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孔星
- 作品数:18 被引量:43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利用填充床生物反应器进行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前言印染废水治理是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现行印染废水处理构筑物多为好气生物氧化法,能有效地去除BOD。但脱色效果甚差。常常达不到排放标准,近年来陆续报道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如化学絮凝法,活性炭吸附—生物膜法,电解法,等等。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脱色能力。为了结合传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仍需寻找新的方法。根据固定化细胞原理和技术,作者设计出一种填床求生物反应器。
- 张先恩张兴王春生谢裕敏王孔星张治平夏祥明赖林翰
- 关键词:印染废水脱色生物反应器填充床
- 3种植物精油对霉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5
- 2001年
- 袁萍王国亮龚复俊王爱芬王孔星
- 关键词:肉桂山苍子霉菌精油
- 红砖碎粒载体固定化细胞某些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2
- 1989年
- 以建筑材料红砖的碎粒作为固定化细胞的载体,用多孔陶珠为对照,试验了某些性质。结果表明红砖碎粒具有一定的吸附细菌和酵母的能力。对强酸、强碱具有相当的耐受性。砖粒内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增殖的细菌,对染料废水有良好的脱色效果,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廉价载体材料。
- 黄晓维王春生王孔星赖林翰简浩然
- 关键词:红砖固定化细胞废水
- 生物陶瓷填充柱处理印染废水
- 1990年
- 多孔陶瓷颗粒载体固定脱色菌细胞,作为反应器的填充介质,并与活性污泥曝气工艺联用,处理印染废水连续运行15天,脱色率62~84%,COD 去除率为31~63%。
- 黄晓维简浩然王孔星王春生张秀文谢裕敏曹孟德曹宏威
- 关键词:印染废水生物陶瓷填充柱
- 从曝气池中分离的噬菌体的形态学观察
- 1989年
- 本文对从武汉枕木防腐厂及武汉石化总厂两个曝气池中分离的噬菌体进行增殖,提纯及电镜观察,7株噬菌体按目前公认的分类方法分属于长尾科和短尾科。讨论了噬菌体、寄主与水源的关系,噬菌体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 罗成王春生梁世平谢裕敏王孔星李荣森
- 关键词:噬菌体曝气池形态学
- 用固定化细菌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 黄晓维施庆珊王孔星
- 关键词:染整废水处理生物处理
- 用固定化细菌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7
- 1990年
- 印染废水数量大、分布广、污染环境严重,印染废水中染料是生物难降解的化合物,多年来人们为寻找高效、稳定、经济的处理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常采用絮凝、电解、吸附和氧化等物理化学的方法,由于耗电量大,成本高,并具有二次污染,在我国也难于推广,国内目前处理印染废水多用活性污泥生化曝气工艺,处理效果不大理想,脱色效果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 王孔星张秀文谢裕敏庞学军赖林翰黄晓维简浩然
- 关键词:印染废水细菌处理废水处理
- 几种微生物絮凝剂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12
- 1994年
- 用带C-R3A数据处理机的岛津GC-9A气相色谱仪和PYR-2A型管式炉热裂解器对四种微生物产生的絮凝剂进行了裂解气相色谱鉴别。通过时指纹图的分析,较好地区分出生物大分子性质及结构上的差异,证明了裂解气用色谱分析法用于微生物絮凝剂等生物大分子性质及分子结构鉴别的可行性。
- 王镇王孔星谢裕敏夏祥明
- 关键词:裂解气相色谱微生物絮凝剂
- 染料微生物降解的研究概况被引量:5
- 1989年
- 自第一个合成染料问世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印染工业,纺织工业及染料工业的发展,染料品种及用量也在日渐增多。由于染料大多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芳香化合物,难以生物降解,因此,随着印染废水的大量排放,染料在环境中日渐积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用常规的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来处理印染废水,色度和COD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为此,研究染料在环境中的转化及其微生物脱色尤为重要。
- 曹孟德王孔星
- 关键词:染料微生物降解
-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概况被引量:92
- 1993年
- 絮凝剂又称沉降剂,作为一类可使液体中不易沉降的固体悬浮微粒(粒径10^(-3)—10^(-7)cm)凝聚、沉淀的物质,在发酵工业后处理、食品加工、土木疏浚施工、废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使用范围广、用量大,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工艺的改进、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现用絮凝剂存在的问题,使研究开发具有高絮凝活性、安全、无毒、不造成二次污染的絮凝剂成为迫切而有意义的课题。目前人们已把研究目光转向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和应用上来。
- 王镇王孔星
-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