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野
- 作品数:57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Eu3+掺杂对立方体碳酸钙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 在过去几十年中,稀土掺杂无机材料凭借其在荧光粉、平板显示器和生物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CaCO3作为发光材料的基质,具备优良的化学热稳定性、较强的紫外光吸收能力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以碳酸钙作为基...
- 祝贺徐成义张向挺崔蕾邹海峰盛野
- 关键词:稀土发光碳酸钙碳化法光致发光
- 超细高分散碳酸钙的原位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油酸原位表面改性方法制备了一种高分散疏水碳酸钙纳米粒子.在低温碳化条件下,制备的超细碳酸钙纳米粒子的粒径可控制在40~50 nm之间.原位表面改性作用下油酸分子被接枝到超细碳酸钙纳米粒子的表面,使其分散性明显提高;此种超细填料的表面接触角为125.96°,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将质量分数为1%的超细碳酸钙纳米粒子填料添加到ABS树脂基体中,其白度值从62.47升高至87.96,可见该超细填料可以广泛应用到"白色家电"ABS专用树脂中.
- 马晓坤盛野周兵王子忱
- 关键词:疏水性高分散白度
- 核壳结构SiO2@TiO2∶Eu3+的制备及其发光和催化性能研究
-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铕掺杂的双功能的SiO2@TiO2∶Eu3+复合材料.通过调控内核的尺寸,研究了不同内核尺寸与发光和催化性能的关系.SEM表明TiO2均匀的包覆在三种粒径SiO2的表面.荧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393...
- 崔蕾张向挺祝贺徐成义盛野邹海峰
- 关键词:稀土发光核壳结构二氧化钛
- 一种表面疏水的碳酸钙基红、绿、蓝色荧光粉及其原位制备方法
- 一种表面疏水的碳酸钙基红、绿、蓝色荧光粉及其原位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其是使用油酸钠、硬脂酸钠、铝酸酯或磷酸酯等表面活性剂,通过碳化法原位制备出表面疏水的碳酸钙基红、绿、蓝色荧光粉。制备出的产品不需煅烧,在紫外...
- 盛野孙一迪邹海峰郑克岩宋艳华
- 文献传递
- 离子液体辅助法制备球形BaCaLu2F10:Ln3+(Ln=Eu,Dy,Tb,Sm,Yb/Er,Yb/Ho)及发光性质研究
- 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具有不易挥发、不易燃、热稳定性好、结构可调等优点。离子液体被誉为一种环境友好溶剂,因此在材料合成领域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于氟化物材料的...
- 宋艳华刘威孙淇闫明周秀清盛野郑克岩邹海峰
- 关键词:离子液体发光性质
- 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绿色荧光粉化学分子式为Ca<Sub>2-x</Sub>Mg<Sub>0.5</Sub>AlSi<Sub>1.5</Sub>O<Sub>7</Sub>:xEu<Sup>2+<...
- 邹海峰袁博盛野郑克岩宋艳华秦旭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功能化的稀土配合物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2,6-吡啶二甲酸功能化的稀土配合物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将2,6-吡啶二甲酸与可交联缩合的单体反应,然后引入稀土离子或稀土配合物,发生配位作用,再经水解缩...
- 郑克岩秦绪明邹海峰盛野宋艳华张强袁博
- 文献传递
- Ce3+、Tb3+共掺杂SrAl2Si2O8多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 白光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发光效率高、环境友好、亮度高、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已经成为重要的光源.本文利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出蓝-绿色SrAl2Si2O8:Ce3+,Tb3+荧光粉,详细的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发光性能、荧光寿...
- 董儒佳马平川盛野郑克岩宋艳华邹海峰
- 关键词:硅铝酸盐稀土离子发光性质
- 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绿色荧光粉化学分子式为Ca<Sub>2-x</Sub>Mg<Sub>0.5</Sub>AlSi<Sub>1.5</Sub>O<Sub>7</Sub>:xEu<Sup>2+<...
- 邹海峰袁博盛野郑克岩宋艳华秦旭明
- 文献传递
-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初探与体会被引量:3
- 2015年
- 双语教学是教育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化的内在需求。本文简述了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初探与体会,初步分析了我校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了改善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建议。研究表明:在有机化学实验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自身的进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 盛野张雷吕蕾王海晶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