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
- 作品数:27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市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成都地区部分公民使用公共剃须刀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成都居民使用公共剃须刀的现状,以及对经血传播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555位成都公民及献血者进行调查。使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拟合度优度X2分析他们的自身信息及有关认识。结果:纳入对象中使用共用剃刀的81.3%。使用公共剃须刀的现象普遍存在,公民对经血传播疾病的知识了解深度不够。结论:在公民中应该加强经血传播疾病的认识,尽可能避免这种风险行为。
- 田莉陈红
- 关键词:经血传播疾病艾滋病
- 男性农民工使用共用剃刀重复干预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估
- 2014年
- 目的研究建立男性农民工使用共用剃刀的重复干预模式,并评估干预效果。方法将423名男性农民工随机分成重复干预组、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先填问卷后干预的模式,对3组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知识和行为干预,在45 d和90 d后回访,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复干预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收到的有效问卷分别为121、127和131份。比较前后2次回访结果,各组人员在理发店使用共用剃刀比例分别为:重复干预组30.6%和29.8%,干预组29.1%和44.1%,对照组46.6%和48.9%。重复干预组干预效果较另外2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可减少研究对象使用共用剃刀,重复干预效果好于一般干预,更有利于促进男性农民工减少甚至拒绝使用共用剃刀。因此,重复干预模式的意义值得研究和探讨。
- 王欢雷宇何毅王鹏翔李宏张杰田莉万浬科陶凤春王雷孟文
- 关键词:共用剃刀经血传播疾病血液接触
- 全封闭隔离方式保持红细胞制品运输冷链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在极端环境温度下使用普通泡沫材料和冷源包装红细胞制品,保障其长时间运输冷链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普通湿冰、10%氯化钠冰、储能冰袋和不同包装材料:发泡聚苯乙烯泡沫箱、铝合金箱、蓄冷器,以全封闭方式隔离红细胞制品并观察温度变化。结果在-23、25、40℃的环境温度中,10%氯化钠冰温度过低,难以维持在2℃以上,储能冰袋可以维持红细胞悬液温度32 h,自制湿冰43 h。结论普通泡沫材料制作的运血箱用自制湿冰以全封闭隔离方式包装红细胞悬液,能够满足其长时间运输过程中的冷链要求。
- 文远蓉孟莹刘双丽李宏李瑾张蓝江田莉高加良蒋宇吴婧张杰张永鹏万浬科谢十全郑家生何毅
- 关键词:红细胞悬液包装材料冷源
- 美容美发行业使用共用剃刀的观察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美容美发行业对顾客使用共用剃刀的现状。方法:对美容美发店使用剃刀的方式进行观察并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对策分析。结果:美容美发店普遍使用共用剃刀,从法律法规上缺乏干预依据。结论:需要公民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促使他们自觉抵制共用剃刀的使用。
- 雷宇李晨睿阎灵均田莉何毅
- 关键词:共用剃刀美容美发
- 血液经软芯及硬芯滤器滤白后红细胞相关参数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两种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带软芯和硬芯滤器)采集、分离前后的血液在不同保存期内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等相关参数检测,观察其变化情况。方法用两种去白细胞塑料血袋采集血液后,在24 h内进行成分制备及过滤,对过滤前后的血液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钾离子、溶血率、血浆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过滤前/后红细胞渗透脆性、钾离子、溶血率、血浆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血液保存期限2周末有部分指标已超过质量标准。结论滤后红细胞相关参数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测定值升高,与滤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保证血液保存期内质量,血液过滤后有效期限应重新设定。
- 文远蓉郑家生谢石全万浬科卢燕何毅田莉高加良
- 有致畸作用的中药与献血者的延期献血
- 目的探讨献血者服用有致畸作用的中药后延期献血期限的设定.方法采用药动学方法推迟时间从最后一次服药算起为tmax+20×t1/2。结果根据不同药物的药学研究现状,提出了不同的延期献血时间设定原则。结论
- 田莉何毅陈颜傅雪梅王乃红
- 关键词:献血者
- 文献传递
- 应急调剂血液的质量管理及保障措施探讨被引量:8
- 2008年
- 高加良郑家生何毅习燕田莉文远蓉王乃红杨群身
- 关键词:应急质量管理
- 献血人群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血液接触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的研究,探讨血液接触行为的危险性。方法对485例HBsAg检测阳性、305例抗-HCV抗体检测阳性的献血者及1581例两者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并对危险行为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筛选出6个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10年前肌肉注射史、乙肝家族史、使用共用剃刀、穿耳环孔史、牙科治疗史、针灸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449,0.066,0.251,0.092,0.129,0.038,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68%;7个与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危险行为:使用共用剃刀、输血史、乙肝家族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穿耳环孔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351,0.024,0.089,0.063,0.163,0.078,0.149,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是62%。结论献血人群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有使用共用剃刀、乙肝家族史、输血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等,避免以上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可减少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几率。
- 陈雪何翠席光湘张杰田莉邓小倩罗利平万浬科何毅
- 关键词:血液接触人群归因危险度献血人群
- 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探讨共用剃刀等危险因素与乙型肝炎传播的关系。[方法]对282名单纯HBsAg检测为阳性的献血者及564名阴性献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感染丙肝有关的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筛选出8个与感染乙肝有关的因素,使用共用剃刀、手术史、针灸史、10年前注射史、乙肝家族史、纹身、牙科史、穿耳环孔等因素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其危险度(OR)分别是:10.1235、2.5892、8.5870、8.4407、3.4377、5.5253、2.3673、3.1369,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49.22%,13.93%,17.23%,77.21%,16.60%,10.16%,26.21%,20.77%。8项危险因素总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96.81%。[结论]共用剃刀以及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器具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危险因素。
- 田莉刘涛李小春夏颜张杰陈雪钟利钟军刘玉英陈俊李宏何毅
- 关键词:共用剃刀针灸乙型肝炎人群归因危险度
- 献血者对于使用共用剃刀危险性的认知及相关行为
- 目的了解献血适龄人群使用共用剃刀的广泛程度。方法对中国部分地区理发顾客中2000位献血者进行抽样调查。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用拟合优度卡方分析他们的有关常识以及对使用剃刀的态度、行为。结果由于献血者、理发师普...
- 何毅田莉刘建儒罗平王琼英傅雪梅陈颜习燕吕文彬乔芳任宏梅李晨睿安娜刘玉英王乃红杨群身吕鹤年
- 关键词:共用剃刀献血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