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娥
- 作品数:176 被引量:3,300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交通发展区位测度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46
- 2018年
- 交通建设所引致的区位条件改善对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和地方经济发展,重塑区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交通区位的测度一直是地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新技术、新模式、新因素和新业态的出现,地方传统区位条件被重构,个人出行理念和模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交通区位的测度逐渐从依托空间位置和交通设施发展水平的传统地理区位扩展到依托网络连通性、可靠性与出行便捷性的"流空间"新区位;(2)研究对象从关注不同地方的区位特征扩展到关注群体出行规律和个体行为差异的微观区位选择;(3)研究内容从交通设施网络的可达性扩展到基于"门到门"的全链条出行服务;(4)大数据挖掘技术和GIS-T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交通区位的测度朝着更加精确化和精准化的方向迈进。
- 王姣娥焦敬娟焦敬娟黄洁
- 关键词:区位信息技术大数据复杂网络GIS
- 中国快递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以顺丰速运为例被引量:32
- 2012年
- 以顺丰速运为案例,分析其网点布局规律,并从组织模式和快递流量等方面探讨其空间组织网络,以此来探讨中国快递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发现,快递企业空间组织网络总体呈现出为社会经济和人口服务的特征趋势,并与区域地形地貌、当地的区位条件和产业特征相关。快递企业的网点布局遵循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网点覆盖率越高,同一级别城市的网点覆盖率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随着市场的扩张,快递企业逐渐采用多层级分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特征、交通情况等,形成基于不同服务时限等级的快递服务网络,整个营运网络逐渐由单枢纽轴辐式网络向多枢纽轴辐式网络变迁。同时,快递流量和流向与城市的吸引力、城市间关联关系体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顺丰速递华中区快递流量分析充分说明了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在全国层面的较强吸引力和绝对中心的地位。
- 倪玲霖王姣娥胡浩
- 一种基于中转航班的机场航班波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转航班的机场航班波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机场的航班计划表;从航班计划表中筛选每一到达时刻或出发时刻落入任一时间窗内的航班,分别创建到达航班数据集和出发航班数据集;基于到达航班数据集...
- 黄洁王姣娥王微
- 文献传递
- 中国枢纽机场网络体系演变格局被引量:17
- 2018年
- 枢纽机场是机场网络体系的核心要素。文章首次提出利用网络模型k-核概念定义枢纽机场网络体系,并对中国1990―2015年的枢纽机场网络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航空网络k-核极大值呈增大趋势,尽管加入枢纽机场的阈值增大,但其数量仍呈稳步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26个增加到2015年的36个。枢纽机场网络连接率由1990年的7.1增长到2015年15.4,网络演变具有异速增长特征,同时较低的平均路径长度值显示网络具有十分高的组织效率。枢纽机场体系的客货吞吐量集中程度较高,近10年来市场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但2015年枢纽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市场占比仍分别高达86.7%和95.1%。文章甄别的枢纽机场体系在较大程度上揭示了"规模优先"与"区域均衡"规划模式,能为枢纽机场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撑。
- 莫辉辉王姣娥黄洁
- 关键词:枢纽机场航空运输
- 《新时期东北地区“创新与发展”研究》简介
- 2018年
-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区域经济板块。从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区域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扭转了有着巨大失落感的社会氛围,传统产业发展活力显著提升,民生问题改善明显,现代农业实现了稳步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实力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
- 王姣娥金凤君
-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社会氛围
- 机场群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2
- 2021年
- 机场群是国内业界及学界的重要实践创新,并逐步成长为航空运输地理学的新兴研究领域之一。国内机场群的相关研究整体呈现3个阶段:2007年及之前的萌芽阶段、2008—2016年起步发展阶段及2017年以来的繁荣发展阶段。相关研究主题主要涉及6个方面:①发展过程与组织模式甄别,②腹地市场及地面交通衔接,③航空联系与航线网络优化,④旅客出行行为及机场选择,⑤机场规划布局与评价分析,⑥机场竞合关系及区域协同探讨。基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机场群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3个方面:一是明确机场群概念的空间内涵,加强实证研究分析,建立机场群空间组织模式识别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二是以城市群为基底构建机场—腹地"空间流"大数据体系,探讨机场群的时空模式与发展机制;三是探索指导机场群及其协同区域的资源开发及优化的实践方案。
- 莫辉辉王姣娥高超王涵
- 关键词:航线网络城市群
- 基于个体“移动——接触”的空间交互网络理论构建与疫情风险评估被引量:3
- 2022年
- 个体在空间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疫情传播具有复杂性和空间不确定性。但现有学术研究较少在理论上综合考虑个体的空间移动及移动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分析疫情的空间扩散。本文综合考虑个体移动及移动过程中接触,提出基于个体“移动—接触”的空间交互网络的理论构建框架。鉴于公交刷卡数据能够有效地反映个体的移动路径及车厢内接触的群体,以北京市公交系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构建基于个体“移动—接触”的空间交互网络,采用加权度中心性和K-shell分解方法识别疫情高风险区域,提出管控措施,并通过模拟管控措施前后网络社团结构变化来评价管控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发现疫情高风险区域集中分布在城际交通枢纽、商务中心、居住区周边区域。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对基于各类交通系统的疫情风险评估具有普适性,研究结果可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启动有效的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政策具有借鉴作用。
- 杜方叶王姣娥靳海涛
- 关键词:疫情防控社团结构公共交通
- 一部凝聚科学家精神的地理学著作--《陆大道文集》评介被引量:2
- 2023年
- 2023年5月《陆大道文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陆大道先生从事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60余载的成果集成,凝聚了这位地理学家的辛勤汗水和科学智慧。该书共包括6个主体部分、133篇文章和1个附录部分(含1篇早期文章手稿)。其中,第一部分为“生产力布局与国土开发”,主要收录了工业生产力布局,以及国家区域开发研究相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第二部分为“国土规划与区域发展”,主要收录了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研究相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和咨询报告;第三部分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主要收录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以及城市群发展相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第四部分为“可持续发展与发展战略”,主要收录了对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思辨,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和问题研究相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
- 刘彦随方创琳陈明星王姣娥席建超
- 关键词:国土规划学术论文可持续发展城市群发展
- 中国城市网络等级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基于铁路和航空流的比较被引量:146
- 2017年
- 交通流是反映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重要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网络研究中。基于2010年中国城际铁路与航空客流OD数据,本文从城市节点、流量、子网络视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铁路与航空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均呈现出以北上广为顶层节点的空间等级结构体系,但除顶层结构外两种网络结构差异较大。(2)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铁路流联系表现出空间邻近性特征,而航空流联系则主要受到城市节点的规模大小与职能属性的影响。(3)铁路流的首位联系受省级行政区划的制约,航空流的首位联系空间跨度大,形成了若干具有垂直层间联系的地域子系统。(4)铁路网络拥有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7个子网络,而航空网络中则不存在明显的子网络。技术经济特征与管理体制是造成铁路与航空两种网络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 王姣娥景悦
- 关键词:城市网络交通流空间结构
- 交通枢纽的空间演进与发展机理被引量:11
- 2012年
- 长时间序列的交通枢纽空间分布格局的演进规律,一直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有待解决的问题。考察交通枢纽的长期演变规律,有助于把握交通枢纽的发展机理,为空间优化提供科学支撑。对秦汉时期以来中国交通枢纽分布格局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征进行系统解析,认为存在秦汉至南北朝、隋唐、宋朝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朝、民国至今等6个阶段。基于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交通枢纽的发展轨迹,总结了交通枢纽的基本形成条件和空间演变的一般过程,并对交通枢纽的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交通枢纽的基本发展模式,系统总结了中国交通枢纽空间布局的基本形态。相关研究既是对交通枢纽研究的理论完善,也是中国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的理论基础。
- 丁金学金凤君王成金王姣娥刘东
- 关键词:交通枢纽空间演进