疾病病例监测及病原学诊断工作。
林茜韩一楠肖冰孙楠
关键词:麻疹
大连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大连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粪便标本的检测;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资料整理及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标本1 902份。2010-2013年的手足口病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2.49%(292/354)、42.69%(73/171)、72.79%(452/621)、74.47%(562/756),合计为72.56%(1 379/1 902)。经显著性检验(χ2=95.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及2011年核酸检测以EV 71型为主,2012及2013年核酸检测以Cox A16型为主。大连市手足口病阳性者男/女比例为1.63∶1,年龄以1~5岁学龄前儿童为主,6~9月份为高发季节,金州新区、甘井子区、沙河口区、瓦房店为大连手足口病高发地区。结论 大连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的人群、地域、时间差异,在流行季节,针对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积极展开健康教育能减少感染机会,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于蕾范雪松陈玉凤侯君肖冰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2011年大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对大连市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宾馆酒店及个体摊贩销售点的10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孢杆菌7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10类共296份样品检出致病菌19株,总检出率为6.4%。其中沙门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副溶血性弧菌12株。结论大连市市售食品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水产品、鲜榨果蔬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和熟肉制品为主要受污染食品,应加强市售食品监督管理,减少由此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肖冰侯君徐丹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2014年大连地区部分游泳池水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2014年大连地区部分泳池水卫生状况。方法按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布点要求对大连地区泳池水进行采样,采用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T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抽检游泳场所35家,共83份水样,合格33份,合格率为39.76%。不合格项目主要为p H值、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结论大连地区温泉会所游泳场所泳池水质卫生状况堪忧,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卫生质量,保障游水者身体健康。
吕秋月任月肖冰
大连市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研究显示,65%的实验室不明原因感染是因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了扩散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所致〔1〕。生物安全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最重要的安全设备,形成最重要的防护屏障;能使感染性气溶胶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而不扩散,从而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环境和实验对象,因此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的意义重大。目前,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系统的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不尽如人意,绝大多数使用后缺少性能检测。
徐丹肖冰栾明春
关键词:生物安全柜实验室生物安全
2005年-2009年大连市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大连市2005年-2009年流感病毒H1N1亚型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的病原分离,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测定病毒的滴度,用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通过RT-PCR扩增血凝素HA片段的基因,电泳、纯化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005年-2009年共分离到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39株,其中28株进行了测序。与当年的疫苗株相比,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离株的HA1区分别发生了11个、9个、15、15个突变。结论:在近几个年度的流行季节中,该地区有H1N1亚型流感的存在。该地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有多处氨基酸发生替换,氨基酸的替换导致毒株的抗原性发生了漂移。
肖冰张倩文刘丹红王秀萍薄志坚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基因序列
2014年大连市伤寒沙门菌的监测及其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2016年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PFGE)电泳研究大连市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大连市伤寒流行状况。方法对2014年从肠道传染病样品中分离出的46株伤寒沙门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所得结果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46株伤寒沙门菌,52.3%来自庄河市,根据电泳图谱分析,可分为30个PFGE型别,菌株间的相似值在58.1%-100%。有7株表现为同一PFGE型别Sal-8,其中4株来自庄河市。结论庄河市伤寒曾出现小范围暴发,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大连市伤寒沙门菌存在遗传多样性,并有优势菌株存在。
侯君李瑞肖冰王晓炜吕秋月王晓丽薄志坚
关键词: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
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大连市各大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资料整理及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年共检测标本754份,手足口病核酸检测阳性率为74.27%(560/754),核酸检测以其他型为主,占65.36%(366/560)。大连市手足口病阳性者男/女比例为1.56∶1(P〉0.05),年龄以0~6岁学龄前儿童为主,占96.25%(539/560),6~9月份为高发季节,金州新区、甘井子区、沙河口区、瓦房店为大连市手足口病高发地区。结论大连市2013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地区、病原差异。
于蕾于鹏肖冰侯君陈玉凤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2009年大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9年哨点医院监测病例和"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大连市报告甲型H1N1流感391例,其中重症及危重病例10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0.51%)。6月18日出现首例输入性病例。9月13日报告首起学校聚集性病例,共发生聚集性病例39起,病情以轻症为主。哨点医院监测显示第38周的ILI%达到最高值为21.82%。[结论]大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轻症为主。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及时发现流感新毒株,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张倩文肖冰吴隽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