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帮森
-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高分辨率极化SAR图像水平集分割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传统的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中,由于采用的统计分布模型不能较好地描述高分辨率的图像纹理特征,导致高分辨率极化SAR图像分割效果较差。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KummerU分布嵌入到水平集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化SAR图像分割算法。方法将KummerU分布作为高分辨率极化SAR图像的统计模型,定义一种适用于极化SAR图像分割的能量泛函;利用最大似然法对各个区域的KummerU分布进行参数估计,并通过数值偏微分方程的方法求解水平集函数,实现极化SAR图像的区域分割。结果分别对仿真全极化数据,真实全极化数据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其分割精度高于传统方法,分割精度高于95%,从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结论本文算法能够对各向同质区和各向异质区的极化SAR图像都能取得良好的分割效果,并适应于多种场景,有效地分割出背景和目标。
- 邹鹏飞李震田帮森
- 关键词:水平集极化SAR图像
- 利用遥感数据分析青藏高原水热条件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遥感数据,以异于传统的点分析方法分析水热条件对植被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域,利用2003年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轴上,叶面积指数和温度、土壤水分、降雨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叶面积指数和三者的相关性在大部分区域是呈良好的正相关,在部分区域呈现了弱相关和负相关,且分析探讨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王永前施建成蒋玲梅杜今阳孙瑞静田帮森
- 关键词:青藏高原叶面积指数水热条件
- 一种盐度卫星K波段亮温数据反演陆表温度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盐度卫星K波段亮温数据反演陆表温度的方法,属于微波遥感领域,该方法将CAMP/Tibet,玛曲及那曲三个实验区的地表土壤温度观测的数据,与同时期的AMSR-E23.8GHz?V极化亮温数据建立模型。获取盐度...
- 陈权田帮森曾江源周武黄磊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阶散射模型的玉米后向散射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由于其特有的全天时、全天候成像及对农作物的穿透探测能力,已成为农作物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该文建立基于Matrix Doubling算法的玉米多阶散射模型,以全极化雷达遥感数据Radarsat-2为数据源进行模型验证,在模型基础上,根据玉米关键生长期的几何参数,分析了玉米的时域散射特征;玉米不同生长期由于结构上的差异,散射特征差别很大:在玉米出苗期,小角度情况下C波段VV-HV适用于土壤湿度的提取;在玉米成熟期,大角度情况下C波段HH/HV较适合玉米叶片含水量的分析。
- 周霁进李震田帮森陈权唐治华刘久利
- 关键词:极化入射角玉米生长期
- AMSR-E低频亮温数据空间分辨率提高以及不同波段亮温数据组合应用时分辨率匹配的算法被引量:5
- 2011年
- 和光学遥感相比,被动微波遥感以微波特有的性质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几十公里量级的低空间分辨率,以及多波段组合应用时,各个波段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数据如何进行分辨率匹配,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Backus-Gilbert方法,以AMSR-E的亮温数据为研究对象,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对Backus-Gilbert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然后利用模拟数据分别在分辨率提高和不同波段分辨率匹配问题上进行参数选取,选取了最优参数以后,利用AMSR-E数据进行实例计算.以墨西哥湾和亚马逊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分辨率提高的应用和验证.结果显示,经过处理以后,和原始数据相比,增添了很多细节,而且这些细节和可见光图像以及AMSR-E高分辨的高频图像是一致的.关于分辨率匹配,以Shi等最近提出的微波指数为例,计算了用普通的重采样进行分辨率匹配的微波指数以及用Backus-Gilbert方法进行分辨率匹配的微波指数.对比分析表明新算法的结果比原始结果更具有可信性.
- 王永前施建成蒋灵梅杜今阳田帮森
- 关键词:AMSR-E
- C波段星载SAR系统在减灾应用中的工作模式选取被引量:1
- 2012年
- 雷达遥感工作在微波波段,它能够穿透雨雪云雾的影响,受大气的影响较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为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本文针对C波段星载SAR系统在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灾害方面的应用,综合分析了成像雷达遥感在地质灾害调查识别、监测、评估中具有的独特优势。为使C波段SAR系统获得较为有效的灾害监测结果,分析了不同灾种监测需要选择的不同工作模式和相关系统参数,得到了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评估时所需的系统观测模式,为我国减灾防灾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 李震廖静娟张平陈权李延周建民田帮森
- 关键词:SAR遥感灾害监测极化雷达干涉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