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盘早剥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治疗。方法:调取我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对其中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0例胎盘早剥患者产前诊断28例,疑诊22例。40例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0例患者经阴道分娩。患者子宫切除的3例,肾衰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胎盘早剥如不及时处理严重的威胁母婴生命,患者一旦确诊病情,应尽快采取救治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儿的存活率,保护母婴生命。
- 张玲玲卢战凯梁庆华程志勇李云鹏
- 关键词:胎盘早剥
- 早产儿贫血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进一步研究早产儿贫血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了2008年5月—2011年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54例早产儿贫血的详细资料进行研究。上述早产儿,在出生之后每周都要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检测。记录贫血发生的日龄、血红蛋白最低值和住院2周总抽血量。结果胎龄越小,出现贫血的时间就越早,相应的贫血程度就越大,胎龄小于34周,出现贫血时间是(12.9±4.1)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88.6±12.5)g/L;胎龄大于34周,出现贫血时间是(16.7±7.0)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111.6±16.2)g/L。出生时体重越低,出现贫血的时间就越早,相应的贫血程度就越严重,出生时体重小于1.5kg,出现贫血时间是(13.3±4.9)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90.1±11.5)g/L;出生时体重大于1.5kg,出现贫血时间是(17.2±6.1)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118.6±13.4)g/L。医源性失血多,出现贫血的时间就越早,相应的贫血程度就越严重,入院2周后总抽血量小于10mL/kg,出现贫血时间是(11.1±5.0)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88.6±12.3)g/L;入院2周后总抽血量小于10mL/kg,出现贫血时间是(16.3±5.8)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111.4±14.8)g/L。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时候体重越轻,出现贫血的时间和程度就越早、越重,另外,医源性失血会增加早产儿贫血的严重程度。
- 马文旭李秀岩程志勇
- 关键词:早产儿贫血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治被引量:1
- 2013年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目前临床上并不少见,及时的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是临床医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 刘波谭秀梅程志勇李云鹏
-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诊治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综合疗效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卵巢囊肿患者160例,依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73例,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87例,给予腹腔镜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手术时间基本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技术对卵巢囊肿进行剔除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程志勇李慧玲
- 关键词:卵巢囊肿腹腔镜疗效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新生儿结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取2011年2月份到2012年2月份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90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和总结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和产妇结局的影响.结果:所选90例产妇中,行阴道分娩试产58例,35例试产成功,成功率达38.9%,其它55例再次行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分别比较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的情况,结果显示阴道分娩组明显优于剖宫产组,P<0.05,差别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新生儿在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待分娩孕妇,根据其临床指征,可以首选阴道试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然后再选剖宫产.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术相比,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没有差别,但是阴道分娩具有减少术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和产褥感染率的优点,应给予试产的机会.
- 李秀岩马文旭程志勇
- 关键词:分娩方式新生儿
- 联合检测cTnI和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敏心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27例,其中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1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健康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各组cTnI、BNP浓度。结果: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cTnI、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cTnI、BNP浓度检测可为ACS早期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李文庆程志勇魏明霞韩淑艳邓立菊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I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