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中 作品数:41 被引量:4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市胸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04年 付乃宽 许静 卢凤民 吴冬燕 王瑞莹 曹月娟 张莹莹 刘园园 关欣 王惠中关键词:经皮穿刺 支架术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射频消融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分析 1999年 目前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根治预激综台征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治疗方法.在射频消融治疗时.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现总结了本院370例射频消融病人所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报告如下。 孙珊 许静 信庭文 吴尚勤 付乃宽 王惠中 卢凤民 陈冬梅 李鹏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预激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病人 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闭塞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 92例 ,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噻氯匹定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各试验药分别给予治疗 ,对比观察术后 3wk血小板聚集率及临床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服药后 3wk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 ,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及停药率均显著低于噻氯匹定组。结论 孙姗 吴尚勤 许静 陈冬梅 王惠中关键词:氯吡格雷 噻氯匹定 急性冠脉闭塞 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及射频消融治疗特点 2000年 近年来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的老年PSVT患者逐渐增多.我们对46例老年PSVT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旨在探讨老年PSVT患者的临床及RFCA治疗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老年组:1995年1月~1999年4月所完成的60岁以上PSVT患者RFCA治疗病例(采用亚太地区及我国的老年标准,共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9.8±9.9岁.PSVT史4~48年.46例患者均因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入院,其中14例心动过速时出现心绞痛或心衰,12例有心动过速终止时晕厥,或药物治疗时出现严重窦缓或2秒以上窦性停搏.合并冠心病12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7例、老年性肺气肿15例.非老年组为同期我院156例RFCA治疗的PSVT患者.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并进行纠正心衰、缓解心绞痛、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术前辅助治疗. 孙姗 许静 吴尚勤 王惠中 陈冬梅 李鹏关键词:老年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治疗 电生理检查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 1990年 本文对4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95%心电图不正常,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为ST—T改变、异常Q波、左室肥厚、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中以传导阻滞为最多见。 张梅林 张亚莉 张玉传 张子彬 王惠中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心电图 心律失常 AMI行直接与择期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比较 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对比直接与择期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术后心肌功能的恢复。方法 63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4例行择期PTCA加STENT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B组19例行直接PTCA加STENT术。术中分别应用CAG(冠状动脉造影术)定位IRA(梗塞相关动脉),多导心电生理仪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心律失常类型予以相应的处理。术后10~20d两组病人均做超声心动图,对比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以评价心肌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1)首次CAG显示A组IRA51支,其中左前降支(LAD)29支,右冠状动脉(RCA)15支,左回旋支(LCX)7支;B组IRA 24支,其中LAD 13支,RCA 7支,LCX 4支。两组冠状动脉分支梗塞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A B两组行PTCA加STENT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为25%(11/44),其中心室颤动发生率为14%(6/44);B组为79%(15/19),其中心室颤动发生率为53%(10/19)。两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心室颤动发生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室颤动病人行电除颤后均转复为窦性心率。(3)病人住院10~20d,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LVEF达到或超过60%者。A组为64%(28例),B组为89%(17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王瑞莹 许静 吴尚琴 孙姗 付乃宽 信庭文 王惠中 李鹏 曹月娟关键词: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AMI PTCA 血清脂质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1993年 业已证实血清中脂质的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近10余年来从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异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本文对120例冠心病病人和34例非冠心病病人进行血脂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及诊断标准:(一)一般资料: 吴尚勤 刘寅 徐晓雷 王惠中关键词:冠心病 脂质 血清 心室自动阈值夺获自动模式转换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观察(附20例报告) 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介绍自动阈值夺获(Autocapture)自动模式转换(Automatic Mode Switch)双腔起搏器测试及随访。方法:20例患者,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9例,病窦10例其中阵发房颤(AF)5例。植入Affinity DC 5230起搏器,植入手术同普通DDD,术中及随访测试起搏阈值,阻抗,输出电压,刺激除极波(ER),极化电位。结果:除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余19例患者自动阈值夺获(其中5例阵发AF患者开启自动模式转换),术中或术后3天均开启,随访6个月工作良好。结论: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及自动模式转换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安全节能,使用寿命长,模式自动转换功能尤适用于伴阵发AF的慢-快综合征患者。 付乃宽 许静 信庭文 吴尚勤 孙姗 王惠中 梁爽霖关键词:人工起搏器 心脏传导阻滞 病窦综合征 双腔起搏器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血清SOD RIA的临床意义 1995年 妇女绝经后易患有冠心病,目前发病率有所增加,有关发病机制和原因,相当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最近提出疾病的发生与自由基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细胞氧化损伤的程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更有直接的关系,而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直接清除自由基的一种主要的酶。我们于1991年12月-1992年12月观察了绝经后妇女及绝经后冠心病患者血清中SOD水平,为间接了解自由基与冠心病的关系,现分析如下。 王懿贤 刘蓓 王惠中关键词:绝经后 冠心病 血清 SOD RIA 超氧化物歧化酶 DDD及VVI起搏时血浆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心钠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96年 采用高效液相或放免法检测31例安置DDD或VVI起搏器病人术前及术后1周静息时血浆儿茶酚胺(CA)、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及心钠素(ANP)浓度。结果显示:8例DDD起搏者,起搏前后血浆CA、PRA、AⅡ、Ald、AN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VVI起搏无逆行房室传导者(RAVC),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ANP升高,多巴胺(DA)、PRA、AⅡ、Ald正常范围。而VVI伴RAVC者,NE、E、DA、ANP升高更加明显,且PRA、AⅡ、Ald降低。提示CA及ANP升高可能是对房室收缩无序致血流动力学不利改变的一种代偿反应。由于RAVC时此变化更加明显,故认为RAVC在起搏器综合征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许静 孙珊 王惠中 郭绪昆关键词:儿茶酚胺 起搏器综合征 肾素 血管紧张 醛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