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阿尔巴斯绒山羊iPSCs诱导及培养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阿尔巴斯绒山羊多潜能干细胞(giPSCs)在遗传育种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善的giPSCs诱导及培养体系。为了获得稳定的giPSCs诱导及培养体系,根据培养基中添加的血清和小分子化合物的不同,构建了5组不同的培养基体系,分别观察了giPSCs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增殖能力以及重编程效率,并检测了不同组giPSCs的多潜能性,最后分析了不同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giPSCs重编程效率和干细胞标记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血清的添加更适合giPSCs的诱导培养,小分子化合物Vc、VPA和LiCL能有效促进giPSCs的生成和自我更新。这为完善而稳定的绒山羊i PSCs诱导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且为阿尔巴斯绒山羊胚胎干细胞的建系提供了试验平台。
- 邰大鹏乃门塔娜诺明途王潇梁浩刘东军
- 关键词:阿尔巴斯绒山羊IPSCS小分子化合物
- 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实验设计从富含乳酸菌的样品中分离目标菌,通过多次划线传代,结合形态观察与革兰氏染色,获得纯培养物,接下来通过16sRNA基因序列与使用API 50 CH试剂盒进一步将目标菌鉴定到种.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开展这一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能力.
- 王彦凤王志钢苑琳郝慧芳王潇
- 关键词:乳酸菌教学实践
- 螺旋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螺旋藻作为一种重要的微藻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食品、饲料添加剂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螺旋藻养殖与加工技术,以及营养成分与功能研究两大核心领域,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在归纳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旨在为全面认识螺旋藻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为螺旋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赵越王潇马晓彤许国新苏少锋苏少锋
- 关键词:螺旋藻食品应用饲料应用
- BMP2/BMP4,β-catenin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周期皮肤中的表达及毛囊干细胞的定位
- 毛囊是一个特殊的器官,由毛乳头、毛母质、外根鞘、内根鞘、毛干和结缔组织鞘组成。在小鼠中,毛囊可分为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两种类型的毛囊都要经历兴盛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3个毛囊生长时期的交替变化。 绒山羊是一类以所产羊绒为...
- 王潇
- 关键词:绒山羊毛囊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猪瘟病毒的分离被引量:4
- 2004年
- 对内蒙古部分地区猪场进行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区在较大范围内以非典型的猪瘟为主,发病多见于3月龄以下的仔猪,且以局部流行为主;母猪多呈隐性感染,部分母猪表现出繁殖障碍;个别地区仍有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急性典型猪瘟;发病猪场不同程度上存在免疫程序不合理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此基础上对疑似病例进行了病理学检测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进行确诊,并对猪瘟野毒进行了分离。本研究不仅为内蒙古地区进一步作好猪瘟的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猪瘟野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 郝永清王潇张爱荣赵和平刘长春张秉升
- 关键词:猪瘟野毒猪瘟病毒病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月龄流行病学调查
- 生命科学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建设与实践被引量:4
- 2013年
-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是我国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生物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需要,本文结合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本科生创新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情况,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分别就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和实践方面探讨创新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发挥的作用和成效。
- 王潇莫日根王迎春
- 关键词:生命科学
- 以基地建设促进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以内蒙古大学"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学改革、平台建设和管理体制等为重点,总结了多年来"基地"建设的经验,提出以基地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即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突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体系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刘鹏霞王迎春王潇莫日根
- 关键词: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病原菌毒力因子诱导宿主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细胞凋亡可能在病理条件下发生,其中细菌感染在引起细胞凋亡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致病菌可通过激活某些促凋亡因子或者抑制某些抗凋亡因子的活性,改变宿主细胞信号通路进而诱发细胞凋亡。近些年,研究者对细菌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细胞凋亡主要与致病菌的毒力因子有关。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对病原菌毒力因子诱导机体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病原菌毒力因子诱导宿主细胞凋亡机理在癌症及某些抗药性细菌性疾病方面治疗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与展望。
- 胡庆亮李凌娟王潇
- 关键词:细菌毒力因子宿主细胞凋亡
- 共转染Krox20和IGFBP5基因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克隆的筛选
- IGFBPS基因被认为是第一个区分不同毛囊类型的标记基因,它在毛囊中的表达可引起毛发的弯曲与细化。本研究旨在筛选得到IGFBPS和Krox20两个基因共转染的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克隆,以探索IGFBPS与Krox20在绒...
- 梁燕王晓晶王彦凤王潇郭旭东王志钢刘东军
- 关键词:转基因克隆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 文献传递
- 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羔羊生理机能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202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羔羊生理机能及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7.07±1.73)kg]相近、体况健康的15日龄左右的苏尼特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黄芪多糖组(ASP组)、乳酸菌胞外多糖低剂量组(EPS-L组)、乳酸菌胞外多糖中剂量组(EPS-M组)和乳酸菌胞外多糖高剂量组(EPS-H组),每组6只羔羊,公、母各3只。每日对各组羔羊经口腔灌服等体积的不同溶液,CON组为生理盐水,ASP组为1.0 mg/(只·d)剂量的黄芪多糖溶液,EPS-L组为0.5 mg/(只·d)剂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溶液,EPS-M组为1.0 mg/(只·d)剂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溶液,EPS-H组为2.0 mg/(只·d)剂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溶液,连续灌服49 d。于灌服第14天、第28天和第42天采集各组试验羊血液样本,进行生化分析。于灌服第43天和第44天对CON组、ASP组和EPS-H组羔羊进行大肠杆菌攻毒处理,攻毒剂量为109 CFU/只,各攻毒组于灌服处理第49天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及胃肠道组织样本进行瘤胃发酵参数及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EPS-H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活性较CON组显著升高(P≤0.05),EPS-M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大肠杆菌处理下,瘤胃内容物中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乙酸/丙酸比值表现为APS组>EPS-H组>CON组。3)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样本微生物α多样性结果为EPS-H组高于CON组和ASP组,瘤胃样本微生物α多样性结果为ASP组高于EPS-H组和CON组。4)EPS-H组胃肠道各样本丰度高的标志微生物是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粪球菌属(Coprococcus)、厌氧棒杆菌属(Anaerostipes)、草酸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真杆菌科(Eubacteriaceae)、根瘤菌目(Rhizobiales)、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放线菌科(Actinomycetacea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厌氧棒
- 赵濛马博白海涛李春和王潇杜瑞平
- 关键词:乳酸菌胞外多糖羔羊生理机能胃肠道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