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益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跌倒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眼科
  • 1篇眼科住院
  • 1篇眼科住院患者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烧伤
  • 1篇视力
  • 1篇视力矫正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脱落
  • 1篇气道
  • 1篇气道管理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切开
  • 1篇气管切开术
  • 1篇切开
  • 1篇切开术

机构

  • 4篇泰兴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王益
  • 2篇王仁红
  • 1篇陆莉
  • 1篇王贵萍
  • 1篇刘美华
  • 1篇赵蓉
  • 1篇陆新华
  • 1篇郭建雄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护理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在青光眼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在青光眼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89例(178患眼)青光眼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取2022年10月1日~2023年6月30日收治的94例(188患眼)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患眼情况[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值(MD)、眼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青光眼症状量表(GSS)]、自我效能[采用汉化简化版青光眼患者用药自我效能量表(GMSES)]、心理状况[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生活质量[采用青光眼生活质量量表(Glau-QoL17)]。结果: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GSS、GMSES、Glau-QoL17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MD值、眼压、POMS、CD-RISC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缓解青光眼患者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朱霞王益鲁佳
关键词:青光眼人文关怀心理状况自我效能
基于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下PISETI管理模型在眼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下PISETI管理模型在眼科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眼科防跌倒安全管理小组,应用临床判断法结合Morse评分,引入“PISETI管理模型”,注重眼科特点,从患者、信息、标识、环境、家属和团队合作等六个方面实施预见性、针对性护理,有效防控跌倒风险。比较实施前(2020年1月~2021年2月)和实施后(2021年3月~2022年2月)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结果:实施前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0.078‰ (7/8943),实施后意外跌倒发生率0.025‰ (2/8010) (X2 = 4.61, P < 0.05);患者满意度由95.06%提升到98.28% (u = 6.115, 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应用PISETI管理模型,可提高医患安全意识,改进认知和行为,对预防眼科住院患者跌倒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提升管理效能和满意度。
王仁红郭建雄王益
关键词:眼科住院患者
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气道管理
2009年
目的总结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气道护理管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窒息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重视消毒隔离等基础管理,防止院内感染;严密观察下呼吸道内是否有气管壁坏死组织溶解脱落、痰液的潴留,及时正确地气道冲洗、深部吸痰;按需进行气道湿化和气囊管理;指导患者有效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鼓励自行排痰,减少不必要的气道刺激,保证气道通畅,对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王仁红陆新华王益刘美华陆莉王贵萍
关键词:烧伤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护理
反馈式技巧性沟通在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反馈式技巧性沟通在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眼科行视网膜脱落手术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反馈式技巧性沟通。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视力矫正、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时间、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力矫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反馈式技巧性沟通应用于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临床健康教育中,能在健康教育知晓率、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等方面获得良好成效,有助于术后视力矫正,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王益朱霞赵蓉
关键词:视网膜脱落临床健康教育视力矫正自护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