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菁华

作品数:53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12篇免疫
  • 11篇实验性自身免...
  • 7篇缺血
  • 7篇微重力
  • 6篇实验性自身免...
  • 6篇自身免疫性脑...
  • 6篇模拟微重力
  • 6篇脑脊髓
  • 6篇脑脊髓炎
  • 6篇基因
  • 6篇脊髓炎
  • 5篇重症肌无力
  • 5篇无力
  • 5篇脑缺血
  • 5篇肌无力
  • 5篇胶质
  • 5篇干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增殖

机构

  • 48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延边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卫生...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生物科...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双鸭山煤炭总...
  • 1篇中佛罗里达大...

作者

  • 48篇王菁华
  • 35篇李呼伦
  • 28篇王广友
  • 26篇孙博
  • 22篇穆莉莉
  • 15篇刘玉梅
  • 14篇孔庆飞
  • 13篇王丹丹
  • 12篇刘希君
  • 11篇金连弘
  • 8篇张瑶
  • 6篇赵崴
  • 6篇汪丹丹
  • 6篇戢玉环
  • 5篇孙博
  • 4篇吕桂香
  • 4篇彭海生
  • 4篇曹京燕
  • 4篇李国忠
  • 3篇翟东旭

传媒

  • 9篇国际免疫学杂...
  • 6篇中国生物制品...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基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CFSCs)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培养时间BMSCs的培养上清培养大鼠正常肝细胞系(BRL)以及CFSCs,MTr法检测CFSCs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建立BMSCs与CFSCs的双层共培养体系,经TUNEL法检测与BMSCs按不同比例进行培养后的CFSCs凋亡情况。结果BMSCs培养上清作用于CFSCs后,其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而对BRL没有作用。CFSCs与BMSCs按不同比例共培养后,随着BMSCs比例的增加,CFSCs调亡率上升。结论BMSCs能够不可逆的抑制CFSCs生长而不影响正常的肝细胞,这种生长抑制是通过诱导CFSCs的凋亡发生的。
王淑芳唐印华薄挽澜徐克达曹振远王菁华李呼伦史立军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
三氧化二砷抑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相关机制
2010年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方法 经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的兔VSMC,应用3H-胸腺嘧啶胞苷渗入法、透射电镜、TUNEL法、流式细胞术和基因芯片测定As2O3对VSMC的细胞活力、生长、增殖及凋亡.结果 随着三氧化二砷浓度的增加显著抑制了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透射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TUNEL检测出现了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峰.基因芯片扫描杂交结果数据显示其中26条基因表达有差异.结论 As2O3对VSMC具有抑制增殖、促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
韩振王菁华金连弘李呼伦孙克宁杨力明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三氧化二砷增殖凋亡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PC12细胞衰老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对PC12细胞衰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进行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细胞培养。选取模拟微重力和正常重力条件下培养6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的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各个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12细胞P53蛋白的变化;生化反应试剂盒检测活性氧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特异性染色对衰老的PC12细胞进行评估。结果细胞周期分析的结果显示,经过模拟微重力培养的PC12细胞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在模拟微重力培养96 h细胞周期蛋白P53表达均升高。SA-β-gal染色的结果显示在模拟微重力的作用下,PC12细胞SA-β-gal的活性随着模拟微重力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升高。PC12细胞内H2O2的水平升高,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模拟微重力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2O2也相应升高,但是滞后于细胞内的H2O2。结论①模拟微重力可以引起PC12细胞SA-β-gal的活性升高,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P53的活化;②模拟微重力条件下诱导PC12细胞衰老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实现。
赵雨娟张佳王菁华孙博王广友么秀华李娜李呼伦穆莉莉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细胞衰老PC12细胞氧化应激
鼻黏膜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鼻黏膜免疫耐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机制以及与耐受原相关的剂量依赖性。方法:建立Lewis大鼠EAE模型,用不同种属和剂量髓鞘碱性蛋白(MBP)诱导免疫耐受,评估EAE临床发病情况;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POT检测特异性单个核细胞IFN-γ表达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经鼻黏膜给予低剂量(30μg/rat)和高剂量(600μg/rat)特异性抗原可诱导免疫耐受,抑制EAE的发生。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高、低剂量耐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抑制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01;P<0·01)。ELISP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耐受组单个核细胞IFN-γ表达数量明显降低(P<0·01;P<0·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IL-4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高剂量组未见明显增高(P>0·05)。结论:经鼻黏膜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预防EAE的发生。给予低剂量抗原可引起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发生偏离,产生免疫耐受。
曹京燕李呼伦彭海生乔慧孙博杨硕王菁华刘玉梅李国忠
关键词:免疫耐受鼻黏膜EAEMBP
EAE模型中IL-17阻断MBP经鼻黏膜免疫诱导耐受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MBP68-86肽段经鼻黏膜诱导EAE模型免疫耐受中IL-17的作用机制。方法向4组Lewis大鼠鼻黏膜分别给与PBS、MBP、MBP+IL-17及MBP+IL-17^+腹腔注射Anti-IL-6,诱导免疫耐受给药5 d后,建立EAE动物模型。ELISA方法测定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6、IL-17和TGF-β的含量;评估EAE临床发病情况;脊髓切片分别做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浸润及分布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中单位面积IL-17^+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数量。结果IL-17组与MBP组细胞因子含量相比IFN-γ(P<0.05)、IL-4(P<0.01)、IL-6(P<0.01)、IL-17(P<0.001)、TGF-β(P<0.01)有显著差异,与PBS组无差异;IL-17组、PBS组与MBP组、Anti-IL-6组相比,免疫后出现体重减轻、尾瘫、后肢瘫痪等临床表现;脊髓切片中淋巴细胞浸润面积较大且细胞数量较多、IL-17^+细胞数显著增多;淋巴结中CD4^+IL-17^+T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CD4^+Foxp3^+T细胞显著减少。结论鼻黏膜给予IL-17可以打破MBP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形成;并且IL-17是通过促进IL-6表达增加,使初始化的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增加,从而打破MBP鼻黏膜免疫耐受治疗EAE。
张瑶孟庆峰王菁华孙博孔庆飞刘玉梅周明言刘希君李呼伦王广友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IL-17TH17细胞
外水相对胰岛素载药纳米颗粒胶体系统分散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索不同外水相组成对胰岛素纳米颗粒胶体系统分散性的影响,为深入开展纳米载药颗粒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速高压联合均质机,经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载药颗粒,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径分析仪分析颗粒在胶体系统中的分散情况。结果高速均质和高速高压均质聚乙烯醇组粒径分布(d50)分别为(5·410±0·487)μm和(0·389±0·034)μm,高速均质和高速高压均质偏磷酸钠-柠檬酸盐缓冲液组粒径分布(d50)分别为(5·505±0·854)μm和(0·204±0·020)μm。联合均质结果缓冲液组粒径分布小于聚乙烯醇组,颗粒表面光滑平整;比表面积与之相反,聚乙烯醇组低于缓冲液组。结论偏磷酸钠-柠檬酸盐缓冲液作为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胰岛素纳米载药颗粒的外水相,能够获得更好的分散体系。
彭海生李呼伦吕桂香刘明孙博曹京燕乔慧王广友刘希君王菁华赵崴
关键词:分散性胰岛素
氧糖剥夺条件下PC12细胞RAGE的表达及对其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在氧糖剥夺(OGD)的条件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及其对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随机分为3组:OGD培养组(PC12细胞在无血清无糖的DMEM培养液中厌氧培养);封闭RAGE的OGD培养组(PC12细胞在加5μg/mlRAGE抗体的无血清无糖DMEM培养液中厌氧培养);对照组(PC12细胞在无血清无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免疫组化法检测RAGE表达。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并对细胞死亡率进行检测。结果在OGD条件下PC12细胞培养8、11、20h均有RAGE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均明显增加,OGD培养组与封闭RAGEOGD培养组相比,LDH活性差异显著。随着厌氧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死亡率明显增高,封闭RAGEOGD培养组与OGD培养组相比,PC12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NO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在OGD条件下,PC12细胞RAGE表达增高。RAGE的表达对细胞的损伤起促进作用。
徐望舒翟东旭赵鑫赵恺王丹丹王广友孙博王菁华李呼伦
关键词:PC12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氧糖剥夺细胞损伤
顺铂对五种肿瘤细胞系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顺铂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对Survivin基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五种肿瘤细胞系: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10)、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人喉癌细胞(Hep-2)、人胰腺癌细胞(PC-2),应用RT-PCR方法检测顺铂作用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五种肿瘤细胞系中Survivin基因均有较高的表达,顺铂对SGC-7910、HO-8910、HO-8910pm细胞系中Survivin基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ep-2、PC-2细胞系在顺铂作用后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顺铂可能是通过抑制Survivin基因诱导SGC-7910、HO-8910、HO-8910PM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功效,而对Hep-2、PC-2细胞系Survivin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
刘巍巍马珊珊史立军孙博王菁华曹京燕李呼伦
关键词:SURVIVIN基因顺铂RT-PCR肿瘤细胞系
模拟微重力条件对神经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微重力条件下和正常重力条件下神经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方法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提供的微重力环境进行神经细胞微重力培养。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微重力和正常重力条件下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的蛋白质谱。用PBS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机读取数据,采用Ciphergen Protein Chip3.2.1软件分析数据。结果WCX2两种蛋白芯片共捕获246个蛋白峰,发现14个差异蛋白。与正常重力培养组蛋白谱相比,11个蛋白在微重力培养后高表达,3个蛋白在微重力培养后低表达。结论微重力条件下和正常重力条件下神经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存在差异蛋白表达,这些差异蛋白为进一步了解失重对神经细胞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王菁华白莎莎孟庆峰王广友穆莉莉孙博王丹丹孔庆飞刘玉梅李呼伦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神经细胞蛋白芯片
模拟微重力对PC12细胞衰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构建模拟微重力条件下PC12细胞的培养体系,探讨模拟微重力对PC12细胞衰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用Cytodex-3型微载体作为PC12细胞的贴附载体,旋转细胞培养系统所提供10-2g的微重力环境进行模...
王菁华
关键词:细胞衰老模拟微重力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