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艾滋病
  • 3篇吸毒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吸毒人群
  • 2篇肝炎
  • 2篇丙肝
  • 2篇丙肝感染
  • 2篇病毒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碘盐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血清学效果
  • 1篇阳性
  • 1篇阳性者
  • 1篇乙肝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机构

  • 12篇台山市疾病预...

作者

  • 12篇罗伟强
  • 8篇余大年
  • 6篇刘文锦
  • 3篇杨忠伟
  • 2篇蔡月仙
  • 2篇梁海珠
  • 2篇伍永忠
  • 1篇刘仲昌
  • 1篇李晓萍
  • 1篇何艳梅
  • 1篇赵玉喜
  • 1篇王翠微

传媒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7
  • 3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1—2012年台山市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2001—2012年广东省台山市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为综合防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2001—2012年台山市艾滋病感染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2年台山市累计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共计3 096例,年龄集中在30~49岁;男性2 614例,女性482例,男女性别比为5.42∶1;职业以农民为主(46.09%)。传播途径主要以静脉注射毒品传播(77.10%),其次为异性性接触传播(15.18%)。结论台山市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罗伟强余大年杨忠伟刘文锦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
台山市华支睾吸虫病基线调查
2007年
目的调查台山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况,为大规模开展华支睾吸虫病防治工作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台山市台城镇、大江镇作为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氏厚片法粪便检查人群华支睾吸虫卵,并开展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调查;对华支睾吸虫住院慢性病人进行危害性调查。结果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6.8%;男性感染率为7.0%,女性感染率为6.5%,,以20~49岁年龄组最高。解剖淡水鱼、猫、狗、老鼠没发现华支睾吸虫囊幼和成虫,但9份猫肝中均发现华支睾吸虫卵。结论华支睾吸虫已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较严重的危害,应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华支睾吸虫感染。
刘文锦余大年罗伟强梁侨任潘红晖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基线调查
新诊断HIV-1抗体阳性者的WB带型及首次CD4^+T细胞检测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台山市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及首次CD4^+T细胞检测结果,探讨新诊断HIV-1抗体阳性者的WB带型分布变化规律。方法采用WB蛋白印迹法检测HIV-1抗体带型,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对新诊断患者的WB带型特征及首次CD4^+T细胞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311例HIV-1抗体阳性者中,不同性别比较WB带型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年龄组gag基因编码条带p17的出现率低于其它两个年龄组(P<0.05),性行为感染者gag基因编码条带p55的出现率低于静脉吸毒感染者(P<0.05), WB条带gp160、gp120、gp41、p66、p51、p31、p24维持较高出现率,全带型、缺失p55、缺失p55+p17的带型是3个不同免疫状况主要带型,在艾滋病期全带型出现率(15.5%)明显降低,缺失p55+p17组在艾滋病期缺失率(31.0%)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 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分布在不同年龄、不同传播途径和不同免疫状况的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g带型p55和p17同时转阴与艾滋病发病有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疾病进展。
丘凤兰蔡月仙罗伟强伍永忠
关键词:CD4+T细胞
台山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其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析台山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Excel数据库和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台山市1993~2005年艾滋病病例和HIV感染者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近几年来,台山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数和发病数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05年12底,累计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8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5例,死亡12例.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迅速增加,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结论台山市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迅速采取综合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余大年刘文锦李晓萍罗伟强梁侨任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台山市2010-2012年吸毒人群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了解台山市2010-2012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TP)和丙肝(HC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台山市所有新入所的吸毒人群进行HIV、TP和HCV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吸毒者1386人,男性占94.4%,平均年龄(36.1±7.6)岁。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5.7%(79/1386),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6%(35/1386),丙肝抗体阳性率为63.3%(878/1386)。在检出的79名艾滋病感染者中,HIV+TP、HIV+HCV、HCV+TP双重感染率分别为0.3%(4/1386)、5.5%(76/1386)和1.9%(26/1386),HIV+TP+HCV混合性多重感染率为0.3%(4/1386)。结论台山市吸毒人群HIV、TP、HCV仍存在较高感染率,应加大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和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措施,降低HIV、TP、HC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和传播的危险性。
罗伟强伍飘雁杨忠伟余大年刘仲昌刘文锦
关键词: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梅毒丙肝
台山市2006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在台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室求询的人群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的情况,为进一步开展VCT服务,阻断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的VCT表格记录咨询个案,对咨询个案和阳性个案进行分析。结果在有完整记录的166个求询者中,15~49岁青壮年占84.9%,求询者类型主要为异性性接触、静脉吸毒和HIV感染者的家属。126人接受免费检测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32人,阳性率25.4%。HIV感染者主要是静脉吸毒者和感染者的配偶。结论台山市疾控中心在高危人群中推行VCT对发现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效率较高。青壮年吸毒人群和HIV感染者家属是艾滋病高危人群,也是开展VCT,实施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梁海珠何艳梅罗伟强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2004—2011年台山市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台山市居民户合格碘盐普及情况,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修订)进行采样,按照GB/T 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测定盐中碘含量。结果 2004—2011年在18个乡镇共检测居民户食用盐2 304份,合格碘盐2 206份,不合格碘盐66份,非碘盐32份,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75%(2 206/2 304),碘盐合格率97.10%(2 206/2 272),碘盐覆盖率为98.61%(2 272/2 304),非碘盐率为1.39%(32/2 304)。每年的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国家标准,各年间的碘盐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间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个乡镇的碘盐覆盖率达标率为88.89%(16/18),赤溪镇和海晏镇的碘盐覆盖率不达标,分别只有91.52%(205/224)和94.53%(121/128);各乡镇间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赤溪镇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只有86.61%(194/224)。居民食用3种盐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精制盐(96.14%,897/933)、日晒盐(96.75%,1 309/1 353)和粗粒盐(0,0/18),其中粗粒盐分别采自赤溪镇(17份)和北陡镇(1份)。其非碘盐率高达94.44%(17/18)。结论台山市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个别乡镇的碘盐覆盖率和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不达标,今后仍然要继续做好防治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确保群众正确食用合格的碘盐。
王翠微罗伟强梁荣来丘凤兰甄晓丹赵玉喜
关键词:碘盐碘缺乏病
2016-2018年台山市吸毒人群丙肝感染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为了解台山市吸毒人群丙肝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吸毒人群的丙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2018年新进入台山市戒毒所及看守所的吸毒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丙肝抗体。结果共调查吸毒人员1159人,丙肝抗体阳性共734人,阳性率为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户籍、是否注射吸毒、是否共用针具、最近一年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最近一次吸食毒品后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情况、目前主要使用的毒品类型的丙肝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吸毒(OR=9.247,95%CI:6.440~13.278)、年龄30~<40岁(OR=6.843,95%CI:3.833~12.217)、40~岁(OR=18.111,95%CI:9.994~32.820)、两类毒品混用(OR=1.980,95%CI:1.213~3.234)是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结论台山市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30岁及以上年龄、两类毒品混用是其危险因素。
伍飘雁梁海珠伍永忠蔡月仙罗伟强
关键词:吸毒人群丙型肝炎影响因素
台山市艾滋病主要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效果评价与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台山市如何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活动,评价目前的干预措施效果,为控制艾滋病在本市的流行与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措施3年后,知情同意情况下,采用前后统一的方便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吸毒者、暗娼、性病人群、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性伴与配偶等主要高危人群进行研究,通过对前后知晓率、高危行为和态度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并对调查对象采集标本检测HIV感染状况。结果干预前后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5.79%、70.65%、6个月共用注射器率为25.13%、21.89%、6个月性行为每次带套率为7.85%、20.40%;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0.71%、85.71%、近3个月跟客人发生性行为每次带套率为35.71%、76.87%、无固定性伴率为52.14%、30.61%;性病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0.58%、82.71%、近3个月有非婚性伴率为53.72%、38.35%、近3个月非婚性行为带套率为9.92%、32.33%;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性伴与配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3.40%、65.45%和25.53%、36.36%。社会上市场安全套发放量从2004年2.81万只上升到4.86万只。四类高危人群的HIV感染率2004年和2007年分别为11.47%、0.71%、1.65%、27.66%和8.72%、0、0.75%、27.27%。结论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推行3年以来,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知识、行为、态度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应不断扩大覆盖面,并值得在流行状况类似的地区加以推广。
余大年梁侨任罗伟强刘文锦
关键词: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
台山市戒毒人员艾滋病认知健康教育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台山市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和相关行为态度,探讨通过教育提高对艾滋病认知的效果。方法在教育前后采取相同的问卷,以不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教育前后艾滋病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经健康教育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显著提高(P<0.01)。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正确态度的比例有所增加,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选择安全行为的趋向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戒毒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但扭转有关不正确的行为态度需要长期的过程。
余大年罗伟强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吸毒人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